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我傻柱捡到禽满剧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5章 帮易中海洗衣服的贾张氏挨打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四合院内。 有不锁门的传统,这是易中海当管事一大爷的时候,提倡的事情。说是为了彰显四合院街坊们的道德,什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有些人没听,比如傻柱,就把易中海不锁门的提倡当成了放屁,该锁门锁门。 易中海因为不锁门的倡议是他提出来的,要以身作则,他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硬着头皮做不锁门的勾当。 贾张氏知道易家没锁门,根本没费什么力气,轻轻的推了推门,便迈步走了进去,环视着易中海家里的那些家具布置。 越看越是喜欢。 之前就是师徒关系,这些事情她也就想想。 伴随着秦淮茹与易中海父女关系的落实,贾家跟易家的关系从师徒一跃升级成了男女亲家关系。 老话说的好。 亲家亲家,有亲才能有家。 之前不敢想的那些事情,现在统统都可以想想了。 谁让秦淮茹是易中海的闺女,棒梗、小铛、槐花他们要管易中海叫一声姥爷,就冲这声姥爷,易中海也得将家产留给贾家。 看在易中海家产的份上,重男轻女的贾张氏,难得的觉得小铛和槐花也顺眼了几分。 果真是大房子,看着比贾家的房子还大一点,隔壁还有一个小的隔间。 这房子,就应该贾家人来住。 越看越是希罕的贾张氏,目光所及之处,突然有些皱眉,脸上的表情泛起了几分吃屎的难看。 心道了一句。 家里没有一个女人,还真的不像那么一回事。 一大妈这才死了几天天,易中海家里便成了垃圾堆,床上堆放着易中海换下来没洗的旧衣服,床下还有烂鞋,昨天晚上吃完饭的锅碗瓢盆都在水里泡着,一点没洗。 贾张氏摇了摇头,挽起了袖子,做起了洗碗收拾屋子的事情。 不一会儿的时间。 屋内便传出来噼里啪啦的声音,让那些汇集在中院暂时还没有离开的街坊们,全都错愕了几分。 有些人抬头看了看天。 太阳好像并没有从西面升了上来。 所以贾张氏跑到易中海家帮易中海收拾屋子的行为,根本没有解释的可能性,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都觉得贾张氏吃错了药。 贾张氏什么人,街坊们都知道,四合院内赫赫有名的好吃懒做的主,一天到晚拿做鞋的事情说事,逼得秦淮茹忙活完厂子里面的事情,还得忙活家里的事情,活脱脱一个受气包的小丫头。 这么一个好吃懒做的混蛋,却跑到易中海家帮忙收拾屋子,在联想到之前贾张氏主动提出照顾聋老太太一日三餐及生活起居的事情,大家都把事情往这个诡异的方面考虑,认为贾张氏见一大妈死了,见易中海成了光棍,心里泛起了改嫁的想法,想着嫁给易中海,要不然眼前主动帮易中海收拾屋子的行为根本解释不清楚。 好家伙。 贾家两个寡妇,贾张氏一个,秦淮茹一个,结果贾张氏先动心了,反倒是秦淮茹要一门心思的替贾东旭守寡。 太狗血了。 也有人觉得不可能,比如三大妈,身为闫阜贵的媳妇,一眼看到了事情的本质,觉得贾张氏主动帮易中海收拾屋子的出发点,可不是为了嫁给易中海,而是冲着易中海家的那些家业去的。 易中海死了,存款归了贾家,工作归了贾家,房子归了贾家。 真正的一本万利的事情。 可惜啊。 他们家没娶一个名字叫做秦淮茹的儿媳妇,要不然易中海家的家业都是他们闫家的。 瞅了瞅推开易家大门,将易家当成贾家在收拾的贾张氏,心里泛起了几分羡慕,扭身便离开。 刚转过身,就看到好几个乡下后生涌入了他们四合院。 为什么这么笃定对方是乡下后生。 因为三大妈看到了对方的穿着,脚上穿着麻鞋,身上的衣服,不合身不说,还布满了补丁,脑袋上带着褪色的帽子。 城内的后生们,脚上的鞋通常都是绿色胶鞋,衣服虽然也打了补丁,但是没有那种尘土飞扬。 更加显眼的一点,是肤色,城内的小伙子们肤色更加白皙一点,乡下的小伙子们因为劳作的缘故,肤色更加趋向于小麦肤色。 十多个后生,就这么闯入了四合院。 瞧他们的脸色,分明就是来者不善。 今天早晨,四合院内发生了大光头带着人来找易中海算账的事情,街坊们看到这番状态,心里的第一反应,易中海该不是又闯了大祸吧,否则四合院内不应该来这么多的人,脑洞大开的想象,想象易中海到底又犯了什么事情。 也是怪。 自从贾东旭出事。 被无数人称颂的好人易中海,一下子变成了臭狗屎。 一年多的时间。 围绕易中海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想着这是易中海的事情,跟街坊们没有关系,哗啦一声的让开了一条通道,将易中海家的路让了出来。 贾张氏已经将易中海家的家业看成了自家的产业,所以这帽子,也得贾张氏来扛。 就在街坊们打定了看戏心思的时候,领头的男人,朝着距离他最近的三大妈发问了一句。 “这位大姐,我问一下,这是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不?也有人将它叫做红星四合院。” “没错,这就是红星四合院。” “再麻烦问您一下,易中海家是哪家?” 本就持着看戏心态的街坊们。 一听对方这般问话,心里的底气一下子足了。 还真如她们想象的那样,人家是找易中海的麻烦。 找易中海麻烦的人对上了在易中海家里帮忙收拾的贾张氏,事情可就闹大了呀。 也不担心贾张氏或者易中海找他们的麻烦,朝着斜对面屋门大开的易中海家指了指,好心道:“同志,那就是易中海家,易中海现在在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