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浪迹在仙武世界的修仙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 风波四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两则消息几乎将鞑子朝廷掀翻,便是刚刚稳固朝堂的康熙一时都有些混乱。 然而,满朝文武怎么都想不到,这一切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就在满朝文武思考着先帝没死,先帝被抓,要不要救,要怎么救,救回来应该怎么办以及四十二章经落入反贼之手,要怎么夺回来,四十二章经的宝藏要怎么解以及万一反贼们先解开了四十二章经之谜要怎么办等等等等把脑浆都要搅干了的问题时,更重磅的消息砸向了整个天下。 在表明正黄旗的四十二章经并不在少林之后,被转移目光的少林又抛出一个消息。 消息称,当年顺治之所以选择出家,并不全是因为董鄂妃之死,还有来自亲人的背刺。 当年,顺治与董鄂妃的爱子荣亲王诞生,顺治喜不自胜,欲立其为太子,然而却遭到了来自太皇太后的反对。 于是,太皇太后与当今皇帝康熙的生母佟妃联手,暗中害死了荣亲王,就连之后董鄂妃的死,也和二人拖不了干系。 董鄂妃死后,顺治一直想要追查当年二人的死因,虽然由于太皇太后和佟妃早有准备,没能查出来,但也查到了二人背着他联手算计什么,这才心灰意冷,想要出家。 不过出家之前,他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太皇太后和佟妃会联手,原来,太皇太后出生蒙古,心心念念的都是自家蒙古的黄金血脉,希望能拥有一個黄金血脉的阿哥。 但顺治偏爱董鄂妃,对蒙古出身的妃嫔视而不见,于是佟妃进言,说既然皇帝不肯留下黄金血脉的孩子,不如让太子来。 并向太皇太后保证,只要自己的儿子玄烨能成为太子,便让其取蒙古出身的贵女为皇后,诞下拥有黄金血脉的皇子,并立为太孙。 这番言论打动了太皇太后,因此在顺治表现出对荣亲王的宠爱后,二人狠下杀手,害死了荣亲王。 同时,未免董鄂妃日后再次生下皇子,干扰二人大计,便一不做二不休,连董鄂妃也杀死了。 最初,顺治并不知道董鄂妃与荣亲王的死因,但他天生不喜蒙古妃嫔,得知自己的母亲与枕边人连他儿子孙子的血脉都算计好了,这才心灰意冷。 最后关头,顺治也不是没想过要挫败二人的算计,在准备出家之前,他曾留下诏书,要立二皇子福全为继承人,但圣旨还没发出便被太皇太后下令烧毁。 之后,他又下密诏转立七皇子隆禧,但他没想到,他身边早已被太皇太后渗透,在他离宫之后,根本没有将这封密诏拿出来。 于是,太皇太后便以太后之尊,立了当今的康熙帝为帝。 直到不久前,顺治帝才通过他的另一位妻子,如今的鞑子太后,查清了当年的事情。 这个消息一出,朝堂震荡,毕竟,如果先帝钦定的皇帝不是康熙,那么他还有资格坐在皇位上吗? 尤其是裕亲王福全和纯亲王隆禧,他们可是被顺治钦点要他们继位的。 满清朝廷本就是八旗整合而来,皇位更替远没有汉人王朝那么稳固,如今康熙得位不正,裕亲王与纯亲王才是先帝下旨册封的皇帝的消息一传出,整个朝堂顿时风起云涌。 不少在康熙朝不得重用的朝臣宗室,不由心思活络起来,如果他们能够拥护福全或者隆禧上位,有了从龙之功,那么? 就连一直以来对康熙忠心耿耿,发誓愿为贤王的福全,此时心里也有些犯嘀咕。 谋朝篡位什么的,他自然是不敢的,但如果他的皇位,是他的父皇属意的呢? 和福全有着相同心思的还有隆禧,没有这个消息之前,他也是老老实实的忠臣宗室,但有了这个消息,天底下又有几人能抵抗那把椅子的诱惑?尤其是当你知道,这把椅子本就是你的的时候。 当然,鞑子朝廷内部也不发有志之士,有人说这是少林寺的反贼放出来的假消息,试图动摇大清江山,令他们内讧。 然而,作为这则传闻的缔造者,叶一鸣又岂会没有准备。 就在满清朝廷的动荡因为这些有志之士的见识稍微有些平稳的时候,少林,这枚被叶一鸣捏在手中的棋子,再一次放了大招。 他们直接甩出了一叠书信,书信的内容便是来自顺治与太后的对话。 在书信往来中,几乎完整的道明了顺治当年出家之后,是怎么暗中联系到太后,太后作为蒙古出身的贵女,又是顺治的妻子,是如何在两难之间,暗中为顺治追查消息。 在那一封封占满泪痕的书信中,满朝文武与皇室宗亲读出了先帝的哀大莫过于心死,读出了太后的身不由己,也读出了他们不得不承认的真相。 哪怕有人宣称这些书信都是假的,但通过字迹比对,完全可以确定这些书信来自太后与顺治之手。 对此,收服毛东珠又抓了顺治的叶一鸣表示,这一切不过基操罢了。 更不要说,为了彻底坐实这一点,叶一鸣还为满清朝廷送去了一份无法动摇的大礼。 就在这些消息将整个朝廷搅成一团混乱,真假难辨的时候,又一则消息直接粉碎了朝廷内部摇摇欲坠的稳定。 不同于此前的劲爆消息都来自于少林,这一次,消息是从宫内传来的。 太后,顺治的嫡妻,当今皇帝的嫡母,在慈宁宫自戕了。 不仅如此,她还留下遗书,承认了书信的内容具是事情,更表示自己身为蒙古贵女,却揭露蒙古试图掌控满清血脉的罪孽,有愧于蒙古。 同时,指出康熙得位不正,必定动摇江山社稷,令先帝诸子陷入夺位风波之中。 这一切,都因为她和先帝的书信往来,若非如此,秘密不会暴露,她有愧于满清的列祖列宗,因此,她选择了以死谢罪。 这下好了,本来少林的消息真假难辨,出于大局考虑,满清朝廷还能稳得住。 如今当朝太后直接用自己的死证明了一切,那些蠢蠢欲动的暗流,便如即将喷发的火山一样,再也遏制不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