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1995:从宰相刘罗锅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野心(二合一,求追读,求月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卧似一张弓” “站似一棵松” “不动不摇坐如钟” “走路一阵风......” 谢东下台不久,一身中式打扮的屠红岗登台演唱。 豪迈的《中国功夫》获得满堂彩。 这首歌,前段时间卖的很火。 老屠又来江家做过客,所以一家人对这首歌的关注点,更多放在舞台效果上。 “哇,《中国功夫》配上武术表演,好有冲击力啊!” “老屠唱的也好,气势恢宏!” “最该表扬的,不该是这首歌写得好吗?” “......” 《中国功夫》之后,是又一对黄金搭档带来的小品。 《宇宙体操选拔赛》。 陈佩斯和浓眉大眼的朱时茂时隔3年,再次登录央视春晚。 这个小品邀请了中国体操队六位世界冠军,组成李家军----李敬、李宁、李春阳、李小双、李大双和李小鹏。 把体育和小品结合在一起,“幽默体育”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很有创意。 令人意外的是,几位世界冠军演绎起小品,竟也有模有样,笑果不凡。 说起来,这对黄金搭档,明年演完《王爷与邮差》,就要告别央视舞台了。 个中原因,懂的都懂。 陈朱组合的退出,间接的成全了老赵。 今年老赵带来的小品是《红高粱模特队》。 小品中“猫在走直线”和“果树喷农药”情节不仅接地气,笑料还足。 即便江北看过很多次,依旧被逗笑了。 几首歌过后,来到黄红和巩汗林的小品《鞋钉》。 这部小品是本届春晚的一等奖。 之所以出彩,是因为剧本好。 值得一提的是,《鞋钉》这個小品的剧本是由黄宏和尚敬完成的。 就是那个《武林外传》,《炊事班故事》的导演兼编剧,尚敬。 跟别的小品先确定演员,后创作剧本不同。 《鞋钉》是先有剧本,后找的演员。 中间还有个小故事。 为了检验演出效果,央视春晚节目组在第一次审查节目时,一般会组织几百名观众现场观看。 轮到黄红时,主持人宣布:“下面请听小品《鞋钉》,由黄红读剧本!” 在观众席上一片愕然的表情中,黄红上场了。 老黄充分发挥了在曲艺队讲故事的特长,该铺垫的铺垫,该抖包袱的抖包袱,一会儿东北话,一会儿南方腔,没料到观众竞一次次报以鼓励的掌声。 最终《鞋钉》在没确定演员的情况下,幸运地通过了第一次审查。 后来,还是春晚导演袁德旺看过巩汗林与赵本衫对戏的小品《如此竞争》,觉得巩汗林是个有实力有潜力可挖的演技型喜剧演员,才向老黄推荐了...... 按照春晚的习惯,每个时间段都会有指向性很强的压轴节目。 小品之后,就是歌曲《春天的故事》。 音质纯净,音色甜美,融通俗民族和美声于一体。 “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这首歌通过电视机,瞬间传遍大江南北。 快临近零点的时候,刘天王终于闪亮登场。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 “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 《中国人》能被央视春晚选中,除了刘天王的流行因素加持,更多考虑的是大环境因素。 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时刻,一曲《中国人》可以说来得恰逢适宜。 正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中国人》拉近了亿万国人的心,凝聚了五千年民族血脉。 旋律响起来的时候,电视机前,无数国人热泪盈眶。 作为词曲作者,江北与有荣焉。 如果说《中国娃》是道开胃小菜,《中国功夫》是盘特色菜,那《中国人》就是压轴大菜! 有这三首歌打底,不敢说江北是“红歌”代表,说句爱国词曲人,很少有人会反对。 瞥了眼乐歪嘴的江北,老姐江楠再一次陷入深思。 这是不是李麟说的...打造人设契机? 江楠赶紧掏出小本本记下,她稍后要好好找李麟请教一番。 春晚节目是循序渐进的。 刘天王《中国人》之后,就是零点钟声前的群星大合唱《公元1997》。 这是一首为香江回归创作的歌曲,两岸三地9位一线歌星共同演绎,创造了春晚“同唱一首歌”的记录。 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刻,赵,倪两位主持人声情并茂的朗诵《BJ时间》。 这首诗歌描绘出祖国大江南北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和谐繁荣盛景。 这个时代的人有很深的爱国情怀。 江北清晰听到,赵忠祥深情的声音几近嘶哑。 倪萍甜美的嗓音里透出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对祖国美好的真心期望。 春晚到这里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最后的保留节目,依然是《难忘今宵》。 看完所有节目,江北竟毫无困意。 要不是科技还不发达,他都忍不住想发个朋友圈了。 ...... 睡得晚不代表起得晚。 江北一大早,就被老父亲叫醒。 该去拜年了。 老BJ人对拜年非常重视。 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 不论来多少拨人拜年,食盒里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因为江北还没结婚,除了老舅家,周边也没有太亲近的长辈,所以,免了给长辈的跪拜。 大年初一,更多的是串门式拜年。 到新朋好友邻里街坊家抱拳说一句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就算拜年了。 这种朴素的方式,倒也透着温情。 给亲朋好友邻里街坊拜完年,江北扭头扎进一家咖啡厅。 从国外回来的保罗,已经等候多时了。 这还是江北自从去年跟保罗签完代理合同后的第一次见面。 “保罗,好久不见。” “奥,江,你应该说新年好!” 身穿大红色长袍马褂的保罗,看上去比去年胖了不少。 江北刚走过去,保罗就来了个热情拥抱。 简单寒暄几句,开始进入正题。 “江,《yHeartillGoOn》的版权已经被卡梅隆买走,确定会出现在他的新电影《泰坦尼克号》中。” 保罗掏出笔记本开始一件事一件事的汇报。 “《IBelieveIFly》和《Sunnye》的销售进一步提升,保守估计,这两首歌会带来至少30万美金的收益。” 说完这两件事,保罗突然变得激动起来。 “江,你发给我的那两首新歌,已经有欧美歌手开始打听消息了。” “江,你是真正的天才,我从没想过你的创作速度和质量会这么高!” 保罗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毕竟,只要江北能持续输出,他就能跟着赚钱。 前段时间,江北把《Iantitthatay》和《……BabyOie》两首歌发了过去。 保罗用最快的速度进行了版权注册。 “江,按照你的吩咐,目前只做初步接触,这两首歌的质量很高,根本不愁卖。” 江北点点头。 后街男孩和小甜甜布莱妮的炸街神曲,自然不会差。 一年多的接触下来,江北对于保罗的工作态度,总体还是认可的。 今天约见保罗,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 “我让你打听成立电影发行公司的事情怎么样了?” “奥,no,江,我不得不再次劝你一句,在好莱坞做电影发行,简直是再糟糕不过的生意了。” 从江北开始提出这个设想,就得到保罗的强烈反对。 理由很充分。 好好地写歌卖版权不香吗? 干嘛要去做什么该死的电影发行? 那个鬼生意就是个销金窟。 好莱坞每个月不知道有多少电影发行公司要倒闭。 而且,江北还是华夏人,成立这样的公司只有一个后果,倒闭破产! 江北当然不会把真实目的告诉保罗。 作为拿钱办事的,保罗能做的只有服从。 保罗好一通抱怨,最后还是给江北带来一个好消息。 “好吧江,我知道我说服不了你。” “也多亏了好莱坞的发行公司倒闭速度快,所以,被我抄底买了一家。” “规模虽然不大,但能满足你需要的海外发行资质。” “资料我已经带来了,只要你签完字,就能合理拥有这家发行公司。” “不过,我对你聘请我做公司法人一事,坚决反对。” 保罗从兜里掏出一大堆文件。 江北的英语早已很熟练了。 看过所有文件,长舒一口气。 “干的漂亮保罗!” 江北开心的拍了拍保罗肩膀。 “你确定不想做这家电影发行公司的法人?” 保罗坚决的摇头:“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这笔生意简直愚蠢透顶!” “白白浪费了二十万美金!” “江,你是跟钱有仇吗?” 江北毫不在意保罗的抵制,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 “法人的薪资在原有基础上加两成,另外,我准备聘请两个身材爆炸的模特做法人秘书.....” 保罗表情一僵。 “好吧.....江,你成功说服了我。” 结束工作会谈。 江北做起了保罗的导游。 带着他好好感受了一番天朝浓重的过年氛围。 大年初三下午。 江北拎起精挑细选的礼物,来到中戏。 他要去给老师拜年,顺便确定一下心中那个想法。 职工家属楼。 江北熟练的按响门铃。 “胡班,李老师,新年好!” “是小江啊,快进来。” “还带什么东西啊,怪见外的!” 胡英喜滋滋的把江北让进门。 现在胡英是越看江北越顺眼。 尤其,江北的三首歌登上春晚舞台,让老胡大大的涨了回脸。 “晚上别走了,跟你李老师好好喝一杯。” “好嘞!” 江北也不作假。 他下午过来拜年,本就有蹭饭的打算。 胡英下厨抄了几道家常小菜,江北和李保田爷俩对饮互啄。 老李的儿子李玉作陪。 李玉参加中戏考试,三试时被刷了下来。 老李没给儿子找关系,两人正闹别扭呢。 这顿酒,倒让父子俩敞开心扉。 酒正酣,话题不可避免的聊到老李正在参演的新电影。 老谋子的《有话好好说》。 去年江北还曾去剧组探班,跟老谋子也算有过一面之缘。 说起这部电影,还有个小插曲。 去年老谋子筹拍时,投资商好奇问道:“怎么不找巩俐演女主?” 老谋子很尴尬:“我和巩俐分开了。” 投资商听到后,立马将2600万投资计划缩减到1000万,惹得老谋子一肚子气,索性直接跟那个投资商解约了。 正当老谋子一筹莫展之计,刚发了笔横财的张卫平主动凑上来。 “艺谋啊,你只要告诉我需要多少钱就行。” 老谋子很实在:“2600万。” 张卫平哈哈一笑,吹牛道:“我还想着要几个亿呢,区区2600万还不够我开一家公司的。” “电影我投了,这几天就打到你账户上。” 老谋子很感激。 很快张卫平就成立了新画面影视公司,绑定老谋子正式进入影视圈。 老谋子是搞艺术的,不太懂商业操作。 索性直接把《有话好好说》的电影制作,发行,宣传一系列工作都交给新画面。 可惜张卫平也是门外汉。 江北清楚的记得,这部电影上映后创下4600票房,扣除电影的佣金和其它开支,收益仅为1600万。 张卫平的第一次电影试水,亏到奶奶家了。 之所以会赔,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张卫平搞不定海外发行。 新成立的新画面吃独食,根本就没能力在海外市场上映。 仅靠97年的国内市场,想盈利很难。 即便后来卖出了一些录像带,也难弥补亏空。 根据后世记忆,江北知道这部《有话好好说》预计会在5月中旬上映。 这次过来,江北就是打探下,看看能不能拿下海外发行。 猛一看,江北是在异想天开。 细细一琢磨,也不一定没机会。 第一个原因,吃独食的新画面,坐实了没有海外发行能力。 老谋子这部转型之作,因为没有巩俐出演,并不被业内人看好。 这就给了江北入手的机会。 第二个原因,江北委托保罗拿下的海外发行公司,目的之一就是方便帮国产电影走出国门。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只要江北不说,谁知道那家海外发行公司姓江? 搂草打兔子,只要代价不高,拿下《有话好好说》的海外发行,就是咬咬牙的事儿。 关于成立海外发行公司,江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重活一世,除了捞钱泡妞,他还想做点不一样的。 矫情也好,执念也罢。 如果能更早的把华语影视推向世界,未尝不可? 纵观历史,世界影坛很长一段时间对华语电影的印象,始终停留在落后,农村,文艺片上。 这很不好。 即便失败了也没什么。 无非赔点钱! 这个小心思,在江北开始薅好莱坞羊毛时就有了。 最后一个原因。 用后世眼光来看,《有话好好说》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 如果是在冯裤子的《甲方乙方》之后上映。 有老谋子和大批明星脸加持的《有话好好说》,也许能以“轻松喜剧片”的幌子获得不俗票房。 不知觉间。 一股叫做野心的冲动,在江北心中肆意生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