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御史真凶,女帝又被喷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3章 林厚山率军抵达!快刀斩乱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杨大人,时间紧迫,我要立刻去布置了,还得委屈你继续呆在牢里了。” 徐锦凤对杨谦拱拱手。 此时当然不能将杨谦放出来,不然走漏消息,那么就万事皆休了。 “无妨,看来徐大人已经有了决策,那老夫就静候佳音了!” 扬州知府坦然一笑,坐了下来。 都被关了大半个月了,也不差这一天了。 徐锦凤点点头,随后便去了另一处四下无人干扰的牢房,而后屏气敛,凝聚文气,提起御笔书写了一份书信。 书信很快便化作一只文鹤,扑腾了几下翅膀便飞出了大牢…… 不消一会,这只文鹤便在滚滚佛音的掩护下,偷偷遁入了茫茫夜穹之中,在星月之力的牵引下,朝着苏州府的方向飞去。 徐锦凤收回神念,心中默道:希望一切都来得及吧! 扬州府离苏州府有三百里之距,骑马的话,只怕要到明日一早才能赶到,但徐锦凤的文鹤飞书,只用了一个时辰便抵达了。 林厚山的小日子倒过得还算惬意。苏州府一切事物都由知府料理,他这个刺史啥事都不用管就能领取朝廷俸禄,多犹在呐! 此时他就在院中月下独酌呢。 忽地。 见一只文鹤飞急速飞来。 他瞳眸骤然一缩,立刻将酒壶搁在石案上,紧紧盯着天空。 文鹤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分明属于徐锦凤。 这让他有些疑惑。 他当然知道徐锦凤被女帝封为钦差,南下扬州,为杨谦翻案。 原先,他也并不看好此事。也认为这是世家门阀故意恶心徐锦凤的。 毕竟徐锦凤可是杀了福王的世子,这去了扬州,福王能放过他? 甚至根本不用福王出手,江湖上那些匪类们就会受不住诱惑而对徐锦凤出手。 如此一来,福王也能将自己摘得清清白白。 但没想到,徐锦凤竟应下了这份差事。 徐锦凤这个时候应该在扬州处理杨知府的案子才是,可为何在这节骨眼上给他发来文鹤飞书…… 难道,真的遇到了危险,求助来了? 不管了,先将文鹤收下再说。 于是,他大手一扬,运转起文力。 文鹤寻找到目标,立刻飞落下来。 林厚山心念一动,手腕一抖,便见文鹤迅速在半空中化作了一行行字符。 看完徐锦凤的来信后,林厚山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之中。 信中,徐锦凤简明扼要地说了海祭一事,又言水师中有高层将领参与其中,便要他以刺史的名义,调动苏州的兵马前往扬州平乱! 扬州的兵力分为三部分。 十万水师在扬州府,由福王和水师大将军一起掌管。 三万骑军在苏州府,由刺史掌控,骑兵中郎将负责平日里的一切训练事宜。 另五万步兵在杭州府,由扬州牧遥领,步兵中郎将指挥。 林厚山乃扬州刺史,手中拥有半块虎符,只要说通了另外半块虎符的拥有者骑兵中郎将,便可调动苏州的这三万骑军。 只是,他这一旦领军去了扬州府,那不就是彻底和邓国忠撕破脸皮了吗? 而且还要面对手握十万水师的福王! 这简直就是火中取栗、九死一生啊! 这小子,还真是胆大包天呢! 不过很快他便释然了。 想当初,这小子就敢与拓拔尘一起正面硬刚三品境的魔婴,更是将楚家父子杀得毫无脾气,甚至连先帝都敢弹劾,此子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的呢? 再说了,在这份文鹤飞书中,他也是能隐隐约约感知出一丝国运之力。 很显然,这是徐锦凤用御笔书写的文鹤飞书。 之前徐锦凤动用御笔,先斩后奏,可是被女帝警告过的。 而今御笔还在徐锦凤手中,由此可见,女帝还是十分中意这小子啊! 一想到这小子还当着众人的面,大言不惭要做女帝的夫君…… 咳咳。 好吧。 这小子若说自己没吃过百斤熊心豹子胆,他绝对是不会信的。 沉思一番后,林厚山便做出了抉择。 是呐! 他也是休息够了啊。 他还不服老呢,岂能在这纸醉金迷的江南沉沦? 他心中的抱负还没完全实现了! “来人!” 他对着院外大声一喝。 便有老仆跑了进来,问道:“老爷有何事要吩咐?” “为老夫更衣!” 林厚山面无表情道。 “这么晚了,老爷还要出去?” 老仆不禁感到有些奇怪。 自跟着老爷回到苏州老家后,老爷便天天在家中独自饮酒,也不外出,更是不见客,这都让他们这些下人习惯了,可今日怎突然改变了性子? 不过老仆的手下活也不慢,急急跑进屋内,将挂在架子上的狐裘坎肩取了过来。 林厚山走了过去,摇头道:“老夫要披甲!” “披甲?” 老仆一脸震惊,忙问道,“老爷,你披甲作甚?而今苏州城内一切太平呀……” “老夫自任刺史以来,从未巡视过军营,今夜月色撩人,便去看看。” 林厚山看了一眼朦胧的月色,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少顷。 在老仆的服侍下,林厚山披好了战甲,随即翻身上马,带着几个家将,便朝着军营奔去! 这个官场失意了数月的林厚山,终于再一次意气风发起来! 两刻钟后,林厚山便来到了军营。 而对于刺史大人竟于夜里出现在军营,诸将士们皆是感到不可思议。 一名身着铠甲的年轻将军从营帐中走了出来,正是骑兵中郎将郑安民。 他乃是武勋出身,其父郑护国曾跟先帝并肩战斗过,有着从龙之功,被封为镇南伯。郑护国病故之后,郑安民便继承了镇南伯这一爵位,另封骑兵中郎将,统帅苏州三万骑军。 林厚山见直接开门见山,喝道:“本官乃扬州刺史,骑军中郎将郑安民何在?” “末将在!” 郑安民心中虽然疑惑,但众目睽睽之下,林厚山更是搬出了扬州刺史这一官职,他当然也要给人家一个面子。 林厚山运转文力,喝道:“郑安民听令……即刻点齐本部兵马,一个时辰后,连夜出兵!违令者,杀无赦!” “林厚山,你不过一个刺史,没有州牧大人点头,你可调不动我们骑军!” 一名副将带着十几个将士冲了出来,将林厚山拦在军营之外。 他们都是州牧邓国忠的人。 在军营中,更是经常和郑安民作对。 郑安民虽为骑兵中郎将,但人家有邓国忠这个正二品的封疆大吏当靠山,他也无奈,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郑安民拿这些刺头没办法,但在林厚山眼中,不过是蝼蚁之辈。 好歹,他曾经也是实权大佬! 于是,凛冽的气势徒然展开。 林厚山取出虎符,高举过头顶,厉声喝道:“违令者,杀无赦,来人,将这一干人等斩首示众!” “哈哈哈,我看谁敢!” 这个裨将大笑起来。 他还不信了,你一个有名无实的刺史还敢在军营里撒野! 但他的笑容很快就凝固了! 还没等林厚山动手呢,郑安民就突然抽出腰间佩刀一转。 裨将的项上头颅便滚落在地。 郑安民的亲兵见状,也都立刻反应过来,纷纷抽刀,将这些以下犯上的将士们乱刀砍死! 林厚山颇为讶异地看了郑安民一眼。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年轻的镇南伯,还真是不可小觑! 郑安民没有躲避,与之对视一笑。 这便是他的投名状! …… 翌日。 寅时,佛晓之前。 徐锦凤赫然发现,这座大牢里竟还关押着一个外族人。 这倒是稀奇了! 于是,趁着诸僧还在念诵经文超度亡魂之时,他便悄悄走了上去,打量起这个关押在大牢里的囚犯。 囚犯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但此时却蜷缩在墙角,也不知生死。 “喂,大个子,你是何人?” 徐锦凤拍了拍牢房栏杆,出言询问道。 这大家伙手脚都被铁链拷着,满身皆伤,看起来怪可怜的。 囚犯缓缓睁开了眼眸,看着是一个和尚寻他说话,顿时没了兴趣,便转了个身,背对着徐锦凤继续呼呼大睡。 徐锦凤哭笑不得。 这是被无视了? 他稍稍提高了音量:“大汉子,你犯了什么事进来的?若事儿不大,贫僧可以帮你运作出来。” “小小和尚口气倒是不小。” 囚犯这才缓缓坐起身子,嘲笑道。倒是这一口中原话倒是说的十分流畅。 徐锦凤指了指远处作法的释慧和尚,笑道:“看见没有,那领头的禅师法号释慧,乃是贫僧师兄。试问扬州府内,谁不卖我师兄面子?要保你出狱,也不过我师兄一句话而已。” 囚犯听了还真是心动了,不过随后摇头一叹。 他得罪之人权势显赫,在这扬州城内只手遮天,谁敢搭救他? “喂,你一个大男人怎么就婆婆妈妈了?” 徐锦凤不耐烦道。 不过这激将法对这囚犯还真有用。 他怒道:“若非看你年轻不懂事,老子定一拳揍飞你。” 徐锦凤乐道:“看你模样并非我人族啊,你到底犯了什么事儿进来的?难道杀人了?” 囚犯冷哼道:“细皮嫩肉的小和尚,你仔细听好了,老子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元胄托雷是也!” 这名字……听起来像是北狄人。 徐锦凤惊讶道:“你是狄族人?” “不行吗?” 囚犯桀骜不驯道。 徐锦凤问:“北狄与我大梁可是有着血海深仇呢!你怎么会来我大梁?” 而元胄托雷直接倒头不说话了。 徐锦凤忍俊不禁。 这个傻大个看起来脾气有点冲,其实还挺可爱的。 最起码,没有多少城府啊 徐锦凤想了想,便去了杨谦那边,问了个仔细。 原来,这家伙的来头还不小呢!是北狄皇室的后裔,论身份,北狄大王子术赤雷雷还要称呼他一声堂兄呢! 只是这家伙时运不济啊。 接了北狄王的命令,坐船去和东海鲛人族谈合作,想要打通海上商道,哪知鲛人根本不搭理他们,甚至视之为野蛮人。 这家伙脾气就直接上来了,结果可想而知,被扒了个干净丢到了东海里。 或许这厮生命力顽强吧,竟然熬了下来,被海边的渔民打捞了起来。 那时,福王正在广撒网,笼络江湖奇人异士,便也将他招到了府中当门客。 原本他凭着一膀子力气倒也混得不错,可是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竟喜欢上了福王府里的一个丫鬟,然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强行和那丫鬟发生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福王倒也不是舍不得一个丫鬟,实在是觉得这家伙太蠢了,管不住下半身,会坏了他的好事,于是就将之打发走了。 而福王的那些门客一看! 哟呵,这外族大傻个,他们早就看不爽了,那还不赶紧落井下石?于是一番骚操作之下,这家伙就被丢进了牢房。 当然,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毕竟那丫鬟也是喜欢这个强壮的男人,这才半推半就的。 所以,这家伙无非也就关几天,再交点银子就可以出狱了。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杨谦这个知府也进去了,大牢被严加看管,他的这点破事儿自然也就没人理会了。 于是,他在这牢里一住就是十几日,基本上都已被人给遗忘了。 了解了这家伙的底细后,徐锦凤忽然觉得这大家伙也是可以用一用的。 毕竟,他是术赤雷雷的堂兄啊!若是扶持这家伙,然后放回北方草原,让北狄内斗,这对大梁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徐锦凤心中便有了计较。 当然,这事儿先放一放,等将福王搞定再说。 又过了一刻钟… 法事做毕,徐锦凤便混在众僧队伍里出了牢房,回到了隐山寺,静等消息。 直至五更天,终于见到一只文鹤慢悠悠地飞进了寺里。 徐锦凤立刻运转文力将这只文鹤收下。 正是林厚山发来的信息。 徐锦凤迅速阅读完毕。 林厚山率领三万骑军,连夜赶路,而今已经到了城外三十里之地。 等天一亮,这支兵马可就瞒不住了。 徐锦凤深吸一口气,既然援军已到,那么事不宜迟,快刀斩乱麻了! 于是,他再次修书一份,发给了林厚山。 而他自己则换好衣裳,戴好帽子,悄悄回到了驿馆。 驿馆里,所有人都已整装待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