“棉花易燃,这段时间你们不能在屋内生火。”
洪钟大吕般的声音传来,正在瓜分冻肉和棉花的小人们全都停下了手头的动作,朝西南做抱拳礼。
唯独四人不同。
陈雨丰朝西作揖,他堂妹认认真真地观察,作揖也像模像样的了。
他大侄女依旧是拜年的模样,看得李沐都想给她发红包了。
其实嘛,小丫头的动作勉强也能算抱拳礼,只不过小豆丁多了几分俏皮,显得很特别。
第四人,自然是刚被伺候着吃了一顿饭的陈山。
高烧导致虚弱不好站起来,他便在‘床"上朝东叩首的,就是对着竹筒口子磕头。
风起,棉花旁的地面出现一个坑。
过了会又一个,接着换行又多了两个。
陈雨丰站在棉花旁监督,看到这现象,立马知道沐天尊又有新的赐物了。
保暖的棉花有了,美味的肉也有了,这次会是什么?
他满怀期待地看着天,然后就见到一块方形的银板板缓缓落下。
近了发现好像有2个洞。
更近了才发现那不是洞,是透明的容器。
而且不是2个,是4个,与地上出现的坑刚好对应。
落地后,自上而下,他才看清楚4个澡盆大的容器里的东西。
1块磨盘一样的白色物体,1盆水一样的液体,1盆黑紫色的液体,还有1盆像油一样的东西。
紧接着空中又落下一团东西,被那种柔软的白纸裹着。
不过没有落在这边,而是落进了‘院子"里。
“白色的是退烧药,饭后1个时辰吃,每次两颗麦粒大小的量,一天最多吃3次。”
“黑紫色的是碘伏,用盐水清洗伤口后,沿着伤口周围涂抹到皮肤上。不能抹到伤口里,会影响愈合。”
“黄色的是红霉素软膏,涂抹到伤口上可以防止感染化脓。”
“最后那个是新的生理盐水,原先那些可以倒掉了。”
“还有刚才那团医用棉球……”
天之音持续不断,耐心解释着医用棉花和普通棉花的区别,还有用法。
在陈雨丰给父亲上药时进行指导,省得父子俩把这些处理创伤的寻常药物当做稀释珍宝。
“感谢沐天尊赐予的仙药!俺现在感觉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刚上好药的陈山当即起身,想要给沐天尊表演一个后空翻。
“打住!滚回你的被窝去。”
陈山当即蔫蔫的躺了回去。
李沐哪里不知道,这是他刚吃了肉,生了力气,又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才会觉得自己行了的。
这点时间,特么药都没生效呢。
他也懒得解释,毕竟这个心理暗示能起到积极作用。
安顿好老爹,陈雨丰跑到外头,对着那块银板板犯起了难。
他有心将这些宝药收集储存,奈何……
张望四周,除了巨大的竹筒屋,就只有四道土城墙。
奈何没有任何可以收纳的容器。
陈雨丰自从去过村学后,就认为自家属于‘家徒四壁"。
现在看来,锅碗瓢盆瓦罐水缸这些,也是异常宝贵的财产。
正发愁,陈浩春抓着一大团棉花出现,愣了一下,下意识把棉花放身后。
然后就是眼睛乱飘,假装四处看风景,肉眼可见的心虚。
“二哥你拿着棉花做什么?”
“啊没什么,俺就随手拿着,它、暖手、对!棉花裹手上不会被冻手。”说完还尬笑了几声。
“沐天尊不是说了让俺们养精蓄锐吗,你不在屋子里睡觉跑出来做什么?”
“俺……俺是出来拉屎的!俺总不能拉在里边吧。”
“……”
陈雨丰被这个理由打败了,确实无懈可击。
张望了一下这里,显然在城墙内似乎也没有合适的地方。
朝西南方向作揖:“请问沐天尊,俺们该去哪里拉屎撒尿?”
正在吃东西的李沐暗骂一句卧槽,连忙扯出几张纸巾塞到东北角,告诉他们去那边拉。
陈浩春果真往那边去了,陈雨丰则去了他居住的竹筒。
一眼就看到三堂姐躲在最深处在捣鼓着什么。
“你等一下,俺这个新的还没弄好。”
因为亮度非常低,三堂姐没认出来的是别人。
陈雨丰走进去,才发现里头藏着许多吸饱软膏和碘伏的棉球。
而三堂姐正在用泥巴堆砌固定用的隔断。
“原来还可以这样!”
他也不管三堂姐什么反应,跑出去把人都喊了出来,都用这个办法装一些药物回去。
此事了,少年终于闲了下来。
他倚着棉花堆坐着,回顾老爹这场伤病的由来。
先是被砍一刀,说只是皮肉伤,没有立即处理,还跟着去了一趟王家村那边的山腰。
回来后依旧没有处理,只当是累的困的。
又或者老爹那时候已经出现感染了,但他、或者说这儿所有人都习惯了先自己硬挺着。
大多数时候挨过一段时间自己就能好,都不愿意去想挨不过就是死。
今早老爹需要扶着墙才能走,说明已经蛮严重了。
想到这,陈雨丰忍不住捶了自己一下,心中暗骂自己不够孝顺。
看着安稳入睡的老爹,想到他上药前后的差别。
陈雨丰不禁想起了母亲,她就是染了风寒发了一场高烧后走的。
假如当时有沐天尊在……不,假如当时早点请大夫来看病,娘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少年人心中有了想法。
他来到银板板边上,整理衣衫面朝西南,郑重而严肃地伏身叩拜:“沐天尊,我想学医,只要能医治俺们这样的凡人就可以。”
……
“看来我需要买一台打印机。”
对于小人想学医的请求,李沐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把《赤脚医生手册》给他自学。
总不能请个医师来手把手教吧。
况且现代的医学生起步就是5年,专业书又多又厚。
然后还要读硕读博,学成出来头都秃了。
哪怕李沐有这个耐心,箱子里的忠臣良将也没这个时间。
所以他需要买一台打印机,用最小字号把书打印出来。
“镇子上肯定没有卖,市里的话……今天圩日,路上堵,明天再去吧。”
“正好要买些小家电,以后可以自己做早餐。”
关乎吃,李沐午餐的主食是晾凉的白粥。
用籼米煮的,爽口。
几颗黑皮紫肉的榄角,用乌橄榄腌制的咸菜。
味道独特,老家这边很常见。
然后就是昨晚的剩菜一锅炒,又加了点老抽。
所以味道有点复杂,还有股很特殊的气味。
这边的传统了,吃席装回去的菜,大多是这样的命运。
饮品是车前草和荔枝壳煮的水。
李沐边吃边看小人们下饭,也在琢磨一件事情。
根据陈山的“遗言”,陈家岭出走的那群人都投了军。
过程结果和原因李沐并不在乎,在意的是陈山提到的名字:姚古。
大佬推荐的视频里,姚古只出现过一次。
即靖康元年受命与种师中南北呼应解救太原府。
姚古军于四月份左右抵达威胜军,与种师中约定战术从两翼夹击金军。
结果这家伙畏敌不前,耽误了战机,导致种师中于五月困死在榆次外的杀熊岭。
而他率领的军队也在同月被金军在盘陀击败,退守隆德府。
这事就发生在小人那边的次年。
李沐打算干涉这次行动,救下种师中。
只是他在北边,直接与之接触无异于在金军中穿插。
最好的办法,是让姚谷军与种师中那边顺利会师。
在网上搜了好一阵,才找到北宋年间的地图。
威胜军所在,便是现在的山西沁县。
与灵石县的直线距离虽然只有83公里,但中间是延绵的山脉。
最好走的路是北上从祁县下去,可那时候那一带已经被金军控制。
河东路的交通是以太原府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难怪这个地方那么重要。
“啧。不好搞啊……”
看了下现在的地图,也没有横跨两县的道路。
挠挠头,将两地设置成初始点和终点……
咦?
!!!
没有走祁县!
北上至平遥,向东……
淦!隧道!!
现代真特么不讲武德。
你了不起。
李沐不死心,盯着卫星图在这片山脉中找路,一找就是半个小时,找得老眼昏花。
结果……
没找到!!!
放下手机往后一躺,累了,毁灭吧。
(PS:18岁新人写书,还在学习摸索中。求票票!求追读!求人气!各种求!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