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箱子里的宋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要粮不要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成衣店伙计这一鬼嗓子,加上寒光闪闪的半截刀身,使得围观的人吓得拔腿就跑。 可过了一会,又有人聚拢回来。 无他,那伙计嘴上嚎着“杀人”,脸上却是一脸贱笑,人更是后退了两步后就不动了。 最关键的是,领队把刀子收回去了。 很显然,沐神教的人不敢在县城里动手。 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回去接着讨钱,说不定真能讨要到几十贯花花呢? 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想学着那伙计继续刺激这群人。 总之还聚拢回来的人,都没有纯良之人。 领队被那伙计一通瞎喊,瞧见里头的掌柜也是满脸讥讽,反倒是恢复了冷静。 继续跟这人纠缠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抬头看了看成衣店牌匾,记住了这家店。 所谓行业,向来是扎堆在一块的。 街对面不太远的地方就有一家裁缝店,干瘦老人笔挺站在门口,双手揣袖子里,也在看热闹。 门面较小,里头进三五个客人就显得拥挤了。 里边多是布匹麻衣,显然是做贫民生意的。 领队走过去,老人笑脸相迎,拱手见礼。 得知采买需求后,老人将店面的皮子都拿了出来。 多是一些狗皮,也有兔皮和一些小动物的皮。 领队不摸皮毛,拿起一张拽了拽,点点头,又拿起一张。 在他这般‘粗暴"的验货时,老人说道:“客人似乎不在乎品相,不知无毛的皮子也堪用?” “那最好了,还省了俺们自己去毛。” 老人不动声色地瞥了眼进店几人腰间的佩刀,让青年看店,自己带着领队进了后院的库房。 一股子浓郁的气味扑鼻,有点像药,又有点像香料,让第一次进入的人不由得捂住了口鼻。 里头多是麻布,粗细薄厚均有,有序地摆放在货架上。 皮子存放在最里头,不算多,但有小半品相比店面的要好上许多。 尤其是一块火红的皮子,特别显眼。 领队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触感比外边的好太多了。 “呵呵,这是早些年乡下的亲戚收到的皮子。品相极好,可惜只有这么一张,做不成衣服,就一直留着了。” 老人打开旁边的两个大箱子:“客人,您看看这些皮子可用得?” 全都翻出来,有无毛的,有缺毛的,也有掉毛的。 但领队不在乎这些,只看韧性。 逐一检验,有三成皮子不行。 其中一块非常大,但又干又硬,掰折竟会裂开。 老人捡起那块皮叹气:“这块是野猪皮,是一个猎户的儿子送来的。说是他爹抓野猪时受了伤,鞣制得不及时,才成了这样。” 话到此处便没再说了,老人眼里没有对野猪皮的心疼,而是惋惜和哀伤。 “掌柜,这些俺拿回去也没有用。” “俺不是这意思,只是想起了些往事。”造成误会,老人连连解释,又问:“这些皮子,客人可满意?” “可以,您说个数,俺全要了。” 老人把野猪皮和其他不要的皮子收拢到一旁,拱手道:“俺姓王,街坊邻居都唤俺一声老王。想向客人求证一件事。” 领队回礼:“王掌柜您说。” “传言贵教不缺钱财食粮,这可是真的?” 领队警觉,但见对方的笑容真诚,如实回答道:“是的。” “俺想用这些皮子,换一些30石粮食,不知可否?” “石”这个单位,宋之前是单纯的重量单位。 但到了宋代,宋廷用“石”顶替容量单位的“斛”,再把“斛”降级,“石”这计量单位就开始有了双重用法。 即宋之前,石是石,斛是斛。 1石等于4钧,1钧等于30斤,即1石等于120斤。 1斛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即1斛等于100升。 到了宋,1石等于2斛,而1斛变成了5斗。 这1石的重量,就变得跟以前有所不同的92.5斤。 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是59.2公斤。 粮食30石,差不多2吨。 领队脑海里浮现出初阳城的仓库,少说有三丈高。 那腊肠肉堆在里头,称之为肉山都不为过。 别说30石,就是3万石可能都有了。 “30石不多,不过俺们这趟出来只带了铜钱。”领队打量了一下这个库房,提议道:“您这也不好存放那么多肉,不如俺找杜主任要个凭证,你们随时可来初阳城领取。” “肉?”老王连连摆手:“30石的粮食可换不了多少肉,俺只要粮食即可,这样能活更多人。” 领队摆手:“不是换,就是30石肉。腌制过的,叫腊肠肉。” “若是觉得肉太多吃着腻,可以要些土豆和酸菜。” 老王人都傻了,30石肉和30石粮食可不是一个价啊! 而且,还有嫌肉太多的? “这些都是沐天尊赐予的,多到俺们每天吃四五顿肉都吃不完。所以是肉是粮,对俺们来说都没差别。” 解释后见王掌柜陷入沉思,领队又说:“若您还不信,俺可以留下80贯钱。您可以拿这些钱在县里买粮,也可以来俺们初阳城买肉。” 说罢走回店面,让人搬下2个沉重的箱子。 他对青年说:“一箱有250斤,两箱共80贯铜钱。这是跟掌柜说好的价钱,你跟俺进去一趟,把皮子搬出来。” “80贯???”青年大为震撼,急忙跑回库房。 良久,老王走出来:“客人,俺不要钱,要取粮的凭证。只是不知道,这凭证是否可以分割成100、不1000份?” “分割?” “对。”老王解释:“如今粮价不稳,贵教若能保障凭证的兑现,会比铜钱更好使。” “原来如此。听掌柜的意思,是想用这个凭证采买东西?” 老王望了望门口守着的人,压低了声音说:“朝廷不管俺们老百姓的死活,这日子是越发艰难了。” “今日粟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了520文一斗,乡邻拿布匹和皮子来俺这卖,也换不得多少粮食。若非俺家有存粮,恐也与他们那般难。俺有心想帮,却没本事救助那么多人。” 一行人齐齐吸了一口气:“又涨到500文以上了啊!” “去年俺差点饿死,就买过一次这么高价的粮食,唉。” 几人的唉声叹气,把店里的空气都弄得沉重了几分。 他们都经历过,否则也不会早早投奔初阳城。 同时有件事也另他们费解:“杜主任造那么大的势,想来大伙都知晓俺们初阳城不愁吃住了。怎么也不见有多少人来投奔,哪怕来俺们那边看一看的都很少。” “说出来不怕您怪罪。”老王坦诚回答:“贵教宣扬的那些过于美好,像极了骗人过去的诱饵。不到最后关头,想来是无人相信的。” “其实俺现在也不太相信各位,但想用旧皮子赌一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