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综武:师父!你给的机缘太多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章 父皇你过分了!陛下别骂,以后脸上不好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陛下,这遗藏清单册子是不是忘记给太子殿下了?” “是啊父皇,儿臣去东宫给大哥送过去吧。” 朱无视立刻抓住机会表现一波。 不过一颗心脏依旧觉得有些抽痛抽痛的——那可是“当世人杰”欧阳亭的巨额财产啊,只要能从里面揩点油出来都已经很丰厚了。 可惜这个死面具直接给了个清单册子。 “哈哈哈哈!不用了!咱可没忘记这个清单册子。”朱元璋捋了捋下巴的胡子,呵呵一笑,道。 “那父皇是……?”朱无视不解。 小鱼儿虽然也没说话,心中同样满脸疑惑,有这册子不是方便很多么?最主要的是,可以防止人私吞。 “标儿的性子咱是最知道的,他是不会对遗藏里的东西动心思的。”朱元璋面上带着一抹自豪的笑意,十分自信地道。 这副样子,仿佛二十一世纪的父母在说儿子考上清北了一样。 朱无视抿了抿嘴唇。 眼底闪过一抹羡慕嫉妒恨的光芒,心中暗暗吐槽:“好的,小丑竟是我自己,就多余我献这一波殷勤是吧。” 来自旁边那个“死面具”的目光。 也让朱无视感觉身上有蚂蚁在爬,虽然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但是……在嘲笑我吧,这个“死面具”在嘲笑本王吧? 朱无视心中恨恨吐槽道。 这一点他倒是没猜错,小鱼儿面具下的表情确实挺有趣的。 这洪武大帝当真是偏心到姥姥家了啊…… 在朱无视这个儿子面前,就连遗藏的大概位置(峨眉山)都刻意没有透露出来,显然是在防着点什么。 事情交给了太子之后,竟然一点儿所谓的“疑心”都没有。 然而。 这还没完。 朱元璋的话越说越离谱起来: “况且……就算里面有什么标儿喜欢的东西玩意儿,他拿一点也就拿一点,日日帮着咱处理国事,属实也辛苦。” “他要是肯对里面的东西起点什么心思,咱高兴还来不及!” “哈哈哈哈哈哈!” “咱家的标儿啊,什么都好,武道天赋、策论治国、宅心仁厚、安定民心……日后等咱找到彻底治疗好他暗伤的方法,他当是最合格的后世之君,唯一欠缺的……就是帝王之心啊。” “这孩子太宅心仁厚了。” “咱巴不得他能有些私心,私吞点遗藏给咱看看呐。” 朱元璋捋须大笑,看向那个已经被打开的朱漆大门,目光之中竟然真的有期待之色。 看得小鱼儿一阵目瞪口呆。 忍不住就朝朱无视看了过去,心中忍不住暗暗吐槽了一句:该不会这货不是亲生的吧? 而且……这洪武大帝咋恁奇葩? 历来听说过的从恶魔岛五大恶人嘴里听到过的,以及出岛以后,在一些杂文传记里看到的……皇家的父子兄弟都不是父子兄弟,不是你杀我就是我算计你,就算是亲爹也得提防着儿子造反。 咋的,到你老朱这里啥都不一样? 要是你儿子造个反,你是不是还得放个鞭炮庆祝一下?? 小鱼儿嘴上虽不说。 心中则是忍不住疯狂吐槽起来。 如果是朱榑看到这一幕,那内心就毫无波动了,大明皇帝向来奇葩多,朱元璋可不愁被儿子造反,朱标要是造个反,他还真的能高兴得放鞭炮。 而朱无视。 再次感受到面具后面那奇怪的目光,他的心中顿时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身上的蚂蚁爬得更勤快了。 父皇你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大哥没有帝王之心我有啊,你要不要抬抬眼皮看看我? 当然。 朱无视表面上自然不敢表现出任何异样。 “帝王之心”这东西只能朱标有,他要是敢将心中所想宣之于口,老朱不扒了他的皮才怪! 朱元璋神色期待地看着朱漆大门之外,朱标消失的位置,过了会儿才重新收拢心神,将面前的遗藏清单册子放在一旁,目光在龙书案上的诸多已经被打开,几乎摆放了满满一个龙书案的奏章上逡巡片刻。 似乎又重新变回了之前那个严肃、威严的天子。 “孤云山上那位一番心思,咱自然也不能再耽搁时间。” “现在召集六部官员和诸多国公、武将商议也是浪费时间,这个消息最好也不要泄露给其他任何人知道才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老二,就由你这个亲王亲自走一趟。” “去把咱的旨意传达下去。” 朱元璋抬起头来,瞬间恢复冷静,面上已然看不见之前显现出来的诸多情绪,仿佛他就一直坐在这龙书案后,从未听闻过任何骇人消息。 朱无视也收敛起自己的小心思。 神色严肃地躬身,拱手一礼:“是!父皇请说。” 朱元璋捋了捋胡须,沉吟了片刻,而后便十分冷静地缓缓开口: “首先是出兵的意思,这些天咱虽然一直没有最后下定决心,但也已经将兵力集结调度好了,可以直接发兵。” “此非常时期,徐达、汤和他们最好还是留守应天府最妥当。” “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南雄侯赵庸等以步兵、骑兵共二十万前去征讨!” 几乎没有思考。 朱元璋就做好了安排,显然心中早已经有了成算,只待时机。 而现在正是他想要却又没有意料到的时机。 朱无视虽然在皇位之事上心思不正,不过面对这种国事大义上还是很靠得住的:“儿臣记住了。” 他的神色之中露出一抹兴奋之色,语气坚定。 作为收集大明诸多情报的护龙山庄之主,这几天的时间里自然没少焦头烂额。 收集情报,日日眼看着北境残元是那狼子野心的目的坐实。 深陷于“打也是损失,不打更是损失”的纠结之中。 如今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他同样高兴。 朱元璋只微微停顿了片刻,便再次出声,下出其他的命令: “第二件事情,是安置山东、河南一带因为洪涝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难民。” “朝廷之前下过一波救济,只是出于国库预算,这波救济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件事情,让户部着手去办。” “第三件事情。” “让人拟一道旨意颁发下去,今年秋收的税赋依旧按照以前的比例来收,之前说的多加一成之事,取消。” 朱元璋神色平静地道。 不同于刚刚进来时那般眉心蹙起,面露疲惫之色,已然多了几分轻松,说完,还慢悠悠地端起龙书案上的茶杯。 略显悠闲地呷了一口。 朱无视也知道这些事情都是刻不容缓的,立刻抱拳应声:“是!父皇!儿臣这就去办,儿臣告退。” 他行了个退礼。 而后径直离开了谨身殿,起落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待完全听不到他的脚步声之后,朱元璋又呷了一口茶之后,才淡淡地道了一句:“蒋瓛。” 像是在叫人的名字,可声音却不大不小,也没有在看着外面叫喊。 不过很快。 一个身着飞鱼服,腰间佩戴一柄绣春刀的络腮胡男子走了进来。 神色严肃,目光冰冷。 他的身材算不上壮硕,面上有一抹刀痕。 “参见陛下。”男子面无表情地抱拳躬身,行礼道。 “锦衣卫的服制。”小鱼儿在心中暗暗惊讶。 “咱已经下旨让户部拨出银子去山东一带赈济灾民,你派人去盯着户部以及当地官员。” “标儿要外出一趟,你亲自带人暗中跟随保护。” 朱元璋漫不经心地道。 闻言。 蒋瓛瞳孔微微一缩,心中顿时有一万个疑惑盘旋缠绕着,不得其解。 ??? 北境残元势力都已经在搞事情了。 这几天,文官武将都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就为这是打还是守的事情。 这紧要关头。 你去赈灾?? 这是什么骚操作?? 不过蒋瓛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平日里并不插手政务决策,只负责执行朱元璋交代的任务,任何事情也是直接跟朱元璋报告,他们唯一需要做的,是服从。 “是,陛下。” 只是神色略微顿了一下,蒋瓛立刻抱拳应声道。 这时候。 他才注意到这大殿之中的另外一个人——竟然还是戴着面具面圣的! 一时之间,心中宛如掀起一阵惊涛骇浪,完全无法平息下来。 没别的。 此人能完好无损地戴着面具站在这里。 说明这是陛下允许的。 以陛下的脾气,竟然能容许人在他的面前藏头露尾?离谱!简直可以说是不可思议! “嘶……此人到底是何身份?” “武道气机也弱得离谱。” 蒋瓛倒吸了一口冷气,趁着离开的时候用余光上下打量了小鱼儿一眼,心中闪过诸多猜测嘀咕,却只剩下一肚子懵逼。 怪事情。 今天全是怪事情。 不过他跟别人不一样的是,接到了命令,不必质疑,只需执行,所以纵然心中诸多疑惑,却也只是暗暗打量,而后直接离开。 一口气完成朝廷诸多布置。 朱元璋的目光再再次挪到了小鱼儿的面具上,一副笑呵呵的样子,比之前多了几分和蔼:“朝廷诸多杂务,都比较着急,咱也就只能先怠慢了江少侠。” “陛下言重了。” “北境战事、大明灾祸、太子安危,这都是一等一重要的事情,这是应当的,陛下胸有韬略又能体察民情,是大明之幸事。” 这话虽带着几分油嘴滑舌的意思在里面,但其中不无郑重之意。 短短一盏茶的功夫。 就已经把几件如此重要的事情安排好,如何实施行事,监督避免贪腐也都全部考虑到了,一看就是平日里事无巨细地亲自看过、并且心中全部都一清二楚,才能做到。 朱元璋朗声一笑。 像是在闲话家常一般问道:“尊师居住在孤云山,看起来也是个不喜人打扰的性子,和咱那个不成器的逆子当邻居,没有扰了清净吧?” 之所以一直没有处理朱榑的事情。 他的心中还是有考量的。 其一,护龙山庄的密探、清廷的大宗师巅峰高手只是跑上去,就被对方给了结了,但到对方但老七这逆子倒是一直没有过动作,说明暂时来说问题不大。 其二,孤云山那位性子孤僻不好接触,碰巧老七那逆子就是他的邻居,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说不得就可以混个脸熟,探听一二。 当然。 前提是这逆子没惹到人家。 所以朱元璋才有此一问。 说起朱榑,朱元璋这个当爹的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带着几分无奈:“唉……这逆子,咱也头疼得很,顽劣得很,屡教不改,咱思来想去还得让他在荒山僻岭里受受困。” 解释完之后。 连朱元璋都忍不住咋舌,又道了一句:“啧!逆子!” 而后看向小鱼儿道:“这逆子要是扰了尊师清修,咱就换个地方。” 虽然心里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想法。 态度还是得摆出来。 小鱼儿面具下的脸色充满了尴尬,一时语塞起来,尬笑了一声:“哈哈!陛下这倒是多虑了,完全不影响。” 心里却暗暗吐槽了一句:陛下你可别骂了,以后脸上真不好看! 同时。 约莫是想到了自己自己之前的社死经历。 脚趾头动工,不动声色地在开始扣起了三室一厅出来。 “既然江少侠这么说。” “那咱就放心了。” 朱元璋挑了挑眉,心中暗喜,老七那逆子能留在那里就有机会接触。 不过想了想。 他还是不放心替自家那种犟种逆子提前打打预防针: “唉……这逆子的名声,想必江少侠也有所耳闻,咱有时候也想问问,怎么会生出这么个犟种纨绔出来,那是油盐不进。” “经常给咱也气得够呛。” “若是这逆子什么时候不安分了,扰了尊师清修,江少侠只管跟跟咱讲,咱打不死他!” 说到底。 “知子莫若父”。 虽说他有让朱榑方便接触对方的考量在,但朱元璋觉得……这个逆子惹祸的可能性要更大上许多。 这里先把话讲丑了,万一这逆子搞出什么事情来,也好保他一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