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木匠皇帝?老四,给我狠狠的抽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伴随着这卷麒麟预言的开启。 最先展现出来的,并非是大明帝国第一位皇帝——朱元璋的未来。 而是反着来的。 那是大明最后的一任君主。 《大明第十六位帝王——明思宗.朱由检》 《年号:崇祯》 《明朝唯一自杀的皇帝,同时也是最为苦逼的皇帝》 《前一任皇帝在世之时,整个大明江山就被宦官们祸害成一个烂摊子了,到了弟弟朱由检手上,他想努力一把,改善一下自己的江山现状,他很拼,每天起得比鸡早,干的比驴都多,二十多岁头发就白了,脸上还愁出了皱纹》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却无力改变太多,最终被逼到尽头,选择了上吊自杀,结束了明朝的整个国运》 《........》 从短短的几句话之中。 朱元璋就能够提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 大明帝国的最后一名皇帝,也并非是那种‘摆烂"的昏君,他也想试图挽救明朝。 然而。 由于之前积攒下来的弊端。 导致他也是无力回天,所以罪并不在朱由检的身上。 “如果生在正常年代,他最少也是一个守成之君,如此勤奋的处理政务,最起码不会生出太大的乱子。” “只可惜,前一任皇帝过于昏庸,导致积累下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就算他再努力,也无法填补这个空缺。” “而且。” “到了最后,这小子也算是有骨气,宁可选择上吊自杀,也不愿意苟延残喘,这点倒是像咱老朱家的血性,我大明覆灭于他的手中,咱并不怪罪于他。” “........” 老朱同志点了点头。 对于大明帝国的第十六位皇帝的所作所为,表示了认可。 这小子,并不在他想要抓的昏君名单之中。 这一点。 众人都没有什么异议。 毕竟前一任皇帝摆烂造成的烂摊子,你让后面的皇帝背锅,完全没有这个道理啊。 只不过,让所有人都想不通的一点是,为什么区区一介宦官,能够祸害整个大明帝国,那些家伙不都是一些没有什么能力的阉人吗? 甚至。 老朱同志现在都已经在考虑。 要不要动手砍几个宦官泄泄愤了,不过考虑再三之后,他表示自己是一个文明人,还是不这么暴力了。 《大明第十五位帝王——明熹宗.朱由校》 《年号:天启》 《明朝的木匠皇帝》 《朱由校不喜读书,唯独喜欢木工活,整日沉迷于锯凿斧劈之中》 《这位木工皇帝的好手艺,在整个华夏历史上的名声,也是仅次于鲁班,也是最具有工匠精神的皇帝,只要是他看过的建筑和家具,都能够将其做出来,并且进行优化》 《然而,在他在位期间,任用大宦官魏忠贤,其总是乘他木工做得全神贯注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魏忠贤遂逐渐专权,诬陷忠良,致使朝政败坏,后来导致异族努尔哈赤趁机攻占了沈阳》 《其重用东林党,却也宠幸宦官,若是平衡两者势力,也能让帝国平稳运行下去,然而最终这个平衡还是被打破了》 《不过在外交方面,他有着强硬的态度,守卫了大明国土》 《........》 或许。 一开始的时候。 天启皇帝是打算利用魏忠贤,来限制文臣集团的势力,搜刮他们的财产,来填充国库资金,养边军,这位大宦官也的确做出了不少贡献。 但是,人一旦有了权力,就容易飘,再加上天启皇帝很少管政务。 野心不断膨胀的魏忠贤,一步步私下发展自己的实力,与客氏组成对食,两人一起祸害朝政、秽乱后宫。 渐渐的。 这个大宦官便脱离了天启皇帝的控制。 看到这位奇葩的皇帝。 不仅是朱元璋,他的四个儿子,也都是满头问号。 好好的皇帝不当,竟然沉迷于木工活,这也难怪人家崇祯皇帝救不了大明了,有这么一个摆烂的家伙,谁吃得消啊? 老朱同志的脸色都气成猪肝色了。 这个狗东西。 根本就没把大明江山放在眼里。 要不是自己与他不是一个时代的,朱元璋见到这个家伙,指不定给他两个大耳刮子。 也难怪宦官能够危害朝政了,皇帝根本什么事情都不管,那些本来就有着生理缺陷的家伙,还不是随意乱来,直接将国家推向覆灭的边缘。 而且。 最后竟然还让异族捡了一个大便宜,真是气死人了! 既然喜欢当木匠,那就别来当皇帝,将这个位置让出来,给别的皇子当。 占着茅坑不拉屎。 这不是纯纯恶心人吗? 老朱同志可算是抓到了一个可能是‘昏君"的家伙。 看见这么一个‘孝孙",就连太子朱标也当场表示要大义灭亲,绝不会惯着这小子的臭毛病。 “还请父皇下达一道圣旨。” “等到将年号定为‘天启"的皇帝出现了,就让宗人府把他吊起来狠狠抽三十鞭子,让他长长记性。” “如果他屡教不改的话,那就直接进行废帝!” “.........” 为了大明帝国的江山社稷。 像是这种木匠皇帝,必须要将引导回正轨之上。 他要是愿意好好当皇帝,那一切都没有问题,但是他如果执意要沉迷木工活,不理朝政的话,那就赶紧滚下去,去当一个闲散王爷吧,将皇位让给其他有能力的皇子。 对此。 老朱同志也是深以为然。 这种‘孝孙",那肯定要好好教训他一顿才行,要不然他是不会长记性的。 当然。 如何将其执行下去。 那还是需要挑选一个合适的人选。 在次子朱慡、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之中。 老朱同志迟疑了片刻,最终将人选锁定在了与自己最像的小朱棣身上,他不仅最先觉醒了麒麟之血,更是先生的弟子,让他这一脉来当执行者,那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点名道:“老四!” 小朱棣连忙说道:“儿臣在!” 朱元璋将这个重任,交到了他的身上:“到时候咱写的这一封圣旨,打算交给你保管,日后你的后人只要听见‘天启"为年号的皇帝,就直接拿着它进京,把那个狗东西先拖下去狠狠的抽一顿,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抽,看他还长不长记性!” 太子朱标也是站了出来,说道:“四弟啊,你的后人可千万不能够手软啊,就往死里抽!咱们大明未来的国运,可都掌握在你这一脉的手中了。” 父皇和大哥都这么说了。 小朱棣顿时感受到了,肩膀上沉重的担子! 他重重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绝对会将其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 “父兄之命,棣万万不敢忘记,今后我会将其作为祖训,传承给我的子孙后代。” 听到了小朱棣的保证。 老朱同志这才放心了不少,能够改变一个木匠皇帝,那大明未来的国运,肯定能够延续一段时间。 毕竟。 下一任皇帝朱由检,可是一个勤政的好皇帝,虽然他在历史上也是存在着一些缺陷。 但是最起码当个守成之君没问题。 只要之前的皇帝,不要把大明的底蕴败的太厉害就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