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541刺杀失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三位爱卿来此,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乾清宫里,万历皇帝高坐御座,开口询问道。 “托陛下鸿福,近年来风调雨顺,四海升平,出事儿的奏疏没见到,倒是各地官府都恭请陛下圣安,也好把福分传播开来,让百姓的日子能过得更好。” 魏广德上前一步,回答道。 听着这话,万历皇帝小脸一红,只能“呵呵”干笑两声。 他以为三位阁老来此肯定有事儿,他先问了,魏师傅就会直接说哪里出了事儿,该如何处置。 没想到,魏广德居然说天下太平,地方上都上奏的请安奏疏。 那你们来这里干嘛? “只是.” 万历皇帝还没来得及说话,魏广德语气忽然低沉说了句,似欲言又止。 “魏师傅,出什么事儿了,你倒是说啊。” 万历皇帝知道肯定是出事儿了,于是催促道。 应该不是出了天大的国事儿,否则魏广德也不会如此。 “是陛下,今日湖广刚刚发来急报,五日前,张阁老去了。” “张张师傅去了?” 魏广德话音落下,万历皇帝就颤声问道。 “请陛下节哀,张相已经去了。 礼部来报后,我已经让他们准备一应物事。 张阁老为官三十载,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如今离世,朝廷应该为其风光大葬以示其功绩。” 魏广德边说,边把礼部送来的公文抄本双手递了过去。 张鲸急忙上前两步,从魏广德手里接过奏疏,然后回到皇帝身边,双手奉上。 不过,此时万历皇帝似乎丢了精气神一般,身体有些发软的靠在御座椅上,并没有伸手去接。 没人知道此时皇帝到底在想什么,曾经的张居正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小皇帝肩上。 那时候满朝文武大臣都是对张居正歌功颂德,吹捧其改革措施挽救了大明王朝。 对此,小皇帝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这话没错。 魏广德的教育,让他很早就想明白了,治国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财政,只有财政充裕,朝廷才能做事,能够平息边患,能够化解民怨、安靖地方。 这样,王朝统治才能长治久安。 元朝的灭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期因为治水和平叛进行的加税,让本来只是黄河流域民变,快速演变到江南地区。 张居正推行的清丈田亩和摊丁入亩,以及伴随而来的一条鞭法,重塑了大明王朝的税制,让朝廷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 这其中既有收回本该收归朝廷的赋税,也有通过重新划分朝廷和地方分税比例而增加的财政收入,对王朝延续绝对是有利的。 而且,万历皇帝还知道,其中一些诸如摊丁入亩、调整赋税分配的建议,其实是魏广德提出来。 地方官员拿走太多税银,然后他们再用这笔收入向上官行贿,为自己升迁铺路,最终也损坏了吏治。 整顿吏治,先提高官吏收入,再压缩其灰色收入,再用考成法选拔能臣干吏,这比直接推动都察院严查官员贪腐,抓典型案例震慑贪腐行为其实更好。 如今成效出来了,太仓银子堆积近百万两,这就是功绩,可这个时候推动此改革的张师傅去走了。 即便先前因为那些事儿,让万历皇帝心里对张居正产生的不快,此刻也烟消云散。 都死了,还计较什么? “陛下,节哀。” 下面的魏广德回头和张四维、申时行对视一眼,于是三人齐齐躬身喊道。 “嗯。” 一声轻呼,万历皇帝似乎才从回忆中清醒过来,伸手接过张鲸手里那份奏疏。 没人注意到,这会儿张鲸脸色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现在可就有变数了,张居正刚死,以他在万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难保皇帝不会念着他的好而善待潘晟,说不定就让他继续入阁了。 如果是这样,那他和张四维的谋划,可就失败了。 念及此,后退的张鲸往下面看了眼,此时张四维低眉顺目,脸上没有丝毫变化。 像张鲸这种,只会耍小聪明,以对皇帝的了解设计谋划他人,其实早晚都是会被人察觉的。 或许当时万历皇帝想不明白,但事后只要稍微一琢磨,就会发觉有些东西出现时间太巧合。 魏广德不喜欢耍这种小聪明,而是更多选择顺势而为,以利诱之。 就算过后心中起疑,但念及利益,也会认为是自己当时的选择。 如果利益足够巨大,还会在发觉后依旧坚持。 没人能阻挡利益,这也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源,大家其实都是在追求获得更多分配利益的资格而奋斗。 “魏师傅,朕心里很难受。” 终于,当万历皇帝看完湖广奏文后,对魏广德开口说道。 “陛下,叔大兄已经去了,想来他也不希望陛下如此。” 说着话,魏广德看向万历皇帝道:“只要陛下能励精图治,治理好大明,想来叔大兄就会含笑九泉了。 他这一生,可没有真正教过弟子,他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教导陛下身上。” 万历皇帝盯着魏广德良久,这才挥手对张四维、张鲸等人说道:“你们都先出去吧,张阁老,申阁老,内阁的事儿还麻烦二位,朕想和魏师傅聊聊。 另外,内阁并礼部商议祭祀之事,完了报上来。” 等屋里几人都离开后,万历皇帝走下御座,伸手拉着魏广德到一边凳子上坐下。 “魏师傅,记得朕第一次见你,还是在王府花园里,当时朕和父王在一起,你和张师傅.” 魏广德和张居正见到万历皇帝,那是已经是嘉靖末期,其实二人都已经在朝中安排了差事儿,只是在休沐日会往裕王府一行。 也就是那时候,裕王把教导王子文事交给了张居正,武事则让魏广德负责,于是两人就成了三岁稚童的先生。 那时候张居正并没有教导小皇帝什么,倒是魏广德在其四岁时就带他在王府花园里骑马,还让王府工匠制作了小号短弓作为玩具。 不过到了隆庆朝,张居正和小皇帝的接触就变多了,之后更是负责编撰了万历皇帝学习教材。 两人不断述说记忆中裕袛时的趣事儿,那时候裕王还只是王爷,魏广德每次休沐去裕王府,和裕王说半天话后,总要接小皇帝在花园里游玩儿一阵,用他的话来说小孩子不必拘着,就是该玩的年纪。 这也成为小皇帝年幼时享受孩童乐趣的原因,或许因为魏广德也是如此对待自己孩子,所以也影响到裕王。 只不过,魏广德还是敏感的察觉到,小皇帝似乎总是若有若无说起他们进入王府后花园的经过,需要通传,然后在內侍带领下才能见到王爷等等。 而离开时,也有內侍陪同一起出了后院,才能独自离开。 魏广德一开始并没有明白为什么,直到回忆一个多时辰,说道隆庆四年魏广德回乡丁忧才算结束了这次回忆。 这也是小皇帝童趣的结束,在隆庆六年,朱翊钧登基为帝后,自然再也没有过上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了。 出了乾清宫,魏广德缓缓迈步往内阁走去,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只不过,想到张居正刚死,对于长期把他当做依靠的万历皇帝,或许真的就只是回忆过往吧。 魏广德没有继续多想,不自觉也加快了脚步。 而在乾清宫里,刚才还满脸悲痛的万历皇帝已经擦了一把脸,尽把那悲痛表情抹去。 此时他盯着殿门,似是能看穿那道木门,看到外面的人物似的。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些许怀疑,毕竟时间太久,他也有些记不清了。 可有魏广德的话印证,万历皇帝最初的怀疑已然尽去。 魏师傅和张师傅那时候一个月就能去王府两三次,每次到后院都需要通传才能见到父王。 至于留在后院,除了魏师傅那会儿接到他,在府中前后院骑马,张师傅什么时候在后院逗留过。 这高拱实在可恶,死了居然还要编造谣言诬陷张师傅,还要毁了母后名誉。 万历皇帝此时再杀高拱几次的心都有了。 张鲸已经奏报了,厂卫开始出动,收缴市面上所有的《病榻遗言》,只不过那些已经买走的,抄录的,就实在没办法,总不能挨家挨户搜查收缴吧。 “张鲸这个狗奴才也是,差点误导朕。” 此时,万历皇帝嘴里小声骂道,他是恨张鲸那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差点就把他也糊弄了。 就王府当时的门禁,张居正怎么可能跑到王府后院做哪些污秽之事。 至于隆庆朝,那就更不可能,母后那时候已经入宫,张居正倒是可以自由进出乾清宫,但是去后宫,还是省省吧,根本就没那可能。 “难道是他故意的,想以此报复张师傅,借朕之手” 终于,万历皇帝想到了原由。 到这个时候,万历皇帝也不能确定那书册子到底是那些人所写,还是真由高拱所做。 魏广德早前分析过张居正改革的政策,把其中利益得失都给万历皇帝讲的明明白白。 士绅无疑是改革最终的受害者,他们要付出更多的钱财缴纳税银。 特别是考成法一出,官员如果想要晋升,无疑就必须逼着他们足额缴纳当期税银,否则就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而在此前,这些士绅给地方官送一些银子,往往就能拖欠大部分税银,等待皇帝恩旨减免赋税时,这笔欠税就一笔勾销了。 张居正得罪了多少士绅家族,简直无法细数,只能说天下士绅苦张久矣。 “那朕又该如何做,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呢.” 小皇帝嘴里喃喃低语,再次陷入沉思。 而魏广德,刚回到内阁,就看见值房门外站着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不是刘守有还能是谁。 “刘指挥,让你久等了。” 魏广德过去,很是和煦的说道。 “不敢,首辅大人是为国事操劳,末将等等也是应该的。” 刘守有急忙躬身道。 魏广德笑笑,随即对旁边侍立的芦布说道:“以后有大人到来,若我不在,也先请入房中休息,万不可让人在外面等,没个规矩。” “是,老爷,小的知道错了。” 芦布急忙躬身认错。 “刘大人,里面请。” 随即魏广德伸手虚引,带着刘守有进了值房。 等二人坐下,芦布送上茶水,魏广德才笑道:“今日是带来什么消息?” “下官差事儿又没办好,特来请罪。” 刘守有急忙站起身来,对魏广德说道。 “什么事儿没做好?” 魏广德狐疑道。 “大人让下官挑选好手去倭国刺杀羽柴秀吉,今日收到消息,刺杀任务失败。 现在,羽柴秀吉身边已经布置重兵保护,很难再下手刺杀,故来请罪。” 刘守有低头说道。 “失败了” 魏广德只是低声念叨一句,随即就无奈的摇摇头。 其实,但凡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大多有气运护体。 或许,这就是命。 至于织田信长被刺杀就死了,那只能说他没有统一倭国的命。 当然,其实这个说法很勉强,但是往往刺杀不死的人,最后都能成就一番大事儿。 “呵呵,失败就失败吧,也不是多大的事儿。” 旋即,魏广德就对刘守有笑道,“就算失败了,可他也在周边布置下重兵,可见他也意识到危险。 由此,他也不可能不考虑是谁下的手,只会对反对他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柴田胜家。” 刘守有急忙接话道。 “对,柴田胜家加以提防,而且说不定会因为怀疑而激怒对方。 不管怎么说,此事绝对不会那么容易结束,说不得两边很快就会开始较量,进而引发战争。 对了,你的人失手,不会暴露锦衣卫的存在吧?” 魏广德淡淡问道。 “首辅大人高见,今日送回情报里就有说道,秀吉怀疑是柴田胜家派出的刺客,也派人监视德川家等其他几家,现在那边关系也很微妙。 虽然手下人失手,但都逃了回来,没有被抓住首尾。” 刘守有急忙说道。 “那就好。” 魏广德点头说道:“下月兵部会召集将领,推演东征计划,依仗的,可都是你锦衣卫的情报。 到时候你也去兵部参加,看看是否有疏漏。” “是,谢首辅大人提携。” 刘守有急忙说道。 “你本就是朝中地位超然的武将,参加这种会议也是应该的。” 魏广德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话,不用站着。 “你对左渡进山,还有石见银山的情况了解多少?是否有禀报到宫里?” 魏广德开口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