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今年饲料特别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熊贵清不明白,为啥服装店里少了个人? 可他也没去管这事,因为他太忙了。 收了自家的豆子,那些“泥花脸”分场也不要,他只能拉回来当饲料。 看到那么多人家一脸愁容,他心里也不好受。 赶上这么个天气,又是冰雹又是雨雪的,大豆炸荚不说,用机器直接收割那“泥花脸”就根本避免不了。 所谓“泥花脸”,东北种过大豆的应该都知道。 就是在收获的时候,黄豆沾染上了泥土,把豆子弄脏了。 就像是京剧脸谱似的,“花脸”一個。 因为是泥土引起,所以叫“泥花脸”。 这个“泥花脸”一直是无法处理的难题。 泥土粘在黄豆上,想要去除,只能水洗。 可黄豆一水洗就膨胀了,这豆子就废了。 像那些用机器收割大豆的,由于想多收几个豆荚,就得放低收割机,有的还贴地收割。 这样就会把逗秧子连根拔起,也会把一些土块收进来。 这样就变成“泥花脸”了。 要是抬高收割台,则剩下的豆茬上留的豆荚太多,影响了收成。 这就是两难的博弈。 人工收割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但也不是彻底解决。 割下来的豆秧子难免会沾染上些泥土,此时的豆荚已经开口了,你还不敢使劲的拍打和抖搂,一使劲儿豆子都掉了。 不处理,豆荚上秧子上的泥巴灰尘就会进入机器,在仓里一拌,大半就变成“泥花脸”了。 就是用人工砸豆子,也难免会出现“泥花脸”。 像熊家,不在乎两垧地盈亏的人家可不多。 要让他们把这些“泥花脸”都拿回家喂猪去,能心疼死他们。 没办法,谁也不想第一年包地就赔的底朝天啊! “泥花脸”分场不要,需要职工自己处理,他们能咋处理? 没人要啊! 有人聪明,主动找到熊家,反正你家养猪,需要饲料,要不你家收了吧? 这对熊家来说是好事。 可熊贵清也不能占了便宜还卖乖,看别人家笑话啊! 我收行,可也得按国家饲料价来收。 虽然你是整豆子,可对饲料来说,没有意义。 谁不知道碎豆子销售价是一毛六啊?! 可这是销售价,不是收购价。 可熊家仁义,就按销售价收了。 有一家成功卖了2000斤,后面来找的人就多了。 人一多,熊家也没那么多钱。 “几位叔叔大爷,不是我不帮忙,是我家也没钱,你们知道,我们猪还没出栏呢。” “没事,只要你家要就行,钱,卖猪再给,咋样?爷们!” 非卖你不可。 不卖给熊家卖给谁啊? 家家都有“泥花脸”,喂猪?你倒是想得出来! 就是一毛六那也是钱啊! 三分场近两百户,一千多口人,每家至少两垧地。 今年亩产还比较高,多数在160斤左右。 可越是高产,“泥花脸”越多。 按照30%的“泥花脸”,一户人家1440斤的“泥花脸”。 一个三分场,“泥花脸”的数量差不多有28万斤。 按照0.16元每斤计算,也要4万多块钱。 熊贵清哪有那么多? 就是把猪都卖了,也就一万多块钱,哪里能吃下这么多的“泥花脸”? “不行,我真没钱,就是把猪卖了也不够料钱,你们还是饶了我吧。” 熊贵清不能干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可就是这样,人家也不走。 “现在没钱,没关系,等你有钱了再给,这总行了吧?!”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熊长禄和余秀华都不好拒绝。 熊贵清见爸妈为难,他也只能咬牙收下。 “那咱可说好了,啥时候有钱啥时候给。” “行,行。” 这样一车车的豆子就往熊家拉。 为啥人家赊账都愿意给熊家送来? 这就不得不说下熊贵清的信誉了。 当初,他回乡养猪,猪和饲料就是赊的。 结果人家卖了猪第一时间就还了钱。 第二次也是这样。 老百姓可都看着呢! 熊家讲信用,从不失信于人。 这就是人家愿意赊账的原因。 还有一个实际情况,就是这豆子在熊家可以变成钱,可在他们家就不一样了。 三分场有一多半的人家把“泥花脸”送到了熊家。 另一些人家也想着自己养猪,这样比直接卖了强。 每家有每家的算计。 就是这样,熊家的仓库都装不下。 再有送来的,熊贵清让他们送到晒场去。 他在晒场租了一个圆囤,这些豆子都堆在里面。 可一个圆囤哪里装得下? 他没办法,在圆囤里设置了传送点,只要快满了他就把豆子传进空间里。 好在每天来送豆子的不是同一个人,每次来都说:“嚯,这么多?!” 他们哪知道,这算多?多的在猪圈空间里呢! 当然每家的豆子都过秤记账,熊贵清可是打了收条的。 不过收条上可写的明白,某某自愿把“泥花脸”黄豆按一毛六一斤卖给熊贵清,等熊贵清有资金了再付款。 最后熊家拢了下账,共收豆子12万斤。 实际就是60吨黄豆。 这下熊贵清的饲料充足了。 因为有家里的库房和晒场粮仓做掩护,熊长禄和余秀华都没有怀疑。 就连王兴初和于洪刚都没觉出异常来。 不仅如此,今年分场的草籽,碎豆子,泥花脸特别多。 王福林也找到熊贵清了。 “小熊啊,你都能收职工的豆子,咱们分场的豆子你也收点儿呗,不然都没地装了。” “主任,饲料我想要,可是我没钱啊!这些猪卖了都不够给他们料钱,您这的饲料我真也收不了。” “……” 王福林别看是分场主任,一把手,可要说这些草籽都赊给熊贵清,他也不敢。 这些东西是公家的,小来小去的还行,那装了好几个粮仓的饲料他也不敢做这个主。 可过了几天,王福林就不得不再去找他。 有一批麦子在粮囤里要捂堆了,都有味了。 这事不能让上面知道。 熊贵清只能出手相救。 五吨小麦。 当天晚上,麦子出囤装袋。 用车往熊家拉。 往家里拉了一车,剩下的往熊贵清的豆子囤里堆。 还剩些就堆在粮囤外边。 几天功夫,这些麦子就消失不见了。 也没人问去了哪里。 就是有心人也能理解,这些麦子都拉走了,没拉走的也装进了粮囤。 至于这个粮囤到底装了多少粮食,没人知道。 站在空间中,分出两部分。 一部分是豆子,堆得最多,上百吨的豆子,像座小山。 另一边是小麦。 那四个被判了无期的家伙,被熊贵清一脚踢去了角落里,省得碍眼。 熊贵清舒了口气,他对现在的结果很满意。 以前存储饲料的时候,他对空间进行了分割,有单独的存储格,还在面板上有图标。 现在,他利用传送中转空间存放东西,就没有那么麻烦,也没有损耗。 这就让他太满意了。 他琢磨着,以前20%的费率太高了。 现在啥都不消耗,这样最好。 这些东西存在这个传送中转空间里,也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尚有很多空间可以利用呢。 熊贵清刚出去,就见于洪刚走了进来。 “哟,贵清在啊?” “啊,我顺便看看。” 两人打个招呼,就各忙各的。 于洪刚打死都想不到,熊贵清是从墙里出来的。 “汪汪,汪汪。” 豆包跑过来跟熊贵清亲热。 “走,回家。” 自从新猪舍建成后,豆包来的比较勤,总是在关键时候出现。 有了它,这些猪确实听话了许多。 就连这些饲养员都夸它,别人是牧羊犬,豆包是牧猪犬。 豆包见主人让它回家,高兴的直摇尾巴。 跟在熊贵清的身后,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熊家这段时间跟打仗似的,手忙脚乱。 熊长禄管着猪舍,根本离不开,余秀华在家做做饭,有时间也来帮帮忙。 熊贵清跑前跑后,一天不着家。 见儿子回来,熊长禄问道:“干啥去了,何献超来找你呢。” “哦?没说啥事?” “说他家的豆子多,问能不能收。” “跟他说没钱了吗?” “说了。可他还是想送点来。” “算了,让他自己留着养猪吧,别送了。” “对了,爸,我看猪差不多了,明天就让供销社的来收。” “不再喂几天?” 熊贵清知道,养到11月份,肥猪更大,更好吃。 可已经四个月了。 已经到了系统规定的时限,再养就不划算了。 “卖了吧,卖了再养呗,现在有的是饲料。” “也是。” 熊长禄现在说话办事已不复当年。 都说钱是人的胆。 事业才是男人的根本。 当年,熊长禄就是一个养猪的工人,卑微老实,说话哪里硬气的起来。 如今呢? 虽然养殖是儿子张罗的,可我是他爹啊! 还具体负责养猪。 手下也有两个正式员工了。 尤其是以前的老搭档变成了自家的工人,他的心理变化是剧烈的。 时间一长,说话办事就有模有样了。 见儿子坚持要出栏,熊长禄也点头同意。 “行,先吃饭吧,吃了饭去办公室打个电话,让他们来收。” “哎。” 爷俩进屋洗手吃饭。 余秀华已经把饭菜摆好了。 现在的熊家,伙食改善了许多。 以前,一个月能吃上一回肉就不错了。 现在,两三天能吃上一次。 这还是熊贵清跟老妈说的。 人是铁饭是钢,不吃肉身体受不了。 主要是他在前世就是个肉食动物。 突然重生回来,天天白菜土豆他可受不了。 挨了一年多,终于算有了活动钱,自己还是养猪,肉就不能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