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坑惨了!老爹居然是汉武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3章 华夏理工学院第一批学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特别感谢**爱吃糖醋瓦罐鱼的李文**送来的爆更撒花;特别感谢**京中的江云飞**送来的角色召唤。 之前连续更新三个月,这本书收到的总礼物值才80,这俩礼物就有40了,特别感谢。 人生得意须尽欢。 这句话很适合形容霍仲孺。 原本只是一介小吏的他,转身一变,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元朔城城主。 与此同时,一并传来的消息还有霍仲孺的第二个儿子,霍光,成为了华夏理工首席大弟子。 要知道,自从华夏理工出世到现在,华夏理工的亲传弟子只有四人。 其中,三弟子张锦,乃博望侯张骞第二子。 四弟子张安世,乃廷尉张汤之子。 五弟子楚辰夕,传闻来自玄医谷,一手医术可活白骨。 六弟子当利公主,乃是卫长公主。 其余比较知名的就是非亲传弟子的刘碳了,除此之外,据说华夏理工还有些许非亲传弟子。 但华夏理工亲传大弟子和二弟子的位置一直是空缺的。 而如今,那空了许久的大弟子之位,居然被给了霍光。 还有传言,那霍光之父,同样也是冠军侯霍去病的父亲。 如此一来似乎也能说的通了。 只是原本众人以为那大弟子之位将会是刘据的,现在看来,刘据应该就是华夏理工二弟子了。 这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测,刘大海殿下向来识人很准。 看样子那霍光日后也是一个有大才之人。 霍仲孺很是果断。 从几人去他那府邸的第二天,他就已经搬到了元朔城。 虽然只是一个有名无权的城主,但这已经足够了。 元朔城乃是当今大汉国第一富庶之城,其中利益不是他能够插手的。 但就算如此,已经听到风声的不少人已经开始去拜访他了。 霍仲孺自然很喜欢这种被人敬仰的生活。 所以来者皆不拒,广结四方友人,门庭若市。 刘氏庄园中。 霍光已经被带往了这里,并住在这里。 一同前来的,还有刘据。 从此,华夏理工大弟子和二弟子之位皆以有了人选。 刘据已经六岁了,对很多事都已经开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 他虽然有些疑惑自己为何不是华夏理工之大弟子,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像大海哥哥说的那样,虚名不如真才实干。 师兄不必贤于师弟,师弟不必不如师兄,闻道有先后而已。 就像张锦一样,他本是第一个成为华夏理工亲传弟子之人,但只位列第三。 刘据如果继位,毫无疑问亦将会是一位明君。 纵观华夏历史,可以说没有比刘据更惨的太子了。 当了三十年的太子,史上位居太子之位第二长的不幸儿,最后却因小人陷害而自缢而亡。 当了这么多年太子,兢兢业业,小心翼翼,最终还是没能继承那个位置,可悲可叹。 但如今,刘大海觉得,刘据应该能正常坐上那个位置了。 所以,在刘据适龄学习之时,刘大海就将对方和霍光一同带到了自己身边。 除了要他们学习华夏理工的学问之外,他们还将跟谁霍去病学习武艺。 学武,最能让一个人拥有自信的精气神。 今日,刘大海召开了他们华夏理工的第一次山门大会。 旨在选取合适的人成为华夏理工正式子弟。 参与者有霍光,刘据,张锦,张安世,当利,楚辰夕,以及刘碳。 刘大海看向众人,然后开口道:“你们是我华夏理工的弟子,当有弘扬我华夏理工学问的职责。” “元朔学堂培养出来的这些学子,只是堪堪入门而已,若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还需要进入华夏理工学院深造。” “如今我已经从一万余名学习我华夏理工学问的学子中挑选出了近千名适合进一步进入华夏理工学院的学子出来。” “剩下的学习我华夏理工学问的学子,我将会挑选那些愿意为他人师者,下放到大汉国各处学堂,传授天下学子华夏理工之学问。” “而如今,华夏理工学院初开,能够为人师者甚少,所以我将会亲自教导这些人两至三年时间,而后,就要由你们肩负起这个重任。” “此次,进入华夏理工学院之后,张锦、张安世、楚辰夕、当利、刘碳你们五人,可从那千余名学子中,挑选出一部分你们了解的,分别在生物、物理、医学、化学中有所造诣者,加入你们,一同学习与探索你们所选研究方向。” “当然,还得他们愿意才可。” “华夏理工学院初成立,我打算先成立数学院、物理院、化学院、生物院、医学院、儒学院、农学院、军事学院以及综合学院等。” “其中,数理化生是息息相关的,要想在其中一门有所大成,学习其余门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生物学和医学也是相伴相生的,生物学和农学也有较大关联,借用生物学中的话语,其实我们所处的世界上,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大生命体,我们彼此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 “数理化生学院将会由我亲自主导,而你们几人则次要负责。” “医学院则由楚辰夕和当利二人主导,有不解之处可以询问我,我只给出我自己的看法,具体如何还要由你二人确定。” “军事学院我打算交给霍去病负责,大汉国的将军们也会亲自来进行授课。” “至于农学院,将交给白老那一众大农。” “综合学院,将由我和我爹一同管理,旨在培养一批知晓大汉国大小事物的官吏。” 在刘大海和自己的几名亲传弟子开完会后,华夏理工学院正式招生的消息也一同传出。 而那些元朔学堂的学子自然而然是第一批成为华夏理工学院学子的人。 与此同时,刘彻面前也有一份刘大海书写的关于华夏理工各个学院详细介绍的书信。 刘彻甚是欣慰,华夏理工学院将会为大汉国提供各种所需要的人才。 天下人才都将会聚集于华夏理工,然后被自己所用。 等华夏理工学院开始为大汉国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之时,那大汉国将会是何等繁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