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家流放,末世大佬在逃荒路上开挂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五章 北方部族生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次日。 文琴早早关了店门,去县衙附近的铺子买了一包甜豆饼。 正赶上曹济舟下值,文琴便打了个招呼。 “文姑娘怎么来这边了?” 文琴扬了扬手里的豆饼,“我弟弟想吃,我想着买了再去接他,正好一道回家。” “我听我爹说,卫雅在学堂做武夫子,怎么还不能一起回去么?要你日日去接?”曹济舟问。 “阿雅自然能带他回去,就算阿雅不在,那么大个孩子还怕他不认路么?只不过我这当姐姐的,能上心的时候总得上上心。” 曹济舟点点头,“他有你这姐姐挺好。” 文琴又有意无意的提了几句,曹济舟始终不应话,眼瞧着快到分别路口,她咬牙直言道:“我妹妹亲事定下了,我家里也在给我相看人,你知道吗?” “听说了。”曹济舟点头。 文琴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听说了…他早都知道…也是,爹肯定和县衙的同僚说过,曹大人和爹走的那么近,曹济舟怎么可能不知道…… 她缓了缓心神,继续往前走,“我娘总说成亲事大,不许我跟着瞎掺和,曹公子怎么看?” 曹济舟想了想,如实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听安排就是了。” 文琴心里又凉了几分。 前头到了路口,文琴正打算同他告别,曹济舟却说:“我同姑娘一道去学堂吧,正好和我爹一起回来。” 文琴看他,轻轻点了点头。 两人一个找到弟弟,一个找到老爹,这才分别。 文棋抱着糖豆饼欢天喜地,那边老曹却满腹狐疑。 “你怎么跟她一起来了?” “下值时遇到,就一起过来了。” “下值遇到?” “嗯,她去给她弟弟买点心,正好在县衙附近。” 老曹瞥他,“有这么正好?就算这么正好,你为啥不直接回家,我用得着你接?” 曹济舟不解,“不过是绕一点路,现在不是也回家了吗?” 曹恭直不想搭理他。 用过晚饭,打发走孩子,他关上房门裹着被子坐在炕上同他夫人念叨这事。 “你说,老大咋回事?” “大夏天你不嫌热?”曹夫人将他身上被子拆下来,“能怎么回事?遇到相识的顺路陪人走一段呗。” “那文家姑娘呢?”曹恭直就势同她腻歪在一起。 “文家姑娘怎么了?” “哪的点心不好买,去县衙旁边买,还正好碰见咱儿子下值?” “你管人家呢?” 曹恭直摇摇头,一副高深模样,“我觉得有猫腻,老文这两天可正给他家大姑娘说亲呢?这节骨眼上……” “你说济舟和文姑娘?从未听他提过啊。” 曹恭直哼了一声,“他那脑筋,也不知是随了谁!” 曹夫人将他推开,递过一个不悦的眼神。 “随我随我,但是我这当爹的没教好。”曹恭直立马认错,“夫人我说错话了。” 曹夫人这才放过他,想了一想道:“上次文洵婚事,我见过他家大姑娘,举止倒也得体,只是她家里既在为她议亲,又没找我们,想是没什么意愿吧,别是咱们在这一厢情愿瞎盘算。” “文德厚找我才是怪事,咱家儿子不开窍,有没有这意思不好说,我看文姑娘八九不离十。而且她家那个情况,我猜文德厚都不一定知道她的心思。” “就算如此,你打算去跟文家提亲吗?” 曹恭直搓了搓眉头,一脸的为难,“这也正是我想和你商量的,文家这姑娘的出身,做济舟的正妻实在有些不够,就算不论出身,文德厚就是一个死脑筋,他那二夫人也没什么见识和眼界,养出来的女儿不知道会如何,就算济舟有意,人该不该娶进来还是两说。” “以前他们住隔壁时,我倒也听过一点文家的事,那位二夫人确实不成,不过文琴似乎没怎么受影响,说话办事都很明白,品性也端正,就是…就是…”曹夫人想了半天,才想出一个合适的形容来,“就是好像底气不够,明明许多事都做得,就是觉得自己不如人,显得略有些小家子气。” “夫人说的是。” “你也不必急着盘算,明日我问问济舟的心意再说罢。” “正是如此,此事还要多劳夫人费心啊。”曹济舟夸张的拱手拜倒。 曹夫人推开他,“你少来。” “好,为夫少来,为夫伺候夫人安歇。” 之后曹夫人单独问了曹济舟的心意,知道他现今没什么中意的女子后也就没再管这件事。 另一头。 慕容晏日日晚上去骚扰县令,搞得老头不胜其烦。 “写个礼单这么长时间定不下来,你以前杀伐决断的本事丢哪去了?” “你若一次帮我全看好,我也不必日日过来。”慕容晏将文书摊开在他眼前。 县令老头无奈拿起,前后看了一遍,“够了够了,就这份礼单,再添一个虞都的宅院,你求娶虞都的贵女都够了。” “虞都的宅院她用不到,日后她想在哪住,去哪买宅子就是,这不急。”慕容晏道。 “是,所以够了,你就按这个下聘吧,不要再来烦我了。”县令老头暴躁赶人。 慕容晏满意的抽回礼单,想了想又问:“你确定再没什么不妥吧?” “没了没了,快走吧!” 慕容晏这才离开。 回家将礼单誊了一份,已经搬过来的打钩,没搬来自己有的圈上,安排手下人去办,剩下只有绸缎珠宝,这些东西他一直没有,黎山这边也买不到好的。 慕容晏思来想去,还是得跟宁王做做生意。 然而没等他回黑市准备联系宁王,黑市那边先传来了加急文书。 去岁叫他敲打过,老实了半年的北方部族,又开始兴风作浪。 只不过这次不是针对黑市,而是越过他们偷偷摸摸去割农田里的粮食,偷了几次没被抓住,不知怎么胆子就大了起来,劫了楚余年的一部分军粮。 “我得去一趟,北方部族众多,包藏祸 心的不少,这个节骨眼惹事,不是什么好兆头。”他对文澜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