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七零搞事业,不当怨种当团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大队长是人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众人哈哈笑的时候忽然想到,到底是韩七月力气太大,还是韩善宝太虚了? 不过,这显然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他们都能作证,是韩七月打了我家宝儿!” 李大妮辩驳,还看着周围的人,一副希望他们能站出来为自己家作证的意思。 只可惜,没有人愿意为他们家得罪了另外一家韩家人。 而这时候,狗蛋开口了,简单扼要的说了一番话说清楚。 “大队长,韩善宝要抢七月姐姐给我的糖,七月姐姐是为了保护我。大队长,韩善宝还说,七月姐姐的东西都是他的,连工作都是他的。” 韩七月:“……” 狗蛋,你是懂得说话的! 果然,大队长听了狗蛋的话之后,瞪了韩善宝一眼:“成天干啥啥不行,还欺负小孩子,韩善宝,再让我听到你欺负小孩子,就捡大粪去!” 李小玉和李大妮两个人十分不福气,可她们懂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 她们对视一眼,打算就这么认怂了。 但韩善宝不干了,他凭啥要被安排去捡大粪? 他才不要捡大粪,他还要吃糖,还要抢了韩七月的工作,拿工资吃肉。 当下,半大的小伙子竟然在地上撒泼打滚。 “我不嘛,我要吃糖,我要吃肉!我要韩七月的一切。” 当下,大队长的脸都黑了。 显然这些天,家里的大人没少给他灌输这种想法,要不然,一个看着差不多痴傻的孩子知道什么? 李小玉够不要脸的! “李小玉,再闹,我就让你们一家子都去修大坝去!” 听到大队长这句话,李小玉的脸色彻底变了,忙要捂住孙子的嘴巴。 修大坝是最苦最累的活儿,虽然说工分会稍微高一点,但大队里的人除非是日子过不下去的,几乎都不愿意多为了几个工分吃这份苦。 韩七月听到这话,脸色也稍微有些白,她记得,家里每年都要去好几个人修大坝,就是为了多挣点儿钱。 今年,她不让家里人继续吃这份苦了。 但如果能让韩善宝这一家子人去几个,倒是不错。 韩七月开始考虑,要不要回头给大队长弄一瓶酒,让大队长开心开心,满足一下自己的心愿。 李小玉被韩善宝咬了一口,依然不肯松手,只是耐心的哄着韩善宝。 “宝儿啊,奶奶给你买糖吃,别闹了啊!家里还有糖,都给你!” 韩善宝还是哭闹不休,李小玉只能骂李大妮,让她赶紧带着韩善宝回家吃糖去。 大队长说道:“马上要开会了,带着韩善宝从会场滚出去!” 李大妮虽然委屈,但也不敢辩驳,只能连拖带拽的带韩善宝走。 可韩善宝壮牛一样的体格,李大妮拉不动,最后,只能婆媳两个人一起想办法,才算讲韩善宝顺利带走。 韩善宝的爹和爷爷一直躲在人群里,并没有出面,好像眼前这一出闹剧和他们没关系一样。 韩七月看向他们的眼神多了几分轻视。 这两个人,最聪明不过,这种事,只让家里的女人出面,反正得了好处,少不了他们的,还不用他们自己出面。 等李小玉几个人离开会场,大队长黑着脸清清嗓子开始讲话。 讲话的内容,先是夸奖一下韩七月以及韩家为大队做出的突出贡献,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 然后就是一番痛彻心扉的斥责李狗剩的罪孽,李狗剩简直就真是狗都不要剩下的垃圾。 最后,敲打一番大队里的人,让他们以后都严以律己,为革命工作奉献,要想先进的韩家人学习,不能向李狗剩学习等等。 老李家的人听着大队长这么说,心里不大畅快,可偏偏这些事儿都是李狗剩做的,他们都没办法否认,只能被大队长挤兑。 韩七月却十分佩服大队长这份能耐,能脱稿讲半个多小时的人,真真是人才。 大队里的人在大队长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看向老韩家的眼神都不同了。 之前还没觉得,现在一想,可不就是这样?他们可都已经拿到了一部分钱,大队长说了,等过中秋的时候,还能再得一笔钱。 而且,有会算账的人已经算过了,今年年底分粮食算工分的时候,他们还能多收一些钱。 这可都多亏了老韩家的小闺女。 再说了,韩家小闺女现在是公社里的干事,说不准,他们就有什么事儿要求着人家帮忙,可不能得罪。 将这些都说完了,大队长才开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少不得又是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总之就是号召大家各种学习。 韩七月听的兴味盎然,心里连连称赞,大队长果然是真人才啊! 以前倒是没看出来,以后,说不得要跟着大队长学习学习,对于她开创事业新局面绝对有好处。 大队长并不知道韩七月在想什么,看着韩七月听得认真,甚至嘴角含笑,他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越发卖力了。 对于此时的大队长来说,韩七月不仅仅是他看着长大的晚辈,而是公社里的干部。 韩七月肯定了,就是公社里的干事肯定了,四舍五入,等于工公社里的领导肯定了。 而这时候,韩向阳、楚建国几个年轻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后悔今天大意了,浪费了这么长时间。 但想到以后就能在小学堂里蹭着免费的电灯学习,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听大队长说这些没有营养的话。 终于,演讲结束了,天彻底黑了下来。 学习班也算开起来了,大队长简单的通知,愿意学习的人,每天晚上都可以在小学堂里学习。 热闹看完了,会开完了,大家各自起身回家。 就算大队长说出花儿来,劳累了一天,只要不是强行学习,他们才不愿意在这里浪费睡觉的时间。 很快,小学堂里就只剩下稀稀落落几个人。 除了韩家几个兄弟外,知青们占多数,大队里零零星星有几个年轻人,也不知道是真的愿意学习,还是就想着在这里凑热闹。 反正小小的教室里,就只有十几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