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综武:自囚藏经阁十载,出世即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凑热闹,何为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师弟,不如你也去凑凑这个热闹?” 虚仁开口邀请,想带赢启也去看看这场论道。看書菈 毕竟此次论道意义非凡,是同为佛门势力的两禅寺佛子主动上门讨教,带着些许踢馆的意思。 如今整个少林寺,几乎都可以说是铆足了劲准备让对方尝尝厉害。 寺内几乎所有僧人都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各个院堂都派出了最杰出的弟子,准备给予对方强有力的回应,欲要让世人知道少林寺确实衰弱不如曾经。 可也不是谁都能来踩两脚的存在。 “不了,师兄去便可。” 赢启笑着婉拒了对方,并没有去凑这个热闹的想法,而且就算要凑热闹也不会去现场。 毕竟大雄宝殿外的习武场就那么大。 现场人那么多,多半会是人挤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前不久将《易筋经》修炼至圆满无缺之境后,所觉醒的又一佛门神通。 即天眼通。 它是佛门六大神通之一,顾名思义便是开佛门天眼,可观四海八荒,洞悉世间真理,传闻将其修炼到极致,可洞观大千世界。 并且这还是最浅显的作用。 它的能耐要超乎想象,并没有这么简单。 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等苦乐之相,又能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具足十二因缘智慧者,无有障碍等等。 而在他拒绝之后。 虚仁等人也没有再坚持,而是飞速朝着练武场干去,生怕动作慢了到时候就抢不到好位置。 赢启则缓缓走出藏经阁,静静感受着寺内流淌的威风,双手微微合十,将目光看向大雄宝殿方向的天空。 那里异常喧闹。 寺内僧人都在朝着那边汇聚而去。 他听着远方的喧哗,周身禅意涌动。 如一尊真佛临尘,周身气息越发平和、宁静、安详。 “虽然修行被打断了,可多多少少已有成效。” “不破金身法相心诀已正式修炼至第一层,虽然只是开始,可这门功法的确超乎想象,已不是武学可以囊括的存在。” 赢启轻声呢喃着,细细体会这道法门修炼到第一层所带来的变化。 尽管只是第一层。 不过是这道法门的起始而已。 可他能够察觉自身有不小变化,肉身仿佛再度升华一般,体表淡淡金辉越发凝实,辅以玲珑佛体,几乎已经形成佛门金身的雏形。 “想来待金身法相心诀步入更高层次之后,便是得大金刚之本真的两禅寺李当心,在肉身方面也将逊色于我。” 赢启脸上带笑,对于这段时间的收获和提升十分满意。 可惜的是。 他找不到合适的对手印证自身修行。 如今能够印证他修行的,至少也得是陆地神仙那个层次的强者才行。 在这个层次之下的武道高手几乎不可能是他的一合之敌,无法验证他如今的实力几何。 “修行讲究劳逸结合,今日就放一放,且来凑个热闹吧!” 赢启轻笑一声席地盘腿而坐,对那吴南北也颇为好奇。 因为对方怎么说也是李当心唯一的弟子。 并且天赋过人,有佛子之称。 尽管他对少林寺的归属感并不强。 可少林寺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帮助了他不少。 并且他后续,也确实一直都在少林寺中修行,扫地僧也曾帮了自己些许,并且请求自己照看一番藏经阁。 如今对方上门主动提出坐而论道之事,自然也得关注关注。 “天眼通,开!” 赢启神情平静,体内澎湃如江海一般的内力真气在不停涌动,这纯化到极致的力量甚至已经不能称之为内力真气,而是更加强大的存在。 他全力运转天眼通,也是第一次使用这门神通。 但效果却是好得惊人。 眉心之间绽放着光芒,隐隐有第三只眼猛地睁开,可望穿天地,观四海八荒之景! 当然,这第三只眼并非是真实的眼。 而是“法眼”。 此时此刻。 他静谧的盘坐在藏经阁外,运转神通之术天眼通,坐看风云,居高临下俯视着大雄宝殿外所发生的一切…… 大雄宝殿外。 吴南北一席白色僧衣,脸上稚气未消,却已有庄严宝相,无愧于佛子之名,的确是实至名归,已有圣僧风范。 哪怕一人来到此处,面对少林寺诸多高僧,也始终不曾畏惧。 反而十分期待接下来的挑战。 因为他曾听自家师尊说过,这少林寺虽然表面看上去衰弱了,可实际上底蕴深厚,并且这一代出了一位不弱于他的年轻僧人。 而他在两禅寺中的年轻一代,已是佛法称尊。 想要再往前走,自然需要更大的挑战。 所以他才会来到此处。 “南北小师傅,我乃少林寺证道院弟子虚慧,今日这文论便由我来与你一较长短。” 话落间。 一出自证道院的年轻弟子走出,面容清秀瘦弱,眸中却颇有慧光,并且对自身很自信。 他不修武道,却钻研了不知多少佛家经典。 本身佛学深厚,得到寺内诸多前辈的肯定,未来几乎会是证道院的传承者。 哪怕面对的乃是两禅寺中有着佛子之称的吴南北,也是丝毫不惧,甚至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来者是客,还请南北小师傅出题。” 虚慧有恃无恐,摆出一个请的动作,却让在场诸多少林寺高僧不由暗自点头,认为这才彰显出了他们一方佛门大势力的气度与不凡。 “好,既然虚慧师兄开口,小僧就却之不恭了。” “敢问师兄,何为佛?” 吴南北微微双手合十面带笑意,并没有玩推辞那一套,而是直接出题,并且给出了一个最为广泛的题目。 何为佛? 这在佛门之中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一个问题。 许多大大小小的经文之中都有阐述,见解繁多,几乎随便一扯就能扯出好几句甚至好几十句的回答。 虚慧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 不由微微咧嘴一笑,眸中满是自信的模样,目光看向吴南北时也难免带上几分轻蔑。 本以为对方有多么厉害。 如今看来,不过都只是虚名而已,竟提出如此浅显的题目。 须知他阅览不知多少佛门经文,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答案? 于是。 虚慧当下便开口说道: “佛者,觉也。” “佛是觉悟的人,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凡觉悟者人人皆可成佛,而未觉悟仍沉沦于苦海之中的众生,则是尚未觉悟的佛陀。” “同时,佛也如院中古井,时时照之,自省我心。” “又如庭前大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