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极品布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9章 朕失态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康益的离去让太极殿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谢政道对着陆继昶微微颔首。 陆继昶马上又拱手道:“皇上,虽然这次我大宁是打了胜仗。” “但是也让边关的百姓受难颇多。” “若是此时论功,岂不是寒了百姓们的心啊!” 陆继昶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满脸的大义凛然。 庞阁老闻言冷笑连连:“陆阁老,你是何时这么关心百姓了?” “你又如何知道边关的百姓受难颇多?” 庞阁老实在是看不下陆继昶的惺惺作态了。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阻止今天的论功行赏。 陆继昶皱了皱眉:“咦,庞阁老你这话就不妥了。” “我好歹是大宁内阁的大学士,边关百姓的疾苦我自然要关心!” “好,那我问一句,你可知道邓县的百姓都逃去了哪里?”庞阁老冷哼一声。 “这……”陆继昶一时语塞。 “就算不说这个,那与白高国的谈判还没有结果呢!” 庞阁老大笑了几声:“谈判桌上的胜利永远不是谈出来的!” “而是用将士们的捷报换来的!” “哼,此次襄州大捷,若是谈判还失利的话,那我便手刃了沈半山!” 庞阁老说罢眼中充满了决绝之色。 泰安帝点点头:“庞阁老说的有理,这次如果沈半山谈得不好,就留在襄州镇守吧。” 一直懦弱的泰安帝,居然说出了如此硬气的话。 这让谢政道不得不皱了皱眉。 谢政道起身对泰安帝拱手道:“皇上,老臣认为燕国一定会让谈判顺利进行。” “他们是大国,当有大国的作用。” “老臣支持等谈判结果出来再定夺。” 泰安帝一拍桌子:“谢首辅,朕的话已经这么不管用了吗?” 太极殿中文武官员顿时震惊了。 十几年来,他们只当这个皇帝是个温和懦弱的人。 向来只有内阁大学士们逼迫他的份。 也从未见过他当众发火。 今日他这举动实在是颠覆了朝臣们对他的认知。 文武官员们忙是纷纷跪了下来。 谢政道也被泰安帝这一拍吓了一跳。 “皇上,老臣罪该万死!”谢政道跪地叩首不停。 “皇上乃天子,是大宁的君主。” “皇上所说的话自然是大宁的至上之言。” 泰安帝冷冷一笑:“你还知道朕是大宁的君主?” “我看你……” “皇兄!”晋王从锦凳上起身。 “皇兄,息怒啊!” “臣弟想,谢首辅不过是尽他臣子的本分而已。” “皇兄自然是希望把大宁治理好,那便少不了仗义执言的臣子。” “且不管他们说得对与错,至少说话是没错的。” “臣弟斗胆为谢首辅求个情,还请皇兄不要责难于他。” 说着,晋王俯身跪拜。 泰安帝皱了皱眉,许久他长出了一口气:“都起来吧。” “晋王,你说得对,是朕失态了。” 晋王忙是作感激涕零状:“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啊!” “大宁有皇兄这样的帝王何愁不能中兴?” 文武大臣们也忙是附和:“皇上圣明!大宁中兴有望!” 泰安帝淡淡地说:“今日,这事朕不听任何人的建议。” “必须论!” 庞阁老拱拱手道:“皇上,臣以为,狄武襄领兵有方,大败野利苏荣当居首功。” “胡大人临阵督战筹集粮草,当居次功。” “曾国公虽未能亲自参战,但他麾下的淮南军也是立下大功,当居其次。” 兵部和工部的官员们纷纷出列表示附议。 四大门阀手下的官员则面面相觑,等待着谢政道的意思。 但谢政道迟迟不说话,坐在那里与睡着了一般无二。 这时胡可贞上前奏报:“臣以为庞阁老的所奏不妥!” 这下,无论是四大门阀还是晋王抑或是庞阁老一系,都疑惑的看向了胡可贞。 方才庞阁老所奏,已然是给本次襄州之战的主要人员都定了功劳。 在众人眼中,庞阁老已经给所有人争取了最大的利益。 他胡可贞要作甚? 是要把自己排在第一? 还是说他想得罪两边的人? “臣此次亲自前往襄州,亲眼见识了边关的战事。”胡可贞便说边走。 他走到户部尚书的面前:“夏大人可曾见过没有东西吃的将士们是如何操练的?” “不曾。”户部尚书慌忙低下了头。 “顾阁老呢?”胡可贞又走到了顾维庸面前。 顾维庸冷哼了一声,显然胡可贞这是在说他们没有给西北边军提供粮草。 胡可贞又走到陆继昶面前:“陆阁老可曾见过血流漂杵是什么样子?” “可曾见过将士们趴在泥泞的地上,身上起来的一片片的红疹子?” 陆继昶把头一扭:“胡大人,你明知道老夫没去过边关!” 胡可贞来到了庞阁老面前:“庞阁老领兵部,可知道一支拼凑起来的军队有多难管?” “靠他们打赢白高国有多难?” 庞阁老神情一滞摇了摇头:“不知。” 胡可贞走到最前面转过身:“我见过!” “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愣是用血肉之躯赶走了敌人。” “那可是白高国的家底,十五万大军!” “是摧残大宁十余载的铁鹞子!” 说到这里胡可贞对着西方拱了拱手:“我认为,首功便是这些将生死置之度外,保卫了大宁的将士们!” 他转过身对泰安帝道:“皇上,这些将士中有很多人都是李四维的叛军。” “但这次,他们在杀敌时只把自己当成大宁的士兵,只盼能得到皇上的宽恕。” “臣斗胆请皇上赦免他们先前的谋反罪名!” “让他们能抬起头来做人,成为皇上的忠实拥趸。” 泰安帝一脸欣慰,胡可贞这是让他广撒恩惠。 如此一来,那些叛军这辈子一定会忠于泰安帝。 泰安帝满意的点头:“胡爱卿,你有心了!” “你说得对,首功之人是他们!” “朕同意你的请求,赦免那些曾经的叛军。” 胡可贞拱手道:“臣代他们谢过皇上。” “至于次功之人,不是臣,也不是戴罪立功的狄武襄。” “而是那个年轻人!”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