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1章 买房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431章买房子 转眼间进了七月,盛云芳盛云菲也该高考了。 松江河林业局有考点,林业局的考生不需要去县里参加考试。 只要提前到了松江河,或是投亲靠友,或是住旅店都行。 周明远早就说过了,盛云芳姐妹下来考试,一定住家里。拐角楼那头的房子空着,随便住。 盛希平跟家里人商议了一下,最终决定由他陪着俩妹妹下来,照顾她们生活,好让俩丫头安心考试。 七月五号上午,林场小火车站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这情形,都赶上冬运生产欢送会的场面了。 前川中小学全体师生,一同到小火车站欢送考生参加高考。 不光是学校的学生,还有林场职工和家属,但凡家里有孩子考试的,都来了。 “到了地方好好休息,千万别出去瞎胡闹,听见没有?安心复习,好好考试。” 学校老师,各家的家长,都拽着孩子,各种叮嘱。 高中部的老师,全都跟着去松江河,班主任带队,那边招呼一声上车,孩子们背着包,陆续上了通勤车。 这年月家长陪着考试的很少,只有几个人。盛希平护着俩妹妹一起上了车,随便找位置坐下。 一声鸣笛,通勤车准点发往松江河。 车上,老师再次强调了纪律,明天下午去看考场。 不管是集体住旅社的,还是住亲戚朋友家的,明天下午两点,在一中考场外集合,一起去看考场,熟悉环境。 到了森铁火车站,盛希平领着俩妹妹直奔松林医院,找到了王春秀,拿到房子钥匙。 之后,兄妹三人到了住处,开始收拾屋子打扫。 这是新房子,各处都没毛病,只是很长时间没住人了。 虽然王春秀前两天刚过来收拾了一下,可屋里还是落了薄薄一层灰。 窗户总不开着,空气不流通,屋里有一股味道。 兄妹三人进屋,放下背包,将南北的窗户全都敞开,然后敞开柜子,把里面的被褥全都抱出去,挂在外头晾衣绳上晒着。 之后挽起袖子,开始打扫卫生。 收拾完,盛希平又去市场上买了些油盐酱醋、蔬菜、鸡蛋、肉食、馒头等吃的,中午随便做了俩菜,三人对付着吃口。 吃完饭,盛希平让俩妹妹在家看书复习,他出去溜达溜达。 上回周明远说了,让盛希平夫妻搬下来,暂时先住在周青扬这新房里头。 当时盛希平心里就有个想法,他得抓紧时间看房子买房。 房子必须是自己家的,哪有一家子住在老丈人家的道理啊? 房子,早晚都得买。 就算他们两口子的工作还在前川,过几年林场初中全都撤并下来,为了孩子念书,也得买房。 前世便如此,好多林场的人,都在松江河买了房子,上班的时候在林场,其余时候在松江河住。 既然是早晚都得买,那就赶早不赶晚。 所以,盛希平打算趁俩妹妹考试的机会,他在松江河林业局这一片转悠转悠。 看看那里有买房子的,或者有足够大的空地能盖房子也行。 这事儿,盛希平跟谁都没提起过,他打算悄悄的先把事儿办了,回头再慢慢说。 不然的话,老丈人那头肯定不乐意。 这两年跟着侯亚双还有盛希允他们倒腾木材啥的,盛希平手里攒了二十来万。 八十年代初,万元户都少呢,他手里握着这么多钱,啥样儿的房子买不下来啊? 想买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盛希平毕竟不在松江河住,对这边没那么熟悉,哪里知道谁家房子要卖? 他就只能瞎转悠,跟那些在树荫下打牌、下棋的老爷子们打听。 这年月的房子很多都是公房,公房一般只有居住权,没有买卖交易的权利。只有自建房,才能买卖交易。 不过这自建房的房主也大多都是松江河林业局的工人,没有特殊情况,谁家往外卖房子啊? 所以盛希平转悠了一下午,也没找到合适的房子。 这很正常,啥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何况是买房这么大的事儿呢?就得耐住性子慢慢找。 转悠一下午没啥收获,盛希平只好回拐角楼。 拿钥匙的时候王春秀说过了,晚上都去周家那边吃饭,算是给盛云芳盛云菲接风。 所以兄妹三个趁着天好,把晒过的被子收起来,屋里各处都整理好,这才锁了门,去买了些东西,拎着去了周家。 兄妹三人在周家吃了晚饭,又聊了好一阵子,到晚上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俩丫头在家呆着复习功课,盛希平继续各处转悠找房子。 下午两点,学生在一中考点集合,由老师带领去看考场,盛希平索性就在一中对面转悠。 也巧了,就在街口,有几个老爷子坐在那儿下棋,周围不少人,盛希平也过去凑了个热闹,蹲在旁边看人家下棋。 闲谈间,盛希平就打听起来,这周围有没有房子往外卖的。 “小伙子,你想买房子啊?”正在下棋那老爷子,忽然问了一句。 “对,我爱人的工作调动,要调到局里来,我就寻思着在这边买处房子,不知道附近有没有?” 盛希平一听这话,知道有门儿,立即接话道。 “房子,倒是有一处,离着也不远。 你看见没有,就从这往东数,道南第四栋房,他家也是工作调动要搬走,听说是房子要卖。 不过啊,他家那房子是自己盖的,当初花了不少钱,要价肯定不低。” 老爷子抬手,朝着东边指了指道。 “呦,大爷,能不能劳烦您老人家帮个忙,领我去看看呗? 钱倒是好说,我就想找个地方大一点儿的,我们家孩子多,还有老人,地方小了住不开。” 盛希平闻言大喜,当时盖房子没少花钱,就说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