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镇北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9章 无将可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听到此言。 众人一片惊色。 右都御史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陛下,临阵换将可是兵家大忌啊,我军本身士气低迷,这个时候再有如此作为,必然导致士气彻底崩溃。” “宇文将军在新罗城以来,动员全城百姓加固城墙,现已将全部兵力集结,他已经显露出坚守决心,这必然能成为最后一道屏障,再不济也能真正的消耗关宁兵力,若这个时候换将,会功亏一篑啊!” 他说话语气着急,带着很强的急迫感。 “赵大人所言极是。” 一个留有山羊胡,胸前绣着云雁的朝臣也站了出来。 “换将太损士气,是否定了将士们所有付出,陛下三思啊!” “有此战果并非宇文将军之过,而是关宁使用攻心之计……” 兵部尚书段盎竟也站出来为宇文雄说话。 “臣可以保证宇文家的忠臣,就算许国公被俘,也不会投降,更不会动摇宇文将军死战的决心!” 身为兵部尚书的他有最基本的判断。 宇文雄已经被临阵替换过一次,绝对不能再有第二次。 而且也没有太合适的人选。 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可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 光是调兵遣将就能让人头疼不已。 兵力配备,后勤物资。 一不小心就出了大问题。 难道再让高仓义去? 那位贵族少爷现在陪同着梁武军的一众将领夜夜笙歌,对此根本就不关注。 真让他为将,那就不用打了,可以直接投降了…… “鄂国公此言差矣。” 这时又有一人站了出来,正是兵部左侍郎费田。 他直接反驳自己的上官,可别人也不意外。 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说起来这个费田也是个能人,他本身没什么背景可言,却能到这个位置。 至从早前兵部尚书邓丘曝出是废帝余孽之后,兵部大换血,段盎也是那个时候上来。 到如今兵部右侍郎换了一个又一个,而屡次跟上官对着干的费田却稳如泰山。 其中原因众人都清楚。 陛下是信任段盎,可也不会让你一家独大。 费田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段盎哑口无言。 “曾经镇北王府也是代代忠烈,谁又曾想到关宁会起兵造反?” 这话可是说到了隆景帝的心坎。 “关宁叛军越来越多可是不争的事实。” 费田言罢便后退一步。 这让段盎的面色立即难看起来,又是当众反驳他。 只是让众人不解的是,费田可不是谄臣,他作风务实,能力强悍,又怎么看不出换将的风险? 怎么这一次竟然如此谏言了。 退到后面的费田又把自己藏了起来,到一个没人注意的位置。 他面色平静,心头却是起了波澜。 为什么? 我是你们口中的废帝余孽啊! 此时还不助攻更待何时? “换!” “必须要换!” 隆景帝反正是下了决心。 不让我换可以,你得拿出成果,可到现在他都没有见到…… “撤宇文将军下来?那该换谁?” 有朝臣问了一句,使得隆景帝皱起了眉头。 换谁? 能换谁? 朝中有统兵经验的大将不少,可能敌过关宁的不多。 这一点,隆景帝还是很清楚的。 高仓义? 算了吧,纸上谈兵的货色。 隆景帝把目光转向了高廉。 都督府左都督掌管全国兵马,他的领兵经验很足,是个合适人选。 高廉微微一怔,随即摇头道:“陛下,臣很想领兵作战,尤其是关宁对臣大肆污蔑,臣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 “但是……臣还是首辅大臣,这个时候必须要保证朝廷的安稳。” 这话说的没错。 但却让很多人鄙夷。 正是因为要面对的是关宁,你才不去。 你怕人家跟你来一个当面对质,到时候就难堪了。 别看他在朝中耀武扬威,在民间声名早就臭了。 回到府上,连面都不露,就怕被人在背后痛骂。 “臣兵部也是一堆事,现今还主持征兵的事情,所以……” 段盎也忙着开口,他不去的原因跟高廉一样。 隆景帝也知道二人想法,他也有顾忌。 这二人的背后是他。 为什么一直不敢面对,还不是心虚。 “越国公杨素呢?” 隆景帝又喊了一个人。 都督府右都督,当初魏国进犯时,就是他率军抵挡,军事谋略高明。 有一官员开口道:“越国公抱恙许久,据说整日都在床榻,怕是无法领兵作战。” “那派谁去?” 隆景帝怒声道:“难道我大康无将可用了吗?” 大殿内一片寂静。 “你们有什么谏言,都哑巴了吗?” 隆景帝看向了一干文臣。 这帮人以前话很多,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是无话了。 “若陛下应允,臣可以领兵。” 礼部右侍郎直接开口,把隆景帝气够呛。 他怎么敢应允。 “卢照龄,你是吏部尚书,你来说。” “将领人选是兵部的事情,臣不敢多言。” “你……你来说。” 他又指了一个御史。 “当前战情不明,镇北王打出的旗号是想要一个公道,外面谣言四起,反而对朝廷不利,依臣之见,要不让申国公,鄂国公去跟关宁阵前对峙,这样既可以……” “冯德胜,你什么意思?” 他的话还未说完,高廉便直接打断。 “身正不怕影子歪,既然是关宁无中生有,国公大人为何不敢对峙回应?” 这官员挺直了腰板,这是选择硬刚了。 “你……” 两人便争吵了起来, “够了!” “废物,全是一帮废物,关键时候没一个管用的。” 隆景帝气的身体发抖。 无将可用! 说出去可真是可笑。 甚至连举荐的都没有,平日抢功劳的时候可是积极的很,现在成了缩头乌龟。 他知道并非无人举荐,而是不敢举荐。 因为被关宁打怕了! 无论是举荐,还是主动请缨都要承担风险,原因很简单。 朝廷已经败不起了。 再败都要被打到上京了,幸亏还有梁武军在文州顶着,否则上京早不知乱成什么样子。 就这已经不少勋贵富庶开始南逃,澜沧大运河都挤满了。 这个责任谁敢承担? “就没有人敢跟关宁一战吗?” 隆景帝低吼道:“难道要朕御驾亲征吗?” ps:补了昨天的章节,大家早点休息,晚安,另外多点点催更啊,这个数据挺重要。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