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在江东做股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章 回到丹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可是他为什么要帮咱们呢?” 陆儁百思不得其解,一旦陆康架空许贡,将刘繇迎至吴县,陆家势必能够再上一个台阶,将其他三族牢牢压在身下。 对于孙策来讲,本来等同于不设防的吴郡,瞬间就变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怎么看都不赚呐。 “唉,那是你看得还不够深。” 陆康长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儿子还需多加历练才行。 如此大才,居然不能为朝廷效力,而是在孙策身边助纣为虐,当真是可惜。 不过议儿能跟在此人身边学习,倒也算得上是件好事。 “他胃口大得很呐,他不光想要吴郡,他是想要整个江东! 孙郎此役,拿下丹阳一郡已是极限,若是再攻吴郡,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他不想吴郡,或者说整个江东落入袁术的手中,所以不如放到我们的手上。 在他看来,吴郡只是暂放存放在咱们的手上罢了。 等到他羽翼丰满之时,势必还会有一场大战的。” 只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云的打算究竟能不能如愿,谁也不知道,但是陆康绝对不会让孙策这么容易就得逞了的。 当初在舒县,陆康知道自己败的不冤,但终归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如今坐镇主场,陆康倒想看看,孙策究竟就有几分本领,能不能亲自从自己的手中拿走吴郡。 三天后的再次相会,没人知道张云和陆康究竟谈了些什么,只是这江东的天,要变一变了。 回去的路上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倒是陆议这小子,没有被他的爷爷强留下来,而是继续让他跟在张云身边。 一路上,闲着没事的张云将自己和陆康的谈话全都说与了陆议,权当是教学了。 得知了这一切的陆议大受震撼,三观再次收到了冲击,第一次知道仗原来还能这么打的。 在一时刻,张云在陆议心目中的地位如同火箭般直线上升,将周瑜和孙策甩得远远的,连张云尾灯都看不见。 周瑜和孙策教的东西不一样,但又是同一种东西,那就是怎么样去打仗,怎么去赢。 而张云教的是为什么要去打仗,这场仗代表了什么,通过这场仗又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有时候战争赢了,实际上却输了,有时候战争输了,但背地里却赢麻了。 陆议将这两句话牢牢的记在心底, 宛陵。 在张云前往吴县期间,周瑜已经被袁术征辟至寿春,估计一时半会是出不来了。 至于现在宛陵的主人,孙策自然的当仁不让。 “这太守的印绶感觉也一般啊。” 孙策手里把玩着丹阳太守的印绶,脸上得意的笑容怎么也掩藏不住。 “你就显摆吧你。” 周瑜被袁术征辟至寿春之时,孙策的任命也下来了。 “嘿嘿。” 如果装逼不在朋友面前,那将毫无意义。 “对了。”在张云面前显摆完了的孙策心满意足,这才想起正事,“这是子昂你的。” 张云接过孙策扔过来的文书打开一看。 得,自己也升官了。 “我的好郡丞,走,我带你见几个人。”孙策一把揽住张云。 “见谁?” “到了你就知道了。”孙策嘿嘿一笑,卖了个关子。 两人来到城外的军营之中,一路上张云也对这段时间丹阳郡发生的变化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在攻下江乘后,南边的故鄣、于潜、歙县也纷纷上书表示臣服,愿意接受孙策的统治。 至此,丹阳郡一十七县全部落入孙策的手中。 而失去了粮草补给的丹阳水军,无奈之下也只能选择投降孙策,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一回生两回熟嘛。 大江对岸的吴景和孙贲二人,也在袁术的一纸令下,归到了孙策麾下。 袁术的原话是“让吴景这个废物跟着自家侄子好好学一学!” 吴景的到来,程普等人自然是喜不自胜,老战友的重逢总是开心的。 对于吴景的安排,孙策大手一挥,将丹阳水军划至吴景麾下。 反正这支水军也是吴景练出来的,交给自家舅舅统领孙策也放心。 而攻伐丹阳途中收纳的降卒,包括吴景孙贲麾下率领的这支偏军。 孙策坚决贯彻张云的理念,全部扔到了陵阳的新兵营中。 这一点上孙策一点面子都没给自家舅舅留,丹阳郡,或者说是江东集团,不允许有私兵的存在,至少目前是这样。 如今的丹阳郡,除去六千水军和两千骑兵,可战之兵尤其是在攻石城时损失了不少,两万出征的士卒只剩下了一万三千人左右。 而陵阳的新兵营则是爆满的状态,不得已只能进行扩建。 丹阳的降卒拢共一万七千人,将其中的老弱病残剔去后,还剩下差不多一万人,加上舒县的六千降卒,拢共有一万六千人需要进行改造。 而吴景孙贲率领的这支偏军,人数大约在五千左右。 也就是说,足足有两万出头的士卒窝在陵阳,这还没算上新晋升的山越人。 这也是为什么张云要让孙策踩下刹车的原因之一。 若是攻伐吴郡,势必需要将这些降卒吸纳至军中,那整个军队的成分就复杂了。 等打完吴郡再清洗,那麻烦可就大了。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底子大了什么样的人也都会冒出来,军中存在各种山头这种事是无法避免的。 但至少在初期,军中有且只能有一个山头!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