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哈利波特之晨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七章 慈悲梦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你的表现让人无法接受。” 就在波莫纳打算敲魔药教室的门时,里面传来了斯内普的声音。 “你想把我的课堂炸飞吗?我很想知道你是从那里听到的奇思妙想,觉得把这些原料混合在一起的?”他严厉得说。 波莫纳收回了打算敲门的手,蹑手蹑脚得打算离开。 “对不起,教授,我只是……” “别对我说什么"对不起,教授"。”斯内普打断了学生的话“你压根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悔过,你有学习能力吗?我怀疑这一点,你根本不该来上我的课,下学期……” 波莫纳将门推开,里面的学生和斯内普一起看着她。 “出去。”波莫纳对那个学生说。 他没有立刻照做,而是畏惧得看着魔药教授。 “我有话要跟斯内普教授说。” 学生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像牵线木偶一样出去了。 “把门关上。”波莫纳说。 那个孩子照做了。 “你知不知道,你的课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波莫纳叉着腰说。 “我觉得魔法部该给我一枚勋章。”他挖苦的笑着“换种说法,我避免了因为某人的疏忽,使得别人不得不承担他所造成的后果。” 她叹了口气,想着该怎么改变他的想法。 “你想说的只有这些?”斯内普问。 “你想我也出去?”波莫纳问。 “把那些药材好好整理。”斯内普说。 “你让我做?”她不敢相信得问。 “如果不是因为你介入,这些工作该刚才那位"天才"做。”他继续挖苦着。 波莫纳是绝对不会去干的,她把草药放好就打算走了。 “在黑暗中不需要怜悯。”斯内普在她身后说“如果他没有相应的能力,即便他得到了那份"好工作",他所失去的也会超过他所得到的。” 波莫纳回头看着他。 “你知道傲罗要对付的是黑巫师,对吗?”他黑色的眼睛看着她“你觉得他们的同情心会比我更多?” ————————————————————————————————————- “乔治安娜。” 她回过头,发现是格兰多来了。 “你不会相信我在地下发现了什么?”他兴致勃勃又神神秘秘得说。 “你发现了什么?”她敷衍得问。 “美杜莎的头。”格兰多压低了声音“在一个埃及墓门的后面。” 她惊讶极了。 “不,不是真的美杜莎,我说的是达芬奇做的那个。”格兰多连忙说“他尝试过雕塑。” 她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那个总不让人心想事成的男巫怎么对初恋情人一直念念不忘。 这就是报应啊,他不让别人称心如意,别人也不让他称心如意。 “你在听吗?”格兰多问。 “我在听。”她继续敷衍得说。 “该出发了。”布干维尔走过来说,其他人都在陆续离开。 “你知道古埃及人对门的理解吗?”格兰多继续说,完全没管乔治安娜有没有认真听。 《埃涅阿斯纪》第六卷中,埃涅阿斯游地府以前,神巫告诉他,谁想要到蒂芙的深处,必须先把一条黄金的树枝摘下来献给冥后普罗塞皮娜,这金枝摘下后,第二条金枝又会长出来。 但丁要爬炼狱山之前,将自己比作一棵谦卑的植物灯心草,当它被扒出来后立刻照样再生出来,就像“金枝”一样。 有一本关于神秘学方面的书,书名也叫《金枝》,据说这本书的书名曲子罗马附近的内米湖,湖畔有一座狄安娜神庙,按照一个古老的习俗,神庙的祭祀由一名逃亡奴隶担任,不仅前罪不究,而且享受“森林之王”的待遇,但他必须手持利刃,随时保卫一株圣树,如果有其他奴隶折取了树上的树枝,那么他就必须与新人决斗,直到一方死去,胜利者将继续担任祭祀。 在那本书中提起了格林兄弟之中的雅各布·格林,他对日耳曼语“神殿”一词的考察。日耳曼人最古老的圣所可能都是自然的森林,那时的欧洲不像现在,到处都是森林。 凯尔特人德鲁伊祭司礼拜橡树之神,他们所用的古语“圣所”一词,同拉丁语nemus一词的语源与词义都似乎是一致的。nemus的词义是小树林,或森林中的一小块空地,至今仍以Nemi[内米]这个词的形式保留下来。在古代日耳曼人中间,神圣的小树林是很常见的。 杉树是雌雄同株,朱莉亚却给它取了露娜这个阴性的名字。 如果是别的树木恐怕很难活到1500岁,布干维尔说“露娜”像桅杆,其实橡木做桅杆才更好。杉木是最便宜的实木,既没有红木的花纹和色泽,也没有香樟木那样特殊的香味。 庄子的故事里也提起了一棵“神木”,这棵树用来做棺材都嫌,百无一用,所以才长那么大,还被人供奉了起来。 复活节前夜的守夜礼从半夜开始,虽然巫师们只是送个复活蛋应景,却是个盛大的节日,足够各个主教座堂取出圣物了。 像都灵的裹尸布,米兰大教堂的“铁钉”。为了看一眼圣物,几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他们聚集在广场和街道中,以至于从斯福尔扎城堡到大教堂的路只能步行,这条路还是由士兵们强行分出来的。 市民的手里拿着一根蜡烛,那是等会儿举行烛光游行时用的。此时街上一片漆黑,但在月光下,那一双双人类的眼睛反射着光,成为黑暗中唯一的可见物。 要是这时候有人行刺…… 不过像朱利亚诺·美第奇那样在教堂里被暗杀的情况在历史上都是少有的,于是她壮着胆子往前走。 以前她曾经陪波拿巴乘坐敞篷马车在巴黎的林荫道上兜风,马穆鲁克前呼后拥,路旁是朝着他挥手的巴黎市民。 她很清楚这一点,他们为什么向她欢呼呢?她只是“凯撒的陪衬”而已。 而现在她感觉到了,街上的人都在看她,她却看不清他们的表情,那一张张脸孔都隐藏在了黑暗里。 她感觉不到善意、恶意,欢喜、仇恨,仿佛洪流中的小船,稀里糊涂得来到了米兰大教堂前。 那里已经搭起了高台,大长老穿着全套礼服站在高台上,唱诗班就在高台后面的台阶上。 德尔米德被波琳娜牵着走在最前面,他不时回过头。 现在乔治安娜开始担心他能不能应付这么大的场面,尽管他提前练习过怎么用火石点火了。 等所有人就位,德尔米德被司铎牵着上了高台,他的金发此时无比醒目。 不一会儿诵经人走到了广场中央,原本的喧闹声忽然没有了,上万人鸦雀无声。 接着诵经人唱起了赞美诗,同样是复活节仪式,上一次在巴黎圣母院都没有那么隆重。 等唱完了赞美诗,就要举行烛光礼了,其实用不着乔治安娜担心,好几个大人围着德尔米德,随时准备辅助他点燃大蜡烛。 好在一切顺利,蜡烛被顺利点燃了,接着大长老举着它,向全体市民展示,这时响起了欢呼声。 举行这个仪式已经很多年了,大家都熟悉流程,没欢呼一会儿,大长老就用它点燃了第一个信徒手中的蜡烛,也就是梅尔齐的,这时唱诗班唱起了歌。 不得不说,这种圣歌确实有安慰人心的作用,尤其随着歌声,烛光一个个被点燃。 “愿黑夜不再无尽。”大长老在经过乔治安娜面前时说。 “我们听说了喜讯,跟天上一起欢乐。”她学着前面的人说。 接着大长老用蜡烛点燃了她手心的蜡烛,它没有被风吹熄什么的,接着他走向了下一个。 大长老身后跟着一个摇铃的,他一边摇铃一边念念有词。 在古希腊罗马名人录中,有的地方崇拜恐惧之神,因为它会让人们团结。 倘若在黑暗中不需要怜悯,那么自然有人会想在光明中呆着了。 她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蜡烛,直到其他人捧着它走进教堂,她跟着他们前进。 但丁是在离开地狱后才提起灯心草的,他没有带着它在地狱旅行,他只能跟着向导维吉尔。 那维吉尔是怎么知道离开地狱的路呢? 可能因为他是《埃涅阿斯记》的作者,所以才知道“金枝”的秘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