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5章 离职率增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家今天出来逛大多穿得就是华裳的衣服,这个券瞧着折扣也不多,毕竟不是钱就收下了。 今天来的人太多,大部分都是杨风从来没有打过交道的。 回去的路上讨论起来才知道这个券有多么好使。 拿着华裳的九折券不仅能省钱,还总能得到好东西。 卖一块钱一个的昂贵发圈或者是衬衫领之类的赠礼。 上面写着一张券能用五次,其实只要你五次没有用完,什么时候拿着券进去都能请店员帮你梳头发,盘发编发,店员都会。 付纪宇夫人和几个女士知道是因为她们合伙买过东西。 拿到九折券第一次去逛的时候,付纪宇夫人就被店员告知,您可以多买几件衣服,更划算。 比如说一次买两百的东西,就可以省二十,五次就可以省一百。 她还纳闷老板知道她这样做吗? 店员说这就是老板让她们提醒的,不过要是有人能合伙买就好了,一个人没必要买这么多衣服。 那一次她买了全家人的衣服,凑够了两百。 后来都是带着邻居一起去的,给人家省个几块钱也是心意么。 她们年轻的时候也都是苦过来的,就算有爱美的,手艺也就那样,都多大年纪了还被小姑娘打扮了一番。 打扮的时候不怎么好意思,回去了却舍不得拆。 一来二去的就更喜欢去店里逛了。 这事儿一说,大家就对杨风印象更好了。 看来十块钱的风筝成本是真的高。 这事儿暂且就这样,后续还要去诸多部门确定与会单位。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又过了两个礼拜。 向左的老师找到杨风。 跟她说向左就是太能吃苦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凭她的知识储备,只要报名了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杨风一看,短短两个礼拜向左就把自己熬瘦了。 于是杨风周末就把向左从学校拎出来。 做一些助理工作。 周五晚上杨风会告诉向左自己周末的安排,然后交给向左去协调时间。 刚开始向左发现小姑也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忙。 等她像个陀螺一样跑起来才发现简单的事情背后需要确定这么多信息。 在她看来很难的事情,杨风总有一些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解决。 她一到周末就往隔壁学校去,不知道怎么就被人打听出来了,说她的姑父是韩境元教授。 往向左身边凑的人突然就变多了。 拐弯抹角想打听的有,说酸话的也有,阿谀奉承的也有。 但向左跟杨风一起见得人多了,被逼着说话的次数也多了,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交际竟然没有多害怕。 看一个人茁壮成长是令人愉悦的。 杨风是很看好向左的。 原生家庭给了她不幸福的童年和无法根除的自卑,但也给了她远超常人的忍耐力和决心。 在学业水平的精益上,这些品质远比其他重要。 自信是可以伪装的,但努力和头脑不行,后者是武器,前者是剑穗。 所以杨风总是以鼓励为主,并教她一些能让自己看起来变得更好的小技巧。 比如说模仿一位好老师讲课的腔调,比如说提前背诵好发言时的文稿,当对自己所要讲的文稿非常熟悉的时候,开口就没有难。 不知不觉,韩境元也走了有两个月了。 消息传达困难,杨风也不知道那边进度如何。 倒是她这边出现了不大不小的一个问题。 临近年前,公司人员流失率增加了不少。 十月十一月加起来共有十二人离职。 这要是在十几年后杨风都不会太在意,可这是视工作为命的年代,有一份工作那是拼尽全力都要保住的。 很快这十二人的资料和离职原因就出现在杨风办公桌上了。 她一一找这些人的领导谈话。 好消息是核心技术人才没有离职的。 坏消息是离职的人中有三人是姑嫂,分别凑齐了销售,车工和裁剪。 目的不言而喻。 杨风没有因为这件事大动干戈。 她只是让人通知下去,十二月月初,会有第一批宿舍分配的名单公布。 虽然暂时是六人间和四人间,但房间的装修全都是上床下桌,隐私性还是有的。 到明年新工厂竣工前,全工厂的人都进行一次考评。 以后每个季度都可以自己申请考评,以提职加薪。 搬进新工厂时,全员都可申请分配宿舍。 各个组长和人事都因为这件事忙疯了。 另外杨风找财务和市场还有仓库的人共同核算了库存。 计划尚衣在元旦,和过年前后十五天,也就是一个月搞年终折扣月。 所有往年过季的服装一律九折。 技术人员出走另起炉灶是常有的事。 杨风也不觉得自己培养一场,人家学到技术就走了有多难接受。 只要不跳出来跟她打擂台,她就无所谓。 而最初招人的理念就是让没有生存技能的妇女们有一技之长。 她不会因为公司体量的变化而违背初衷。 这两年风气是一天比一天好,西单门口摆摊的都成群结队了。 有路子有胆识的,一年下来当个万元户不是问题。 这姑嫂三人若是能合作愉快的话,开个店,十万也能挣。 其他人去给人家当个裁缝也能挣不少钱。 厂里现在是给不了这么好的待遇的。 像走了这些中部技术工,不算其他的待遇,光钱,销售最多能拿到两千多块钱,工人是一千多。 因为除了工资还有团队奖金,年终奖等等。 三个人创业能成功的话,那就是翻倍再翻倍了。 她之所以不担心大多数人眼红,也是因为平台的缘故。 平台大了,接触到的人也就不同了,眼界也不一样。 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魄力去创业的,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稳定的提升。 很多真正热爱做衣服的,还是会希望自己能留在一个好的环境里。 像白芷和焦小花母亲那样有出众手艺的,仍然对定制服装的团队归属感很强。 这就是因为她们在这种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团队里才能得到提升。 杨风的核心团队才是技能样样精通的。 中部和底部的工人受天赋限制,都是只学一样,重复工作,直到精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