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表妹去上学这件事,在看到她之前李沐是不会考虑的。
因为箱子就算能带走也不方便携带,就算方便携带也会有暴露的风险。
除非能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他不会出远门。
可是现在,这孩子实在太小只了。
她独自一人出现在火车站的画面,光是想想都没法让人放心。
林虹没再夹子,用普通话与家乡的土话混合着把事情交代了。
原来去那么远读书,是因为班上有个玩得好的人是山东的。
人家要回去读,她也跟着填了那边的大学做志愿。
友谊啊。
这话题令李沐怀念。
自幼随父母在外地生活,一系列对外地人不友好的措施,使得他对学校的归属感并不强,唯有校园中的友谊在心里长存。
如果是去山西读书就好了,说不定老朋友可以帮忙接人。
收了思绪,李沐问表妹:“你为什么不愿意让姑丈送你?”
“因为、因为……”
她支支吾吾了起来,因为了半天也说不出一个正儿八经的理由来。
李沐却是在这些零碎的话语中听出了俩字:叛逆。
“你这挑染挺好看的,花了不少钱吧。”
“真的?!”
林虹先惊后喜,像是第一次被人认可一般,掩饰不住的开心。
“朋友介绍的,没花多少钱。表哥也要染吗,我带你去,保证便宜。”
一副小朋友得意炫耀着自己‘人脉"的模样,有点点好笑。
曾几何时,李沐也有过这样的行为。
比如屁大一点的时候,拍胸脯跟朋友打包票“我跟老板熟,买糖少两毛”等等。
“真羡慕你们啊,现在的学校包容多了。我读书那会男生头发长点都会要求剪掉,更别说染发了。”
“没有没有没有,我们现在也不给染,这是我高考之后染的。”
好了,李沐可以肯定这丫头正处于迟来的叛逆期。
又聊了会,破好今天第三根竹子。
他起身拍掉围裙上的碎屑,收拢竹篾,说:“我这段时间估计抽不开身,你看看谁还有空陪你走这趟。”
表妹的笑容消失,再三询问依旧被婉拒,委屈巴巴地走了。
那模样,搞得李沐都有负罪感了。
将竹篾在二楼走廊铺开,他给九姑发了段信息,告诉她表妹抗拒父母陪同的猜测。
他回到屋里,坐到箱子前,问:“神奇的海螺,你能变小吗?”
【暂时不能。】
“也就是说以后可以咯。”
嗯?
类似的对话好像以前发生过……
思忖片刻,怎么也想不起来。
他刚把视野调整到初阳城,瞬间想起来:“箱子,以前问你的,手不影响流体的事,现在能办到了吗?”
光幕的气泡滴溜溜转了几圈,消失了又出现,忽的整个光幕消失不见。
这突发状况李沐愣了一下,箱子里还能看到小人,这才没慌。
静静等待了一分多钟,有着气泡转动的光幕重新出现。
呼——
心中大石落下,他才发现自己身体绷得很紧。
松懈下来长吐一口气,舒服不少。
气泡又转了半分钟左右才消失,并弹出回复:
【已实现部分诉求。】
【轻交互状态:在一定速度内,您的手与所持物体将无视空气。】
【此状态可自行切换。】
很奇怪,李沐看着光幕,竟读出一种萎靡感。
不自觉问出:“你没事吧?”
这问题,等了许久都没得到回答。
唉。
李沐将视野调到小台村,捏了一小片张纸巾放进去,想知道“一定速度”指的是多快。
一番测试得出,正常的挥臂速度都不会影响箱子里的空气。
只有绷紧肌肉特意加速才会出现风,而且风速也是被削弱过的。
收回手,发了会呆,突然又问:“神奇的海螺,我就当你没事咯。”
说完后仍得不到回应,李沐苦笑着翻出银板板吃了两片阿立。
……
十一月初二。
又是一场暴雪,两千多号人在小台村的小城里休息。
他们在烤火,也在热议一些事情。
比如前几天的神迹。
当时他们还在卖力铺路,先是感到地面出现震颤,不久后又看到一件件物体从天而降,隆隆声不断。
此情此景,令他们此生难忘。
随行督工的李县蔚告诉他们,那是沐天尊在施法建城,是神迹。
收工后回来,初阳城果不其然出现了变化。
山脚城门口前的道路变成了水泥板铺设的长型广场,正对面又多出了一座城。
神使大人将其称之为东城区,原本那边则是西城区。
东城区的造型很奇特,南北仅有30丈宽,东西却有3里长。
从山沟开始,保持着一个十分平缓的坡度向上。
上半段三面与高山接壤的地方,看到的都是垂直的断面。
像是有人将王家村南边的山生生挖开,然后把这么一条城区嵌进去。
也因为如此,东城区的上半段暂时不能住人,也没有房子。
先前人们以为施工队只收那么百来号人,没想到最后两千多人全都收了。
而东城区的下半段,摆着四列宿舍楼,那便是施工队的临时安置房。
无论单身还是拖家带口,皆是面积相同的一厅一室。
这与西城区居民先前的安置大有不同。
那边是单人安排大单间,成家后分配三室一厅的套房。
拖家带口的,直接分配套房。
有句话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哪怕以施工队员的身份新入籍的人们知道自个只是临时住在东城区,但他们还是像恰了柠檬一样酸。
不过路没有堵死,不想住临时宿舍的,李沐给了他们另一个选择。
这也是他们讨论得热烈的事。
远离喧嚣的城墙上,老姚俯视着这座长宽不过30丈的小城,正在劝说身旁的伙伴。
“老郭,小台村只是沐天尊堆放水泥和竹板的地方。你来这当村长,不如继续跟着俺。再怎么说俺现在是土建所所长,你作为俺的副手在大院里住套房不会有人说的。”
中年男人注视着前方,脑内却是反复回忆神迹。
“老姚,俺不是因为这事,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好面子的愣头青了。”他解释道:“俺有种直觉,对方水泥和竹板只是小台村现在的情况,以后肯定能成为初阳城那样的地方。”
见友人心意已决,老姚不再劝了。
看着友人离开的背影,老郭叹息一声。
直觉是真的,但也撒了谎。
“好面子的臭毛病,俺怕是一辈子也改不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