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4章 第一届招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如此多的官方媒体官宣,无异于一场10级大地震。 轰动全网! 不少人在网上纷纷评论, 【有没有雕大的知道,渝州高等研究院是什么鬼?】 【我知道,据传闻是周易教授联合渝州官府与中央朝廷创办的一所高校, 据说要打造成为西部第一高校。】 【西部第一高校?蜀州大学表示很淦。】 【牌面是拉满了,请问徐城阳是谁啊,周教授竟然会与他联动。】 【楼上不是圈子里的人吧,徐城阳教授都不知道? 大夏国国籍第一个柯尔代数奖获得者,拉马努金奖获得者、数学新视野奖获得者、斯隆研究奖获得者,堪称菲奖之下的绝世强者。 上京大学黄金一代。】 【是那个怒喷大夏国学术环境腐烂的人?他竟然会再次回国,我以为润去丑国不会回来了呢。】 【他不是说国内学术环境腐烂吗?现在竟然选择加入渝州高等研究院,难道说渝州高等研究院将会打破学术圈的潜规则?】 【嘶!你们这么一说,我好像懂了一些,肯定是上面准备以渝州高等研究院为切入点,打造一个新的学术圣地!】 【我有预感,大夏国学术界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变革!】 网上网友的评论乱七八糟,但是渝州地区的网友评论还是大多数都是支持。 【支持,周教授,徐教授我们渝州人的骄傲。】 【渝州,雄起!】 【渝州学术、科技、教育的未来,upup。】 此刻的周易正在听牡丹的汇报, 现在牡丹能够做的工作很多,包括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给出一个具体的结果。 牡丹此刻萌萌哒的说道: “主人,初步效果十分不错,是因为有许多的官媒的帮忙, 但是下一次可能就没那么多的官媒帮忙了。” 周易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说道: “效果不错就行。” 牡丹说道: “但是还是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官宣,不然热度保持不了多久。 很快就会被大众遗忘,犹如昙花一现、一闪而过的流星。” 周易说道: “好了,就这样吧。” 后面的宣传工作都是田一光负责,渝州官府也会配合。 反正从二月到六月,这几个月之中,渝州高等研究院会承包所有的流量。 接下来的时间,周易一边忙着研究ABC猜想,一边忙着做通信感知联合干扰控制这个项目的数学模型。 时不时还要问王怡芳关于CEPC的进度,做一些决策。 每天恨不得有48个小时。 还好自己的几个学生都已经步入正轨,张渡缸与沈一羽进展也十分顺利。 而研究生初试的成绩也顺利的出来, 报考渝高院的人数很多,进入面试的人数不过。 一般来说过了国家线便可以进,过了渝高院数学专业国家线的,只有堪堪50来人。 周易可没让徐城阳他们压分,而是实事求是, 只是题的难度稍微大了一些。 这一届的研究生,周易不打算收多了,就收两个,多了带不过来。 复试时间周易与徐城阳商量了一下,在三月十五日, 复试地点就在渝高院。 现在渝高院大部分教学楼已经能够投入使用, 没必要用别的学校的 学校的各方面人员也陆续去了渝高院, 学校的超市、食堂也相继开业,都是渝州官府请的最好的师傅。 特别是食堂,不是私人制,而是直接由学校把控。 这些后勤人员、行政人员,要么从官府教育衙门抽调,要么从各个高校抽调精英去。 一个学校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 周易要不是陪夏雪,过年之后就会直接在渝高院住下。 徐城阳就已经前往了渝高院,周易也是时不时两头飞。 三月十五日,周易乘坐专机飞到了渝州,然后接着乘坐直升机飞到了渝高院。 渝州高等研究院第一届硕士招生就此开启。 笔试报名的人数有上千人,最终进入面试的只有五十人。 上千人统计的数据周易也看了, 下至双非,上至水木上京大学的学生都有。 考进来的学生的本科学校也是五花八门,不过渝高院又不看哪个本科院校出身的。 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经比很多人强出了太多太多了。 不过复试的科目也比周易第一次招生的时候难了很多。 当初复试就五门科目,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象代数、常微分方程, 变成了现在必须考的泛函分析基础,然后再从五门之中选三门。 连续一天的面试,五十个人的成绩也全部出来。 周易与徐城阳、张伟、恽之玮四个人组成的面试团队, 让五十个考生一阵膜拜。 在他们面前的是大夏国数学界年轻一代最牛的人。 他们四人在,意味着最少8个学生,最多12个学生会成为他们的徒弟。 复试完毕之后,五十个考生都被安排在了渝高院的宿舍居住,成绩大概率就会在晚上10点出来。 不少考生纷纷找他们合影,然后发朋友圈、斗音、围脖等平台。 只要他们发了,田一光手下的运营团队就会立刻跟上, 再一次为渝高院造势。 想想周易与上京大学黄金一代都加入了渝高院, 含金量可想而知。 五十多个学生留在了渝高院,纷纷逛起了校园。 上万亩的校园,虽然还有部分没有完工,但是看起来已经初具规模。 其中一个从海外归国的张家辉与同伴而行,不停的用手机拍照, 从校园环境,到宿舍再到食堂,每一个角落基本都拍了个遍。 不仅仅是张家辉这么做了,其余学生也这么做了。 美丽的校园环境,二人间的宿舍,各种口味都有的食堂, 只要是渝州官府能够想到的,基本就没有落下的。 甚至还配备了一个高质量的校医团队,从渝州医科大学抽调去的。 这也让周易有了萌生办一个渝高院医学部的想法。 到了晚上时间, 五十个考研学生纷纷查看自己有没有被录取, 在渝高院逛了一天,他们已经心生向往。 环境适宜,宿舍环境适宜而且食堂有全国各地不同的口味, 最为重要的是,一旦被录取,将会每年提供3-4万左右的奖学金, 用渝州官府的话来说,南科大能够提供的条件,我们渝高院也能提供。 3-4万的奖学金不仅可以支付学费、住宿费,还能节约二万多当做一年生活费。 加上渝高院的饭菜不是很贵,所以钱财算是比较充裕的。 而且渝高院附近没啥娱乐场所,想要大额消费,也是十分的困难。 只能让自己每天吃得比较好。 至于博士生则是会更多。 因为博士生的年龄基本都25岁往上了,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年龄,面临着结婚生子且没有收入的时期,所以补贴会给得更多。 为的就是让他们心无旁骛的学习。 不过国内其余的博士生,那就不好说了,特别是在读的大部分博士,往往都比较穷。 面临着女友分手,家里催婚没钱等等各个方面的压力。 报考渝高院的这些学生从千军万马之中杀了出来,确实比较优秀。 培养得当,这批硕士或者博士之中,未来可能会留任渝高院。 其余不能留任的,也能在其余高校混到一个不错的教职岗位, 又或者转向人工智能方向。 不多时,张家辉等一众考生开始查看起了自己的成绩,有没有被拟录取。 一般来说,研究生只要收到了拟录取这个通知, 只要不是因为身体与ZZ原因,都能够被录取。 除非搞出个什么违背社会风俗的事情。 当张家辉在手机上看到自己被录取的时候,在寝室十分激动。 只要进入了拟录取名单,就可以开始联系渝高院的各个数学老师了。 目前据他们所了解的,只有周易教授与上京大学黄金一代的数学大佬。 张家辉对着室友蒋国宇说道: “国宇,我被录取了。你呢?” 蒋国宇此刻也一脸激动的说道: “我也被录取了,哈哈。” 二人激动的神色溢于言表。 张家辉说道: “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要拜入周教授的门下。” 蒋国宇激动道: “冲,我们准备一份简历,然后去找周教授,你初试复试成绩第一, 我初试复试成绩第二,很有可能直接把周易教授的名额确定下来。” 根据渝州高等研究院的官方网站,现在只公布了两个教授,但是今天面试五个人, 显然另外四个人也是。 加上官网陆续官宣了几位拿过大奖的数学家, 所以不仅是张家辉与蒋国宇有这个心思,其余人也有这个心思。 纷纷准备起了自己的简历, 获奖经历、学习成绩、绩点,参加的学术课题、发表过的论文,全部都写了起来。 而网上,随着五十个学生发围脖与斗音, 加上暗中的推波助澜, 一时间,关于上京大学黄金一代加入渝高院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网络。 【不是,上京大学黄金一代不是死在外面都不会回来吗? 怎么跟周教授尿一个壶里了?】 【上京大学现在哭死了,自己培养的人才,竟然跟了自己的死对头丘成桐的徒弟,这他喵找谁去说理啊。】 【上京大学表示很淦,田真院士表示很淦。】 【上京大学黄金一代虽然没能够拿菲奖,但是其实力可不低,未来高低是院士,等于直接预订4个华科院院士啊。】 【对的,那几个人都拿过国际性的大奖,没想到竟然加入了渝高院,我孩子今年高考,准备报他们的数学专业!】 【我孩子成绩也不错,希望能够去渝高院。】 【都没看到渝高院官方网站官宣,你们就笃定他们会回来?我不信,丑国给他们的条件太丰厚,而国内不一定给得起。】 周易也在时刻关注网上的消息,毕竟之前官宣的人知名度远不如上京大学黄金一代。 现在趁着考研复试的契机宣布,必然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 翌日,周易就让田一光负责在渝州高等研究院官方网站宣布,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科研助手等多个社交平台。 这一宣布,又是激起了千层浪。 【妈耶,真的官宣了,他们都在科研助手有个人博客。】 【为什么不在围脖,我不服!】 【为什么不在斗音,我也不服!】 【为什么不在B乎官宣,我抗议!】 【周教授牛逼,竟然把他们都给挖回来了,张伟好像蜀中的人,徐城阳是渝州人,当真是绝了,其余几个也是世界级数学家,关键是他们还年轻。】 【上京大学这下真的哭死了。】 【田真院士恐怕恨得牙都咬碎了。@上京大学田真院士。】 【楼上别艾特了,上京大学数学系就没在科研助手注册过任何账号。】 周易看到第二波效果达到了就好,便不再关心,而是专心致志的研究起了自己的课题。 ABC猜想周易有了一个很大的进展, 望月新一的论文肯定是有错误的,周易现在懒得去指出来, 因为舒尔茨等人已经指出来了过了。 研究ABC猜想从传统的方法来说,有两种,其中一种就是从Baker定理的精细化开始,周易已经从这种方法之中找到了一个新的方法。 结合周氏解析法,完全能够另辟蹊径,解决ABC猜想。 至于望月新一继承格罗滕迪克发展的宇宙理论,周易就不做评价了。 因为周易也算半个格罗滕迪克的学生。 当初他的手稿,周易获得了不少的启发。 另外对于周易负责的通信感知联合干扰控制这个项目进度也很快。 周易差不多把核心的问题做了出来。 就是不知道陈丹琦与郑刻羽他们现在的进度如何。 就在周易在自己的办公室认真看论文的时候,大概有七八个学生来到了周易的办公室。 周易看着他们,内心有些猜测,说道: “不知道你们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为首的张家辉说道: “我们都是来周教授,想成为您的学生。” 周易说道: “成为我的硕士?” 众人齐齐点头,说道: “对的。” 周易说道: “我只有两个名额,而且要的学生必须直博,读纯数方向,所以做我的学生要有心理准备,很苦,而且很累。” 八个人眼睛之中放着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有的竞赛成绩厉害,有的发过核心或者SCI论文,也有的是考研成绩十分高。 弱一点的人是不敢来找周易的,与其被别的大佬碾压,不如找徐城阳等人当导师,也不是不可以。 这不等于去普林斯顿留了个学吗? “我们都听周教授的。” 八个人同时说道。 周易说道: “把你们的简历放这里,我会在今晚12点之前给你们邮件。” 八个人把简历放在了周易的桌子上。 周易看到他们离开之后,才一一看了起来。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