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朱家的字辈!老朱同志发现了盲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明第六位帝王——明英宗.朱祁镇》 《年号:正统、天顺》 《大明战神,拥有着传奇的一生》 《朱祁镇年幼登基,主少国疑,尊奉张太皇太后主政,有着杨世奇为首的三杨主持政务,大明开始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但是在张太皇太后和三杨去世之后,以宦官王振为首的实力开始崛起》 《而小皇帝偏偏宠幸他,对其言听计从,甚至后来被劝说的御驾亲征,试图展现自己的能力,整整二十万大军出征,由于总指挥宦官王振昏招频出,导致明军全军覆没,大明精锐和武将全部战死,朱祁镇被俘,史称土木部之变》 《动乱之后,大明帝国的国力急转直下,从此发生了转折》 《并且,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称之为‘大明战神",当然其中的意思,世人皆知》 《........》 上一秒。 老朱同志有多高兴。 下一秒。 他就有多脑溢血。 原本以为这是一介能征善战的君主,但是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草包,又是任用宦官,又是瞎指挥作战,而且那可是整整二十万明军精锐士卒啊,就算是二十万头猪,想要将其杀光,也要花费不少功夫啊! 无论是哪一个帝国,要是直接全军覆没二十万大军。 估计都是国力大损。 根本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损失。 这小子,还真不愧是‘大明战神"啊! “丢脸都丢到后世去了!” “咱们老朱家的脸,都被这小子丢干净了!” “从第六位皇帝开始,咱们大明帝国的昌盛就维持不住了,还真是一帮败家子!” “.........” 骂完一通之后。 老朱同志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显得颇为头疼的样子。 自己身为开国皇帝,能够影响的最多也就是第二代、第三代皇帝,后面的皇帝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子嗣来进行教育,他们最终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那就完全是一个未知数了。 几乎每一个帝国。 发展到后面的皇帝,不知道为什么,都会变得越来越昏庸。 也不排除偶尔冒出几个有能力的。 但是总体而言,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代皇帝的能力都是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个问题。 老朱同志也是想不通啊。 所幸,后面的第四位皇帝和第五位皇帝,算是正儿八经的明君了,没有出现像是‘大明战神"那种笑话。 虽然一个喜欢吃美食,一个喜欢斗蛐蛐。 这都不是什么大事。 最起码。 他们都分得清楚主次,不会荒废了国事。 在他们父子俩的合力之下,就算加起来也就统治了十一年的时间,却也开创了‘仁宣之治",让大明帝国的国力攀升到了顶峰,而且朱高炽是‘超级内政达人",朱瞻基是‘超级战争达人"。 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可以说是父子齐心,其利断金了。 “呼——” “还好,我们大明中间还有两位明君在。” 小朱棣缓缓松了一口气。 但是,这两位皇帝治理的越好,后面的明英宗朱祁镇就败的越惨,那惨重的损失,让人看的就心疼啊。 朱祁镇同学的这一次‘留学",直接就导致了皇权和武将的没落,也导致了明朝的文臣集团势力空前膨胀,加上他们窃取了于谦守卫京城的功劳,导致后面的皇帝都需要一个亲信宦官来制衡朝堂。 只不过。 这些宦官虽然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 却也一个个都非常容易飘,拥有了皇帝的宠幸,再加上滔天的权势,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直接乱来,败坏国运。 “等会儿。” “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的样子。” 老朱同志没有高兴的这么快。 之前他由于愤怒,一直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 现在接连看见两位明君,倒也慢慢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了下来,自然而然的,也就注意到了一些之前没仔细看的东西。 就比如说——字辈。 古时候的世家大族在给子孙取名的时候,往往要讲究字辈。 在繁衍了许多代后,同个宗族彼此不相识的人,还可以通过字辈来确定各自的长幼关系。 朱元璋早年的家庭成分是贫农,祖上几代人连饭都吃不饱,大字更是不识一个,这样的家庭自然不可能去琢磨字辈排行。 事实上,朱元璋家的前几代人名字都是日历。 他爷爷生于初一,因此取名朱初一。 他爸爸生于五月初四,因此取名朱五四。 他自己生于八月初八,因此原名朱重八。 古代大部分穷人家庭给子女取名差不多都是这样信手拈来。 毕竟对连饭都吃不饱的穷人来说,名字只是个记号,哪来那么多套路。 而在老朱同志建立明朝当上皇帝后,他们老朱家就成了天字第一号的家族,因此朱元璋给自己的子孙取名自然不可能还像祖辈那样从日历上挑选了,经过一番深入刻苦的研究,朱元璋给自己家族后辈“研发”出了一套水平很高的字辈。 朱元璋的儿子们。 每个人的名字都带有“木”。 比如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 他并未将字辈排行应用到儿子们身上,因为这些皇子源出一脉,老爹都是朱元璋,但从孙辈开始,各支朱家子孙就有了自己一脉的字辈。 朱元璋给子侄们每人一首五言绝句。 作为各自一脉的字辈排行。 例如—— 太子朱标世系: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朱樉世系: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王朱棡世系: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朱棣世系: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 如果仅仅是以五言绝句,作为字辈倒是没什么了不起的,与其他家族的字辈体系也差不多。 但是明朝宗室字辈最牛的地方,在于每一辈人第三个字都是按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顺序排列的。 比如第二代朱标、朱棣的名字都是五行属木。 第三代朱允炆、朱高炽、朱高煦都是五行属火。 第四代朱瞻基、朱瞻墉都是五行属土。 第五代朱祁镇、朱祁钰都是五行属金。 如此周而复始。 “这又是朱高炽、又是朱瞻基的,咱怎么看着不像是老大的一脉的名字啊。” “按照道理来讲,老大一脉应该是‘允"字辈,或者‘文"字辈。” “这些名字听起来,倒像是老四一脉的。” “.........” 老朱同志发现了一个盲点。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看向了年仅八岁的小朱棣,让这个仍旧稚嫩的四皇子,顿时傻眼了。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