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娇女忙种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章 我阿奶的宝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天她刚给番薯浇完水,雷电来喊他,“小姐,县里的福田酒楼来人了。” 白夏收拾好东西归家,原来是钱掌柜带着人来拉松花蛋和泡菜。 “我想着这一个月也差不多了,正好上面来了信,这次要多订一些松花蛋。” 钱掌柜一看到白夏就不停地说。 “还要订兔子,有多少要多少。” …… “我家就那几只兔子,能卖的也就十来只,其他还太小了。” 又道:“您先坐着,我去洗洗就来。” 钱掌柜想到这段时日店里的生意,根本就坐不住。 不只他这个铺子,府城的酒楼更甚,原本要分到各个铺子的松花蛋,潘掌柜直接截下了,实在是不够卖。 最近其他分店的掌柜纷纷给他来信,问松花蛋的来处,关于这件事,潘掌柜没有说话他也不敢吭啊。 潘掌柜也知道底下分店掌柜开始躁动,不好再压下去,就让他多收一些松花蛋走。 白夏进来,只看见钱掌柜背着手在堂屋里来回转悠。 白夏先喝了一大杯水,实在是在地里大半天都没有喝过水,嗓子干得很。 钱掌柜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她,“怎么样?你给个准话成不?” “成啊。这松花蛋除了你们原本订的。我又陆陆续续做了有五百个,多了没有。” 又补充了一句,“实在是养鸭子的人家太少了。” 就这些鸭蛋王老石家里更本供应不过来,还是白夏又让锦齐去别的地方手上来的。 为着这些鸭蛋,还特意跟人家签了契约,只能卖给她家,就是怕鸭蛋供应不上来。 说完了松花蛋的事情,两个人又说起了兔子的买卖。 “我家的兔子养的久了,大的都有十五六斤,小的十一二斤的,还有更小的。” 白夏还带着钱掌柜去后院看了兔子,“现在有小五十只兔子,不过小兔子占了一大半,能卖的兔子也就十五六只。” 钱掌柜看着那一群兔子,“你家这兔子养得好,就是比山里打开的野兔子肥。” “那可不,这些可是我奶的宝贝!” 方婆子为着这些宝贝兔子,没日没夜的照顾着,有时候兔子大半夜下崽,她都不敢去睡觉,陪着兔子产完崽才睡。 还专门给兔子弄了个产崽区! 为着这些兔子也是呕心沥血了。 钱掌柜思索片刻,“猎户拿到店里的兔子都是三十八文一斤,你家的兔子好,我就按四十文一斤如何?” 白夏思索片刻,不用出运费,也不用像现代一样帮人杀好,“成!” 最后钱掌柜运走了十五只兔子,共二百零二斤,八两多八十文钱。 白夏刚送走钱掌柜,还没关上门,就听见远处有人叫她:“小夏姐!小夏姐!” 白夏定睛一看,原来是白青。 白青面色焦急,快步跑到白夏面前,“小夏姐,拿钱…我来拿钱。” “我家七妹从昨天开始发烧,我奶不给看大夫。” 说着竟哭了起来。 “你快别哭,我去拿钱。”白夏忙转身回屋,把白青的那一份钱拿了出来。 白青来卖东西的钱一直没有取走,一共有三百多文。 “都在这了,你数数,这张纸是账单,你每卖一样东西我都记录在上面。” 白青点点头,“我信你!小夏姐,你家的驴车能不能借我用用?” “可以啊,”又问道:“你会赶驴车吗?” 白青摇摇头,白夏干脆叫来了雷花,“花儿,你送她们去镇上找大夫。” 雷花以前在周地主家赶过牛车,赶驴车自是会的。 白青的二婶吴氏紧跟着来的,手里抱着包裹的严实的小婴孩儿。 白夏轻声提醒道:“我听县城的刘大夫说,小孩儿发烧了不能裹得太严实,不利于散热。” 吴氏赶忙将包裹着的破旧棉衣打开,白夏看着小婴孩儿的脸发红,想来是烧得不轻。 打了一桶稍热的水过来,里面放着一方帕子,“在路上的时候用这个毛巾帮小七敷额头。” “你们有帕子吗?有帕子的话可以拧毛巾从小七的脖子擦到手背,从大腿外侧这一边擦到足背,再从大腿根部这边擦到脚踝。”白夏边说边做着动作,让她们理解。 “脖子两边、胳膊肘、膝盖肘这几个地方,多用毛巾轻拍,这样散热快一点。” 白青听了连连点头,又摇摇头。 白夏看了一眼六神无主的吴氏,叹了一口气,“算了,还是我和你一起去吧。” 那边雷花已经把驴车赶了出来,“快上车。” “小电,跟爷爷和阿奶说一声我去镇上了,很快就回来。” 因为赶时间,雷花将驴车赶得飞快,驴车在路上嗒嗒跑起来,将人颠的不轻。 白夏也顾不得那许多,把小七从棉衣里抱出来,“小青,拧一个帕子来。” 白夏将帕子放在小七的额头上,奈何驴车太颠老是把帕子颠下来,吴氏直接用手扶着。 白夏又拧了一方帕子,开始为小七温水擦浴。 行山村离镇上不远,但是今天白夏感觉时间过得太慢了。 “都怪我,昨天小七不吃奶水、不哭不闹的时候就应该带小七去看大夫的。” 吴氏在一旁哭哭啼啼,白夏皱着眉头很是不耐。 白青在一旁安慰道:“二婶不怪你,都是阿奶把着钱,不让请大夫。” 白夏抱着小七,不时用手摸摸她的额头,用自己的额头碰碰她的额头。 白夏自是知道这种方法不准,但是在没有体温计的年代,也只能用这个不科学的方法了。 “拧个帕子来。”白青连忙拧来帕子,把原本放在额头上的那个撤下来。 她抓着小七的手,“小七的手心没有那么热了。” 语气很是惊喜。 吴氏也摸了摸,又哭又笑的,“小夏,婶子多谢你!” 白夏摇摇头,“还是等看过大夫再说吧!” 小婴孩儿发热最是反复,唉,还是希望不太严重,大夫能治好吧。 镇上有个小医馆,大夫大约四十来岁,听说祖上是游医,积攒了几代人的心血,才在镇上开了这家小医馆。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