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以大梦炼长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章 信里写了什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虽说知小年一上来就行大礼的行为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不过扶摇子还是挺照顾他这位相差几十岁的小师弟的。 这还正是,震惊扶摇子一整天。 原本以为,今天师叔他老人家带回来一个弱冠之年的弟子,已经够他们这群师兄弟震惊的了。 没想到,自家师父更离谱,收了个十五岁的徒弟也就算了,还让人家自己大老远自己跑过来,实在是有些……太不靠谱了些。 刚好方才便是要给风行子介绍一下诸位师弟的,现在正好,两个一起,就不用单独介绍了。 在自家大师兄悉心介绍下,在场包括风行子,扶摇子在内的二十位师兄,他算是一一认识了。 也就是说,加上他,整个云台观的二代弟子中,足足有二十一人。 其中十九人,都是自家师叔的弟子。 除了感慨师叔真能收弟子之外,他还能说什么。 风行子被安排住处去了,而他此刻则是要去找他的好师叔,把自家师父的信件,和物品交给他,这才算完事。 “师兄,我们不是要去找师叔吗?怎么爬山了?” 啊这,一开始,知小年还以为自家师叔就在云台观中。 毕竟不论是之前师父的话,还是自家这位大师兄之前的言行,无不表明,这位师叔就应该在云台观。 “咳咳,师叔他老人家,嗯……不喜喧闹,将风行子带回来后便上华山去了。” 好吧,终于知道云台观为什么要修在华山峪口了。 这是把华山给圈成了自家后山了,难怪,难怪…… 原本见到这么多师兄里边,除了自己和大师兄,都是师叔的弟子,知小年还以为自家这位师叔是个顾家之人。 现在看来,有点顾家,但是不多。 不过现在想来,自家师父还是有点水平的。 不管师叔收了多少弟子,可师父收下的两个弟子,却是包揽了第一,和倒数第一。 不明就里的人一看,大师兄和小师弟都是麻衣道人的徒弟,那其他人还有跑? 爬了半个时辰,知小年有些遭不住了,肚子不停抗议不说,腿脚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些不太听使唤。 两边都是悬崖峭壁,这一不小心,说不定小命就交代在这见师叔的路上了。 果然,想见师叔这种高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师兄,还有多远?” “师叔以前喜欢在朝阳峰博台上看风景,不远了,前边就是金锁关了。” “我……” “师父传下来的功法,师弟还需用心习练才是,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请教师兄。” 好吧,他师兄这是把他的表现,归结为修炼不到家的原因。 想想也是,虽然寄居在长棋子的小道观里边之时,他师父一日三餐不曾断过。 可听长棋子和师父调笑之时的话语可知,他们俩其实都挺耐饿的。 以前他还以为是开玩笑,现在看来,未必不为真。 至少午时已过,自家这位师兄此时就完全没有表现出饿了的样子。 其实扶摇子心中也在诧异,自家这师弟看样子体内真气尽数转为先天真气,看样子已经算是入门了才是,为何一顿不吃就饿得慌? 这可不像是先天之人该有的表现。 就算不能辟谷,可一顿不吃,也不至于此才是。 心中虽然奇怪,不过这种事情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能隐晦提醒,有什么不解之处,可以向他提问。 奈何,知小年现在头晕眼花,完全没能领会自家师兄的好意。 华山东峰,有一石台,相传汉武帝时,卫叔卿修道于华山,武帝命使臣到华山去召还,见叔卿与几个人博戏于石台上,故得名“博台”。 后来传闻赵匡胤就是在这个博台上,将华山输给了自家这位师兄。 后人为了纪念此事,便在此建了个铁亭。 特殊时期,铁亭被毁,后重建石亭,取名“下棋亭”。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亭子,也没有亭子里的残局,只有一座空落落的“博台”。 而此时,他们俩师兄弟上来之时,并没有看到什么贤者隐士,也没有什么残局棋台。 只有一个老道、一堆火,以及……火上的烤肉…… 看这打扮,不用说,和自家师父就是同一个师父教出来的,行为爱好都差不多。 知小年有些愣住,扶摇子倒是仿佛已经习惯了一般,直接过去坐在老道身边。 “哟,师叔,忙着呢?” 看样子,自家这位大师兄是对这种情况是见怪不怪了。 在博台这么雅致的地方,玩烧烤,怎么看,都有一种焚琴煮鹤的意味。 “你小子怎么也来了?不是说让这小子自己来吗?” 显然,自家师叔貌似对扶摇子不太待见。 “原本是想让师弟自己上来的,这不是顾及小师弟年纪小吗,这才专程陪同。” 话虽如此,可下手却是一点儿也不慢。 左手一抓,上边烤着的野兔一条腿便被他抓在手里,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兔腿自动脱落…… “师兄!谢师兄……” 知小年也不客气,他是真的饿了。 见自家大师兄如此,加上之前的话,还以为这是这位师兄专程给他讨要吃的。 眼睛一亮,身形一闪,二话不说抱着这位大师兄的手,都没想着接过兔肉,就这么抱着扶摇子的手,直接啃起他手里的兔腿来。 这让扶摇子顿感好气又好笑。 “师弟,其实你可以自己取食的,师叔他老人家并没有那么小气。” “嘎……难道,这不是给我的吗?” 扶摇子:“现在是了,拿去吧。” 看着这对师兄弟的表演,青衣嘴角直抽抽。 果然不是自己的弟子,不够亲,隔着一道鸿沟呢。 “我说你们俩… …仙道贵生,听师叔一句劝,什么东西都吃,只会害了你自己。” “师叔说的有道理,对了,这是师父他老人家让我转交给你的,请师叔过目!” 说罢,从自己怀里,拿出一个油皮纸的包裹,递给青衣。 顺手间,接过扶摇子手里的烤肉,顺带还撕了个新的给他。 “难得那老家伙还记得有我这么个师弟,你把他埋哪儿了?老道我哪天抽点时间去看看。” 说话间,已然将包裹拆开,露出里边的信,以及两根线香。 见到两根线香之时,青衣眼神先是一凝,而后便露出一丝不屑之意。 “师叔,师父他老人家好着呢,只是说要去云游而已。” “哦,那他说了大概什么时候死没有?” 这关乎生死的话,从自家这位师叔嘴里说出来,就好像在问吃没吃早饭一般毫无波澜。 要是只看对话,还以为这位师叔和师父有什么深仇大恨。 可知小年仔细看自家师叔的表情,却是毫无变化。 显然,他并不感觉这么问有什么不妥。 咽下嘴里的烤肉,火候过了,有点柴,没那么嫩。 赶紧灌了一口腰间葫芦里的水,这可是上山的时候刚打满的山泉水。 清甜,润口,和野生烤兔肉更配。 “没说,师父说他参悟了先天至妙,有望更进一步,找道友论道去了。” 这倒不是他胡说,虽然这不是原话,可也大差不差。 “切~还先天至妙,他要是再不回来,说不定就和哪位山精鬼魅为伍了。” 显然,对于知小年嘴里的“先天至妙”,青衣很是不屑一顾。 同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大家知根知底,他显然认为知小年在吹牛皮。 或者说,他认为麻衣在吹牛皮。 在他看来,先天不就是先天真气,真元,窍穴三个小境界吗? 乃至就连后两个小境界,还是当年闹出好大风波的“长生劫”之后,各家道门整理所得,这才有了真元和窍穴两个小境界。 就是如此,青衣这才对知小年嘴里的“先天至妙”嗤之以鼻。 认为麻衣这是在吹牛,哪怕麻衣说他领悟了所谓的“天人之妙”都好说一些。 毕竟天人合一这种感觉,虽然玄妙,却也和他们接受传承之时,差不多。 话说得虽然不太客气,可手中动作,却是颇为小心,深怕一不小心,便毁坏手中信笺一般。 见自家师叔这个样子,知小年也不好多说什么。 学着自家大师兄的样子,默默的消灭起烤架上的烤肉来。 让知小年目瞪口呆的是,自家师兄快速吃完手中烤肉,很快便恢复了那副仙风道骨的淡然模样。 盘坐山巅,任由寒风吹拂,颇有八风不动的架势。 这一副得道高人的形象,让知小年好生羡慕。 更让他羡慕的是,自家师兄吃完之后,不论是手中,还是嘴角,毫无油渍。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用什么洗衣液了…… 反观自己,简直是一言难尽。 他们这边在专心致志的祸害师叔的劳动成果,而他们师叔,却是盯着手中信件。 从刚开始的饶有兴趣,到不屑一顾,再到嗤之以鼻,最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态度大转弯。 看着面色严肃,专心致志,时不时还翻回去看之前内容的青衣师叔。 别说知小年,就连表现的极为稳重的扶摇子都忍不住传音问道: “里边到底写了些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