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四爷夫妻互宠(卷)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三章 康·第一捡漏·亲王杰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二百零三章:康·第一捡漏·亲王杰书 老将军浑厚的嗓音在御门前缓缓响起: “那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稻田。” “稻浪层层叠叠,黄绿相间,煞是好看。” “那日,臣嚼不烂随身干粮,正在等侍从煮汤。” “稻田边,有人在烤地里的作物,甚是喷香,味道和今日的竟有些相似。” “那人倒是大方,见臣在闲逛,送了一些烤物过来。臣见他是天残,说话也大方,这才接过。” “绝不是因为臣那时早已饥肠辘辘。” 皇帝哈哈大笑:“难不成,那是烤好的土豆?” “皇上猜得真准。正是土豆,还有红色的地瓜。” “臣拿人手短,正好和那人闲谈了几句。” “大概是地里的收成不错,他的心情很好,对他田庄上的主人大肆夸耀。说他们今年不止有好多土豆、地瓜和玉米可以吃。” “他的主子一来,就拿出了好多稻谷的良种,和往年冬天就空无一物不同,今年他们冬天的地差点都不够种。” “隔壁好多庄子上的佃农都想过来他们的庄子上干活。不过也有一些不长眼的,居然想离开。主子也不曾为难他们,想来他们现在一定很后悔。” 康亲王说到这里,才抬起头:“皇上,不知臣的这些话,能否跟您换一些土豆、地瓜回去?” “老臣这么大年纪,到底跟小辈伸手,不大好意思。” 皇帝听完,半晌笑不出来。 康亲王暗示的内容太多了。 这会儿他也只能接住话茬:“难道朕就不是皇兄的小辈了吗?” “不过难得皇兄跟朕开口,今日四阿哥府上拿来的高产作物,还没煮的都归康亲王所有。” “臣,多谢皇上厚赏!” 一些官员,暗暗扼腕,杰书不愧是大清康·第一捡漏·亲王。 居然能在这当口,抢下御门剩下的所有高产作物。 最早的爱新觉罗·杰书不过袭封多罗郡王。 谁知他的伯父巽亲王满达海被降爵为贝勒。 如此,礼亲王代善这顶世袭铁帽子由满达海之子常阿岱转由杰书承袭,改封康亲王。 这种天降世袭铁帽子的好事,都能被十四岁的杰书捡到。 半路捡一点高产作物和稻谷,有什么稀奇的? 还有一些听懂康亲王言外之意的官员,心下默默盘算。 难怪这么多年,手握兵权的康亲王能守住他头上这顶铁帽子。 连当年皇帝亲迎回归这样的誉极盛宠之后,康亲王都能保持头脑清醒,自污不守军纪,罚俸一年后全身而退。 太子、大阿哥和四阿哥三位皇子稻谷良种之争,他都能冲出来,抢下一口粮,走在了所有人的前头。 那,他们是跟,还是不跟? 索额图第一个站了出来:“康亲王不喜欢吃米便也就罢了,怎么能为了吃几个小小的土豆,毫无证据污蔑他人?” 正在起身的康亲王,迎着风,突然咳嗽起来。 原工部尚书和侍郎面面相觑,眼里的意思都是“你怎么没有拉住他?” 戴梓不顾高士奇疯狂使眼色,又朗声开口:“皇上,正如微臣只是将心中所感,当庭说出,不曾隐瞒、不曾撒谎。将军所言,其中内情,还望皇上明鉴。” 皇帝沉默不语。 便是还在吃着土豆的伊桑阿都有些想叹气,他明白皇帝此时心中的纠结,只好道:“皇上,今日若是没有一个结果,只怕……违背初心。” 皇帝的初心是希望皇子之间公平、良性竞争,将目光聚集在提高粮产这般正事之上。 若是包庇任何一方,确实背离初心。 此后,兄弟之争很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马齐,不,张玉书你去监督,让他们将三家的稻谷植株搬到御门前,让康亲王和诸臣都认一认。” 太子和大阿哥齐声反对:“汗阿玛!” “天下稻种之间本就类似。今日若您真的在这御门前辨认稻种,便是最终我们三家的稻种不同。” “流言蜚语一旦传开,只怕是天下人也会认为真的有人盗种。” “您当真要让儿臣背负如此中伤吗?” 伊桑阿能理解皇帝心中的恨铁不成钢,只是对四阿哥道:“四阿哥,您为何不反对?可是你对自己手中的稻种,十分有信心?” 四阿哥正视大学士炯炯有神的目光:“臣想,既有疑虑,若是不当众明示,私底下反而更令众人心生疑窦。” “至于信心,臣想,和两个哥哥一样,都是有的。” “不过臣的信心可能更来源于那位神秘人。毕竟他还要教给天下人制种的办法。” 赫舍里·格尔芬的佃农属于哪一家的都不知道。 纳兰揆方那位大街上的兜售者更是不知所踪。 唯有四阿哥这位神秘人,还在暗中观察。 加上康亲王这位铁帽子王的证词,只要心不盲眼不瞎的人大抵都能猜中真相。 太子和大阿哥的稻种,仓场衙门中的官吏有库存。 四阿哥家的稻种,先前派出去的太监既取了高产作物,又怎么会少了稻种植株? 甚至还从花房中搬出了几盆晚熟的植株。 张玉书对着皇帝行礼,示意全程都在他的监督之下。 皇帝开口:“”来,认认吧。” 后方的十四阿哥再次上蹦下跳,康熙:“十四,你又想做什么?” 十四阿哥:“汗阿玛,我们认得。我们去过四哥的花房。十二、十三,你们说,是不是?” 十阿哥先表示支持:“汗阿玛,儿子也去过。” 至于同样去过的九阿哥,看了看旁边都快把德妃瞪出一个洞来的宜妃,便按下了跳动的心。 康熙头疼摆了摆手。 几位阿哥在前方辨认的同时,张玉书带来了数位农学家,他们也在方才投红纸的案桌上,仔细甄别稻种。 康亲王第一个完成题目:“皇上,这些稻谷和臣当日在半路上看见的三种稻谷,十分相似。” “老臣的眼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