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四爷夫妻互宠(卷)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一章 地狱级的副本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一百三十一章:地狱级的副本 领赏一应的物件都是提前备好的。 有皇帝的暗示,四阿哥若是没听懂,才是蠢的。 梁九功身姿挺立,声音不疾不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悟性天成,果敢忠毅,助捕获逆贼奸党,特赐金玉满堂祥云纹金镶玉如意一柄,年后准入户部,上朝行事,钦此!” “胤禛叩谢皇上圣恩!” 四阿哥躬身接过这柄象征着他被特赐上朝权柄的玉如意。 梁九功这才恢复了笑眯眯的模样:“恭喜四阿哥,奴才恭贺四阿哥生辰之喜。” 四阿哥:“梁公公,今儿个请务必留下,共饮一杯。” 梁九功看了一眼时辰,退了半步后:“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皇帝让他这般早就出发,这会儿回去,也不得空回报,自是得留下多看看才是。 由此,四阿哥的生日宴,愈发热闹。 皇帝偏爱太子和皇长子。 太子十三岁时,康熙便为其举行了盛大的出阁讲书典礼。 皇太子率满朝文武在保和殿前向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礼。 而皇长子是在十九岁时随扈参与战事,至此登上了朝堂。 这二位皇子的年岁不具备参考性。 但眼下,皇三子胤祉已经十七岁,仍未安排上朝议事。 四阿哥直接跳过了兄长,进了户部。 可见皇帝对其此次功劳确实是极为满意。 当下众人心思自是不一。 三阿哥夫妻俩的神情当下自然是难看极了。 胤祉听从太子吩咐,一大早就赶了过来,谁知道汗阿玛砸下来的旨意,让他凑进一看,直接塌到了自家头上。 四弟,不讲武德! 大阿哥晚来了一步,听到了消息,心想,什么逆贼居然是先落到了四弟的手中,他身为武将,都没这般运道。 不过参与的是刑部的事,却被扔到了户部里头历练。 这时候进户部,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大阿哥一笑,当即举杯:“四弟遇上这等好事,便由我这个做大哥的提上一杯,来,让我们共敬四弟,祝他生辰愉悦!” 四阿哥自是恭敬受了。 三阿哥脸色再难看,也很快收了。 倒是五阿哥的神情也不好说,四哥也太“勤快”了,天天去上书房不说,还这么快就能入朝干活,他再不努力,回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念叨他。 再往下的七阿哥倒是真心为四哥感到高兴。 其余弟弟,乍看,同样是笑容满面。 这时,太子到了。 四阿哥也顾不得再细细察看弟弟们,他的疑惑同样是在“户部”二字。 明明他展示的是抓人的能力,在外也一向以“公正严明”闻名。 胤禛很早就想明白,他性情寡淡,做汗阿玛手中一柄利剑,最为合适。 皇帝的母族佟佳氏如今也是皇四子的母族,系出同脉,胤禛愿做皇帝的孤臣。 怎么第一次上朝,却是让他进了最为“接地气”的户部。 是让他去得罪人的吗? 太子进来时候的神色,是难得的和蔼,他一把拉着四阿哥的手:“好事好事,四弟这是双喜临门,孤为你感到高兴。怎么样,户部这样管钱的好地方,还是孤去为你开的口,四弟可还满意?” 原来,谜底在这里。 若是其他时候,户部作为清朝的钱袋子自然是好去处,但眼下,国库里压根就没有钱。 就算一时有,很快也会挥霍到西北方去。 到那时,才真是四面露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若说刑部是作为新手村合适的难度,以皇子的身份进入刑部,正是熟悉律法、深入研究的好地方。 那户部则是地狱级的副本,便是后世的雍正大帝,几乎半生都在解决这一个基本问题。 太子这是想着,即便四阿哥露了头,又如何? 扔进了户部,四阿哥再有本事,要如何去填战争时候的无底洞? 到时候,也不过是泯然于众皇子之中,不足为惧。 太子是如何转过弯来,眼下也顾不得,四阿哥弯腰:“弟弟多谢太子信重。” 这时三阿哥也凑了上来。 太子一看他,立刻也笑:“三弟你别急,很快就会轮到你的。四弟这回是立了功,汗阿玛让他先进户部,也很正常。不过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是喜欢礼部还是吏部?” 这两个,一个是地位高的清水衙门,一个是扼住了所有官员喉咙的重要部门。 太子明显是借着四阿哥这回的赏赐,在收买人心。 三阿哥顿时笑道:“只要是太子哥哥的安排,弟弟都高兴。” 太子拍了拍三阿哥的肩膀。 至于五阿哥选择了立在原地,他这段时间自在快活,不是很想去上书房,也不是很想去站朝堂,只希望大家还没注意到他。 太子一来,今日原本属于四阿哥的主角光环,很快就被他夺了去。 便是大阿哥,也很满意太子这次的安排。 原本若是四阿哥进了刑部,他本来就是太子的人,也是对太子的助力。 谁知道太子自己不知道犯哪一门子的糊涂,将他塞进了户部。 大阿哥乐见其成。 至于一心忠于太子的三阿哥,若是真进了吏部,对大阿哥来说也不太妙。 大阿哥喝着酒,打定主意要想办法让三阿哥去礼部,他喜欢修书,礼部才是最适合他的。 连大阿哥都不跟太子别苗头,两人默契没有提起那还在努力长的稻种之争。 前院皇子们之间看起来十分和谐。 今日上门来的官员,起初一听四阿哥居然先行一步入了朝堂。 再看,实际上还是依附于太子。 局势并未改变。 说不定四阿哥的出头还是太子在后面帮的忙。 刑部有什么好的,官员们没犯事的话,都不用求到四阿哥跟前。 户部好啊,谁不得等着户部发银子,再不济,也要等户部借银子给他们啊? 再怎么看,还是太子这边有优势。 官员们探到了消息,便也安心吃着酒。 后院,听到消息的三福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