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巨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星星之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对于这些饱受压迫的底层百姓们而言,一席话犹如济世良药,让他们在这被腐蚀得满目疮痍的大明看到一丝微弱的光明。 “天下大同!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天下大同……” 此刻,人群如同打了鸡血,兴奋得齐声高呼。 “铛铛铛……” 铜锣再度敲响,场上随之安静。 众人表现胡昱甚是满意,高兴得振臂一呼道:“为了天下大同,诸君共勉!” …… 圣人提出天下大同概念,可从古至今天下大同过吗? 答案显而易见,没有。 天下大同,连胡昱本都不信。 大同概念,说到底就是胡昱拿来忽悠人的口号,与那‘闯王来了不纳粮"性质如出一辙。 不过,尽管胡昱自认为没能力让天下大同,但是一定会向着较好的方向去发展。 …… 胡昱将鱼儿镇更名为大同镇,大同镇下治上、下河两村。 说起来,将里甲制为村镇制,这已经是官府所不能容忍,已然不再简单的被定义为一方暴民作乱,而是实打实的造反。 其实吧,胡昱目前是不想改,奈何金手指逼良为娼,只有设立村镇制才能算是他管辖的地盘,如此才能获取到统御值。 刘家镇上大院,也被胡昱改为镇务院。 胡昱比较惜命,没敢用刘家人,全部换成麾下将士的家属,负责他的日常起居。 而原来的刘家奴仆,都被销毁卖身契,遣散回家中种地去了。 与此同时,胡昱开始下一步安排。 首先,是镇上的孤儿与两次解救来的人一道安置,准备寻一个契机将人全给带进空间,进行各地安置起来,帮他照料农场。 留下来的,只有他麾下四百多人的家属,家属其实只有百来人。 这几天他两头跑实在是累得够呛,要尽快解决农场内的牲畜照料问题。 更为紧要的,是地里粮食没多久就要开始收割,可不能烂在地里。 与此同时,胡昱着手准备武器。 农场中就有一座小型炼钢厂,仓库里就堆放着几千吨现成钢铁,材料倒是不缺。 胡昱也没别的想法,就是取出些让铁匠们帮着打造统一型号的长枪入装到军中,防备后面官府反扑。 至于热兵器,他一窍不通。 武器需要尽早入装,所以胡昱以一天十斤麦子的待遇,将各地匠人聚拢到一起,让他们负责长枪打造。 单是镇上匠人肯定不够,为此胡昱成立了武器作坊,又在各地招募五十人做学徒,跟着老师傅学习,学成后转正为正式匠人,从五斤小麦待遇提升到十斤。 花了两天时间,大同镇一切慢慢步入正轨,治下之民也开始为他缓慢的提供统御值,铁匠铺也开始打造军中需要的武器。 隔天,湾头村有人到访大同镇。 领头的是一青年,跟在他身后是他一家老小。 青年一路观察着大同镇的变化,也是感叹连连,镇上和路过的下河村与以前截然不同,完完全全就是一副获得新生的场景。 青年叫许承德,字奉文,隔壁湾头村人,有个秀才功名,其余人则是他家属。 许承德家里是自耕农家庭,因为他读书的缘故,家里已经一贫如洗,加之崇祯皇帝取消了秀才优免,只得寄身于主宗。 而致使他敢来反贼窝的原因,是昨日上午湾头村佃农暴动了。 几天前,湾头村最先收到消息鱼儿镇和上、下河两村有暴民作乱,杀了刘姓地主时,湾头村许老爷还幸灾乐祸。 盖因刘家人行事历来霸道,仗着人多势大,完全不把附近三个村的地主放眼里。 可他高兴没几天,湾头村佃农也暴动了。 原来许承德寄身主宗,还能看到一丝科举希望,结果上午佃农暴动,冲进主宗家里杀了主宗一脉,他仅存的希望随之破灭。 这几天,胡昱的事迹他也不是没听说过。 取消重赋、取消摊派、取消徭役、释放奴仆、分田分地、大同思想等等。 所以,大同思想早已在三个村子传开。 随着时间推移,只会是越传越远。 甚至,一些人都喊他专为苦命人做主的胡将军。 确实,在许承德看来,任何一项都属仁政,不是村里那帮分地分到自己人打得头破血流的乌合之众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许承德没有腐儒思想,他家就是自耕农家庭,家里还有十亩地,对于胡昱杀地主、分田地的举动,他没感到任何不适。并且,他本人也对地主阶层恨得牙痒痒,因为他家也属于地主阶层迫害下的受害者之一。 四年前,他家还有十八亩地,结果他爹突然病重不起,可他家中因他读书花光了钱财,无奈只得向主宗借了十两银子看病,人没治好,隔半年他家的地也少了八亩。 原本贪心的主宗可不只看中那五亩地,而是全部。然而就在主宗收走八亩地时的第二年,他乡试考上秀才,这才让主宗一脉止住贪念,给他家留了十亩地。 二十四岁考中秀才,虽然谈不上可圈可点,但对于主宗而言,变相也是一种投资,说不得他将来中了举呢?又或说,真是来运转,高中进士也说不清楚的。 对于地主、朝廷,许承德可谓是寒心得彻底,因为地主收他家地,朝廷取消了他的优待,对于贫寒士子这能不寒心? 如今主宗一脉死绝,眼见寄身主宗科举这一条路也行不通了,于是,许承德干脆心一横,直接跑到土匪窝谋求新的出路。 …… “主公,外面来了一个许秀才,请求见你。” 听了王二汇报,胡昱心说还有秀才找反贼头子的? 胡昱疑惑问道:“哪来的许秀才?” 王二道:“好像说是隔壁湾头村,还带了家人一起来的。” 秀才主动到访,胡昱觉得还是要重视些,何况是带着家小一起来,摆明是来投靠。 胡昱道:“随我去迎一下吧。” 胡昱亲自到大门口笑脸迎,可见重视程度。 如今他麾下就两个童生,其余全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文化人根本不足。 大门外,胡昱见到了穿着破旧棉衣的许秀才一家。 胡昱含笑抱拳道:“可是许秀才?” 看到反贼头子第一眼,许承德暗暗心惊,这反贼头子简直年轻得过分啊。 收敛心神,许承德作揖道:“许承德,字奉文,拜见大将军。” 听闻此言,胡昱哈哈一笑:“哪来的将军,这都是他们胡编乱造,奉文莫要当真。” 说完,胡昱作请道:“里面请。” 对于自己胡乱编的身份,胡昱哪会不清楚这小子早看得门清。 二人如挚友,并肩说笑而行。 聊着家长里短穿过回廊,胡昱突然问道:“不知奉文此行为何事而来?” 许承德停下脚步,作揖深拜道:“为天下大同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