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箱子里的宋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发错货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昨天宣布休息几日,今天又被指名走货。 这般反常,又被告知客商非常重要,赵王李三人闻言有点小兴奋。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顺藤摸瓜,查出与沐神教勾结的人。 巨型钢钉装车,得知是给客户打造兵器用的钢材,他们就更激动了。 吃下这批货的人显然也是个反贼,这都是白送的功劳啊! 然后、然后他们就看到车队把钢材送进了自家卫城里。 这是啥情况? 反贼就在自家卫城里? 一百辆车呢,这动静可不小,那反贼不怕被发现? 他们甚至忘了,跑来围观的人里可是有不少认识他们的。 直到有人与他们打招呼:“小李啊,这是咋回事啊,怎么有这么多铁?” “你们怎么穿成这样?还跟这些民夫一块赶驴车,是不是犯了什么事?” 三人被二人的话吓得一哆嗦,连忙压着让他们噤声。 还在执行任务呢,可不能暴露身份了。 再然后,他们看到了监督卸货的副尉。 反贼竟是副尉??? 不对啊,调查沐神教可是何校尉的命令,副蔚他怎么可能是反贼?! 所以这到底怎么回事? 没等三人琢磨出什么来,就轮到他们牵着的驴车了。 “归队吧,你们的身份早被发现了。” 副蔚颇为无奈地说。 三人面面相觑,更懵了。 副蔚让三人去卫城的角楼,何校尉便在那上面观察着这支运送钢材的车队。 得知原委后。 “所以何校尉现在是在与那反贼合作?” 那姓李的士兵说完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忙捂住自己的嘴。 何校尉不悦,严肃道:“晋中没有反贼,只有共同抗金的友商。” 将对方定性为商人,这是他与众部将商量后的结果。 如果以后事发,完全可以把现在的合作推得一干二净。 商人逐利,资敌叛国都做得出来,蓄养军队私造兵甲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还有灵石县的县蔚做“担保”,俺一个守关校尉被欺骗了,这也很合理吧。 交货完成,县蔚李成功带着车队返程。 卫城的锻造工坊里,风箱不停推拉,炉内炭火烧得明艳。 巨型钢钉的尖尖被烧得通红,然后在多名铁匠与学徒的协作下裁出一截。 随后又将这一截分割,人手一块拿回各自的工作台敲打,叮叮当当不绝于耳。 中途下起了雪,铁匠与学徒们却都赤裸着上身,汗水甚至浸透了裤子。 何校尉摩擦着码放在地上的巨型钢钉,实在想不通这么好的钢到底从哪弄来的。 而且,融成锭不是更好存储和运输吗,为什么是这般造型? …… 如果李沐知道他的想法,绝对会吐槽:我上哪给你们整那么小的不锈钢颗粒。 小人能搬得动的不锈钢产品里,大头针是最好弄到也最便宜的了。 到镇上买了10盒才30块钱,每盒50克,有四百来根。 力气大点的小人一个人就能搬动1根,女的两人合力也没问题。 李沐此刻正在计算不锈钢箔材的消耗。 从工匠小人那得知,军制步人甲一副有1825片甲叶。 甲叶均为七分宽,即2.18厘米。 长度与厚度则有四种规格:(列数据,不爱看的可跳168个字。) 内披膊叶504片,每片长2寸、厚3厘1毫,重2钱6分。 即6.24厘米长,约0.97毫米厚,10.4克重; 甲身叶332片,每片长2寸8分、厚4厘,重4钱7分。 即8.74厘米长,约1.25毫米厚,18.8克重; 腿裙鹘尾叶679片,每片长2寸9分、厚3厘7毫,重4钱5分。 即9厘米长,约1.16毫米厚,18克重; 兜鍪帘叶310片,每片长2寸3分、厚2厘6毫,重2钱5分。 即7.18厘米长,约0.81毫米厚,10克重; 按这个标准做出来的铁质步人甲,光甲叶就有26.8公斤。 算上头盔等部件,以及把它们扎起来的皮线结头,能有31.7公斤。 没有点力气都穿不动这玩意。 常规来说,造甲用铁按重量给就行。 这种情况下四种甲片的薄厚一不一样都没关系,反正都是要敲打的。 但是李沐追求的是效率,先是投放易拉罐铝皮,为的就是能快速出甲。 结果是,易拉罐的铝皮这么好加工的材料,也要50多人忙三五天才能做出一套全甲。 不同部位不同厚度肯定有所考究,可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他们这么慢慢折腾啊。 根据大佬推荐的视频所述,那个叫完颜宗翰的家伙十二月份就兵临太原城下了。 六万金兵啊,不提速造甲武装小人,拿头跟人打。 所以李沐才会买不锈钢箔材给他们用,甲片厚度也统一为箔材的厚度。 之前给小人们买了三种厚度的不锈钢箔材,他们各做了一副出来。 小人对其称重: 0.01毫米的是46斤11两,约29.9公斤; 0.015毫米的是66斤2两,约42.3公斤; 0.02毫米的是85斤8两,约54.7公斤。 瘸腿老铁匠明确表示,步人甲一般不超过50斤,只有最薄那卷能直接用。 统一了甲叶的厚度,那么造一套步人甲的消耗,就只用算面积了。 理想状态下,1825片甲叶大概只需要3.15平方米。 一卷不锈钢箔材的规格是10厘米宽、1米长,到箱子里便是1000平米,理论上能做出317套步人甲。 实际操作下来,钢箔肯定有损耗,会少一些。 不过无所谓。 对李沐而言也就10块5毛钱包邮的事,换两三百副扎甲给小人不亏。 箱子里,小人们依旧在忙碌。 他们这次不是在搬运大头针,而是把工匠们切割下来的不锈钢箔片运到山下,等待车队归来后再跑一趟。 “小人里的万斤相当于6400公斤,也就是6.4吨。” “如果那边帮忙说服另外两个关隘,那么我需要给他12.8克的不锈钢箔。” “0.01毫米的我留着自用,0.015毫米的只有11.85克。嗯……” “那就0.015的和0.02的各给一半,这样就能凑够两万……咦?” 不对啊。 1辆车装5根大头针,100辆就是…… “我俏,千石粮与万斤钢记混了。” 呃,发错货了。 算了,错就错吧,反正一盒也就3块钱。 …… 何校尉抓住地上一根“2号大头针”,吃了些力气才把它立起来。 问旁边的副蔚:“这一根有多少斤?” “187斤8两,500根皆是,分毫不差。” “这不零不整的……”何校尉放下巨型钢钉思索:“这份量对沐神教而言难道有特殊的含义??” 他在心里粗略算了一下,怀疑自己算错了,又问:“500根这玩意多重?” 副蔚沉吟片刻,说: “一千石,93750斤!”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