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过去年代:从上门女婿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闷声发大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秦天保将马车归还到叶扶摇手中。 返回了秦家村,进入自家的四合院内。 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稀烂的土坯,烂瓦、断梁、树枝、落叶遍地,疮痍满目。 昨天晚上的狂风暴雨,连续强降雨,导致两间土坯房下部受湿,墙体以及房子完全垮塌了。 心有余悸!这要是睡在土坯房,不死也够呛了。 苍天保佑;幸亏昨晚跑出去了,还叉鱼挣了钱! ……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秦天保到了集市上,请来了施工队,都是能工巧匠。 首先是石匠从附近山上开凿出一块块石块,强壮劳动力运输到四合院内,做房子的垫基石。 秦天保采购了木料、房瓦,芦席,铁钉等等。 能工巧匠结合剩下的原材料,很快重新搭建成了一间屋,一间厨房。 木工砍伐了庭院中间梧桐树,做成了家具。 用一根根木棍包裹上稻草,固定成天花板。 泥瓦工用泥巴粉刷填平,针对四面墙壁,用白石灰粉刷一新,然后针对天花也用白石灰粉刷一新。 利用山上的石材,在庭院角落里堆砌一座假山,砌了一个露天的大水池,摊铺一条青石板的道路。 油漆工登场。 对所有的家具、门窗刷上油漆。 …… 秦天保在庭院里,栽上三棵石榴树。 在四合院内,清除了丛生的杂草,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开恳出蔬菜基地,播种下多种多样的蔬菜种子。 “我要开花!” “我要发芽!” “我要春风带雨的哗啦啦——” “……” 播种下的青菜籽,生根发芽,一天一个样。 过了几天,鲜嫩小青菜就放在餐桌上了,尝一尝,仿佛还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 三百八十元。 可以办许多事,怎么也花不完。 凭票供应的年代,什么都需要供应票。 集贸市场,就有人私下里交易各种各样的票,一言蔽之,还是有钱好办事。 为了方便出行,利用剩余的钱,来到集贸市场,从小贩子手中购买一张自行车供应票,购买了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 通过上一次的财富获得,搞鱼上了瘾。 钓鱼;现代人,人人都知道,选择好渔具。 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需要不同的钓具,包括钓竿、钓饵、钓线、钩子、鱼漂等等。 可市面上没有的卖。 一切都要自力更生,动手制作。 想得到一根钓鱼竿,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事情。 这一切,都难不倒他,重生前,他曾经是一名军人,经常参加过野外生存训练,动手能力还是有的。 他来到深山老林中。 寻找到一片竹林,挑选三根挺直的竹子。 用砍刀砍下简单修理一下,拿回家,用火热烘调整,固定成型,定型以后,三根不同尺寸的钓鱼竿就制作好了。 购买了不同大小的针,用火对其加热,用老虎钳对其弯曲,再进行淬火工艺,一个个钩子就做好了。 鱼漂,这个就太好解决了,天上的飞鸟,地上家禽鸡鸭毛,随便弄几个。 用土办法。 制作了小滑轮自动收放线器。 制作了一个1.2米左右的抄网。 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挖上蚯蚓饵料。 在厨房里,又拿了一些玉米棒,戴上草帽,拎着木桶,骑上二八大杠自行车出了四合院。 他来到大青湖。 挑选了一棵杨柳下,安顿下来。 水面发现大面积的大小不一的气泡,判断很可能是青鱼的鱼群,找到青鱼的老窝很重要,找准位置下竿施钓。 打完窝子以后,使用新鲜的嫩玉米粒挂钩。 保持补窝频率,耐得住寂寞,耐心等待发窝时间。 打量着对面的湖面上。 一阵清风吹过,粉粉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争相摇曳着,一只小蜻蜓立在荷花上,悠然自得的样子。 几只野鸭躲在荷叶下嬉戏,游来游去,发出“嘎咕、嘎咕。”的叫声。 湖面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大部分都开放了,荷花的花蕊像一个窝窝头,极个别的还在含苞欲放,离岸边远一点地方还有大大小小莲蓬。 莲蓬全身上下都是宝,在秦天保眼睛里,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是挣钱的经济来源。 …… 半个小时后。 鱼漂直接下沉。 秦天保迅速起竿。 一条七八斤重的青鱼,被抄了上来。 紧接着又是一条青鱼,连竿六七条。 白鲢一条,小一些五六斤。 又来了,又是一条白鲢。 花鲢来了,动作很大,来了就是一猛口。 …… “咔嚓!” 卧槽,爆竿了! 这是一条青鱼,恐怕在二十多斤左右吧? 窝子里鱼有的是。 一看技术,二看鱼具过不过硬了。 …… 秦天保有着优秀的水性。 潜入水中,采摘了一些莲藕、莲蓬。 连同一条条鱼,放入蛇皮袋,悄悄地满载而归。 他深深地知道;财不外露的道理,只能闷声发财。 第二天清晨。 他将鱼、莲藕、莲子分别打包。 架上二八大杠自行车,来到了集贸市场。 今天是赶大集日。 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些农户,把自己家多余的土特产,拿到大集上去卖,换点零钱,维持日常开支花销。 像自己家养的鸡、鸭、鹅、攒下的鸡蛋、种的蔬菜,各种日常需要扁担,菜蓝等等。 所有一切交易,都不用交税。 秦天保坚持一个处世原则——闷声发财。 依然如故,把所有的鱼,悄悄地批发给了鱼贩子,将莲藕、莲子批发给了蔬菜贩子,推着自行车到处溜达,了解市场。 …… 地方规定;一户一年可养一两头猪,每头一百来斤。 生猪统购统销,不可私宰,必须运到食品站宰杀,七成归国家。包括猪头猪骨下水,按牌价,每斤0.82元,三成归养猪户,可以卖,或者自家吃。 一头猪可换来成百元,最多一百多元。 秦天保果断选择放弃。 鸡鸭也不准多养。 只能养几只鸡,几只鸭。 话说回来,粮食少,养不了多少。 他从集贸市场上,购买了几只鸡苗,几只鸭苗,圈养在家里。 …… 一段时间下来。 他仅仅依靠钓鱼,就挣得盆满钵满。 他站在庭院内。 望着勤奋劳动的成果。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菜园里,韭菜吐芽,菠菜努嘴,黄瓜秧分叶,豆角苗破土,畦畦朝气勃勃。 …… 他家四合院小菜园美极了! 茂盛鲜嫩的蔬菜把耕地遮得严严实实,流着水茵茵的绿色,青菜、卷心菜,韭菜、菠菜,都给露水洗得油光崭亮。 辣椒青翠欲滴,茄子紫得发亮。 韭菜鲜灵灵的,西红柿打着嘟噜,黄瓜绿得要滴下来。 靠南墙根种了半圈南瓜,一棵棵像绿色的龙蛇,蔓儿自在地顺着木棍爬到墙上,向墙外伸头探脑。 …… 他开始着庭院的惬意生活。 想吃什么种什么,每天在庭院里,播种,除草、施肥、采摘,吃的都是原汁原味,小时候的味道。 在庭院里怎么待都不烦。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