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从登基开始就一直贪图享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46章从登基开始就一直贪图享乐。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此时已经不再纠结神迹当中的巫蛊之乱了,甚至之后的大汉种种情况也已经不在他考虑的过程当中了,他眼下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帮卫青和霍去病延长他们的寿数! 大汉的未来虽然也有灰暗但也有人才,可这终归是后世人的舞台,自己没有机会去见证,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改变。 倘若能让自己的两位爱将活得长久一些,大汉的情况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后世的种种惨剧便不会再度上演。 他觉得很多事情不能留给后人去解决,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自己来处理这些比较稳妥,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无论如何也得把危险扼杀于萌芽当中。 恢复平静的刘彻笑道:“这东汉一个个皇帝居然都是章帝一脉的子嗣,那么多皇帝一个个的都英年早逝,还全都没有子嗣,真有意思啊。” 章帝之后,居然仅靠他一己之力包了东汉的皇位继承,这着实让人发笑,然而底下的大臣却一个个不寒而栗。 这些皇帝们为何一个个都没有子嗣? 是有人在后宫阻止吗? 可后宫的外戚应该是最想要子嗣的一个了呀,只要能让自家孩子继位,那么外戚的势力便会迎来蓬勃的发展。 莫不是后宫之中的斗争? 又或者是宗室的分支想要成为主干? 还是朝中或者地方豪强? 难不成真的就是皇帝倒霉,身子不行? 骗鬼呢!—— 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也算是看出来了,自己这个未来的子孙刘志确实不擅长政治手段,没有平衡好世家和宦官的冲突。 要知道世家豪强随着时间的积累愈发的难以解决,甚至地方豪强也在不断崛起,到了后世恐怕他也要小心处理,刘志的手段本身就差一些,也难怪处理不好,平衡补住各方势力。 可皇帝之所以平衡不住,不可能只有世家一方的问题,他们向来难以控制,可以理解,可宦官呢? 他与世家的斗争明显不在皇帝的授意之下,不妙的猜想再度涌现在心中,莫不是日后宦官也失控了,不在皇帝的控制范围了吗? 【刘宏及后来的汉灵帝在位期间,东汉彻底的走向了下坡路,政治斗争越发的残酷激烈,皇帝沉迷于宫室修建,贪图享乐。】 【而恰逢此时天降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徭役赋税一年比一年高,地方又有着诸多豪强兼并大量土地,百姓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于是,经过了长期的压迫后,一场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民起义出现了,也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黄巾起义。】 【一个名叫张角的人创立了太平道,经过数年发展,信众达到十余万。】 【他起先联合州郡,与官员们打好关系,随后将发展出来的信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上万人,小方五六千人,而所有参与起义的人都要在头上放一块黄巾作为记号,自称黄巾军。】 【黄巾军在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内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各地捷报连连,郡县不断失守。】 【这次起义直接震动朝廷上下,于是刘宏下令镇压各地起义,最后足足用了足足近一年时间,直到汉末的著名将军黄甫崇带兵打下曲阳,歼灭数十万黄巾军,这才平定了黄巾军的大规模起义。】 【从此刘洪。一:醒悟过来,从此小心谨慎,勤于政务,不再贪图享乐,并且开始约束官吏。二:控制不住自己,但依旧不敢过于腐败。三:天下已平,接着奏乐,接着舞。】 —— 东汉,建安年间。 刘备和诸葛亮也为东汉的历程的刘备和诸葛亮的心情也随着东汉的兴衰而起落,尤其是看到神迹当中,那一批批头戴黄巾的信众,那气势磅礴的阵势和口号,已经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了汉室天明已失的情况。 如果说汉桓帝还算有所作为的话,那么灵帝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了,不仅没有对朝廷的势力斗争进行平衡,就连黄巾起义都没能唤醒他的斗志。 —— 汉朝,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汉灵帝的种种操作,也是有些不屑。但同样他也有些忧心,不知他们朱家最后几代又会是怎样的君王? 虽然按照之前神迹里彩蛋所说,那个选择了上吊自杀的恐怕就是末代君主了,但那只是结局,关于他的执政能力、执政理念,乃至当时的朝廷政况都无从知晓。 他们老朱家最后在大明闭幕式舞台上的表演究竟能得几分?——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看着已经闭上了双眼的刘恒,刘启也沉默不语。 最后刘恒还是极不情愿的按下了三选项。 作为一个从登基开始就一直贪图享乐的皇帝,对朝政完全放纵的皇帝,你难道还能够指望他因为一场大规模起义就突然转变态度嘛? 要知道,这次起义甚至还不如朱棣,连京城都没有达到,皇帝仅凭着群臣上奏的文书就能够醒悟过来吗? 【刘宏对于黄巾军的起兵没有丝毫的在意,得知叛军被平定后,接着享乐,而中央也继续内斗。】 【然而这样的行为让东汉彻底的无力回天,各地小型起义依旧接连不断,于是刘宏在太常刘焉的建议下改部分刺史为州牧,扩大地方的军政之权,让各地自行平定叛乱。】 【刘宏于三十四岁驾崩,他倒是与前几位帝王不同,他有一位太子。】 【然而这位太子登基,却又是一位少帝。】 【太子刘辩登基后,他的舅舅大将军何进招收了一位人才董卓,而最后事实也证明,董卓才华卓越,能力十足,但何进并没有将其把控住。】 【最后导致了刘辩被董卓废除,随后,董卓立灵帝之子刘协继位,是为汉献帝。】 【这位汉献帝同样也是东汉的最后一位君王。】 【而在这期间,还有一个人成功的抓住了汉室衰亡的机遇,登上了中原的大舞台,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史书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