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1章 沈温良:我一猜一个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几人百思不得其解,连李意卿都觉得这件事奇怪得很,一开始他最先怀疑的是中宫那边,没想到是左贵妃那边做的这些事。 倒是沈温良,一脸寻常。 “这有什么,定是陛下想截胡。” 李意卿猛地一看他师父。 虽然有些离谱,但听着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沈家几位老爷一听,嘴角一抽。 他们家老爷子,想法还真异于常人,并且突然那么一听,还真有些道理。 几人说着景康伯府的事,沈温良沉声道:“你们不可参与到那些事之中,陛下是位有远见的帝王,太子一早就定好了。” 卫皇后成为嫁与陛下的时候,几年未怀身孕,王府几年未有人怀有身孕。 就算先帝和太后怎么催促,正德帝那会儿是急也不急。 再一说,就是嫡子未诞下,哪能先有庶子。 尽管皇家不论这些,端的是多子多福。 但正德帝就是不急。 几人闻言,沉默地点头。 沈家也没多大权势,倒是不必站队。 说起来,还是沈温良最吸引人,座下门生多,豫原书院的学子,说起来算是他的门生。 沈温良脑筋转得也快,很快说道:“要是京中情况焦灼起来,我便去中州教书去。” 说起来,他一年没去中州,书院也没怎么样,看来今年还是去看一下书院吧。 还好意卿之后,他并未收弟子,不然还得要费心。 家中孙子大了,往后还要成亲,还有曾孙子曾孙女,不过小辈自有自己的活法,他这老头子倒是不必操心。 最后,沈温良叮嘱道:“意卿,往后你怕是更加炙手可热,行事要深思熟虑,多加小心。” “是,师父。”李意卿应下。 李意卿和沈舒窈是天有些暗的时候往家里赶。 两人到的时候,李意兰和杜胤已经不在李家。 夜晚。 虽然劝慰了娘亲,但是沈舒窈又比往日热情了些。 并且事后垫玉枕,李意卿看着,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过没说什么,说起来,别说在古代,就算是现代,儿女之事,女性总归不时会有压力。 这件事沈舒窈有压力,两人已经成亲。 沈舒窈身子已长成,李意卿也并未说什么。 只是多加努力,毕竟孩子也不是一个人努力就能有的。 再说,好不容易休息,家中又没什么事,无聊得很。 当然是做一些娱乐的事了。 次日,两人在被窝里面赖了好一会儿。 冬日,说起来,李家人真不怎么爱起床。 盛京又没什么亲戚要串门,昨日吴氏就提前说好不用早起。 两人慵懒地起床。 李意卿元日放假这些时日,可谓是吃吃喝喝,和媳妇睡觉。 等上朝那日,李意卿都有些散漫。 李意卿看了下,见不止他如此模样,朝中不少官员的脸上,就差没写着不想上朝这几个字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金銮殿内,没有大臣上奏。 退朝后,李意卿慢悠悠往外面走去。 李意卿和几位同僚说着话,几人没说什么公务上的事,多是说元日做了何事。 或者打麻将诸如此类的话,一时间氛围轻松得很。 李意卿是三月天气好的时候开始忙碌起来,又开始往京郊外的炼制坊来回跑。 冯大人见此,开心得很,这说明什么。 说明李大人又要开始忙正事了。 冯大人巴不得李意卿不上朝,每日就住在炼制坊。 而李意卿这边,确实开始琢磨事。 他又去找了此时已经是琉璃作坊管事的张寿。 两人一顿商议,琉璃作坊此时已经不止张寿一个主力,他也能有闲余的时辰忙着别的事。 “李大人,你是说,再做些别的物件?” “是,不过这物件和琉璃有些相关,本官觉得没人再比你合适做这件事,不止张管事可愿意?” “要是能办成此时,小老儿当然愿意,小老儿能有今日,还多亏李大人。” 张寿说着,眼中都是闪过一丝欣喜。 以李大人的能力,和做出如此多的事。 说不定他又能为大兴立功,他这管事就没白当。 反正跟着李大人,总不会出错的。 想到这,张寿连连点头。 李意卿见此,仔细和张寿说着接下来的事。 只见张寿脸上时不时的诧异和欣喜。 等李意卿说完这件事,张寿激动地拉着李意卿。 “李大人,你放心,小老儿定会多加琢磨此事。” “行,此事就交给张师傅了,这些时日,本官也会过来,到时候若是有何不明白的,你及时问。” 两人说着话,然后张寿要了一个琉璃作坊的窑,开始忙活着。 没等张师傅烧出什么来,李意卿便先告辞。 再不回去,城门关闭,他不能进城,家里人会担心的, 出了炼制坊,李意卿上马车,张三一抽马屁股,马车快速奔跑在官道上。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