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牙认为,从“小树苗”变成“铠甲”这样的携带方式还是太过不便,为什么就不能在中间保留现在这样的“球体”作为中转呢?
而对于此,巫医则摇了摇头回答道,
“啧啧...你当我不知道么?但又哪有那么容易实现呢....现在这是完全体经过退化的半休眠状态,如果想要从铠甲与树苗形态变成现在这样,那它就必须抛弃除了“核体”外的绝大多数增生成分.....”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它会放弃所有增生出来的装甲层,以及几乎全部以这些装甲层为载体布设的功能性图腾,不太准确的说....大概就相当于,让你退回受精卵状态重生吧....懂?”
“明白了....需要成长时间、成长资源、以及重新去刻画战斗辅助图腾对吗?”
“对的,就是这样.....所以你完成同化、并第一次把它变成铠甲形态后,还要拿去刻画功能性图腾,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活化铠甲。”
“以后,铠甲受小创时,可以在甲胃状态下靠你提供的养分恢复;受中创时,也可以在小树苗状态下自我修复;但受到了重创后,就得退回到半休眠状态重新培养了。”
“再另外,如果想改变它铠甲形态时的结构外观.....也必须从这样的半休眠状态开始。”
“我明白了....”
“行,那你就先回去“驯服”新的植入体吧、之后是“驯服”铠甲核心....如果你这两步都成功了,那不仅仅是铠甲会出现质变,就连“枪炮”的装备方式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闻言,巨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突击者1型”30速射突击炮、“防空者1型”60高平两用速射炮;
如果此两者能改换成这样的形式加以装备,并与外置铠甲、自身植入体形成联合,那无疑又会是一种战术方面的巨大进步。
而假如随着修行的持续,战士的承载能力再次得到增强....比如能量转换速度、神经反应速度等等,那说不得也能像战争古树那般、成为大口径武器的装载平台。
设想着这些个可能性,巨牙突然感觉到了一种“使命”落在了自己肩头.....
作为现阶段最强大、最纯粹的战士,他的进步已经不单是“自我成长”,更是在为共和国未来千千万万战士的道路在奠基、在为军队武器的发展道路奠基。
于是,他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坚定的回应道,
“巨牙会全力以赴的。”
“哈哈!好,那就去吧...记得三天过来一次检查、补充植入体养分。”
“明白。”
就在巨牙正参与这场实验时,诸多事务也陆续发展到了一个阶段....
~~~~~~
在北方,前往高原进行拉练的军队已经开始踏上了返程。
演习以“外北城”为后勤与指挥总基地、以高原各城邦作为途径点,进行了为时两个月的行军与攻击演练。
参演部队中,有近100台“轰击者1型”重炮、160只战争古树、超过300辆“破甲者1型”自走战车、千只后勤用驼鹿、千五百名装备了“突击炮”的步·骑战兵。
其所经之处那巨大的声势与攻击威力,让执政府对高原诸城邦的计划,在其高层既不敢怒又不敢言的“诺诺”声中被执行。
但在火力等优势的背面,新装备所展现出的问题也绝对不容忽视。
首先,重炮越野性太差,其作战半径受到了交通状况的极大限制,那动辄数十公里的射程的确很远,但在庞大面积所带来的漫长运输线路面前,却还是显得杯水车薪;
就单于此次演习来论,重炮在被轨道从本部一路运输至外北城后,面对着高原上相对落后的交通条件,它们前期全程都没跟上大部队的脚步、中后期甚至直接被运回总基地搁置了起来。
由此可以得出判断,除非北地诸族好心的为共和国提前铺设轨道,不然在很长时间内、陆基重炮的适用范围都会很有限。
当然,前提是共和国的越野运载动力技术没有取得突破....
其次,战争古树与自走战车虽然越野能力很强,但速度与续航能力却是硬伤、严重迟滞了部队整体的行进速度;
再次....
反应仓武器的出现,单兵背负式供弹仓、供弹链的陆续投入应用,加之战车上的炮弹快速装填手段...
这所有的变革都让有效战斗距离被拉远了数倍不止,远程火力投射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想象中未来的主要战争方式,曾今赖以生存的近中程战斗反倒成为了一种补充。
这样的战争方式在增加了杀伤效率的同时,却也让“补给”成为了部队战力维持的“生死线”,曾今有口吃的就能保持百分百战力的情况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返;
因此,“补给问题”便成为了这次演习所面对的最大困境之一。
无论是因为附带的“威慑使命”、亦或者演习本身的目的所在,拉练军队几乎每到一个城邦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实弹模拟战斗;
这样的“模拟”在促成了前述“政改”之余,自然造就了巨量的后勤补给需求。
早期还好,那几个城邦距离外北城并不远,驼鹿拉着一车车物资能够相对容易的完成后勤任务;
但到了中期,随着军队距离后勤基地越来越远后,维持后勤便成为了相当困难的事情。
这样的困难,暂时只能靠“修路”、以及“建造后勤补给中转基地”来“治标”,但“治本”层面上却让大家一筹莫展。
相对于以前更为简单的“剑盾矛时期”来说,这样的情况让指挥部大呼麻烦至极,却又不想主动放弃这么牛皮哄哄的作战方式、回归从前的俭朴....
最后,则是编制安排与兵种配合问题;
技术的革新带来武器的换代、武器的换代促成战法与编制的革新需求,但新的编制、新的战法,却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迟迟没有个定论。
“工程车发动机”、“体外铠甲”这一类正在研制的技术,让指挥官与战术学者们的大脑因兴奋而混乱;
“北地飞行兵种”之类的情报,也让编制安排、武器分配面临着新的课题。
情报能力的提升、与技术的飞速发展,既带来了活力,也让整个军队都处在了一种既兴奋、又不安定的状态。
情报促进了武器需求、技术实现了武器需求、新的武器又带来的战法与编制方面的新需求;
曾今的五巨魔小队,已经变得不合时宜;
过去的步骑配合,也已经过于落后。
在新的形势下,不同射程、不同威力、不同目标选择的诸多“火力”间,该如何形成有效的配合、什么样的编制才能高效且稳定的实现这样的配合,转而成为了亟待被解决的问题。
在考虑了未来在技术层面上之“不确定性”的同时,军部在此时施行了一种更类似于过渡期方案的、用“单兵种中队”组合形成“多兵种大队”的方案,且在演习中进行了尝试,并获得了还算能入眼的效果。
当下,演习已经进入了末尾,诸多混编大队于耕地间、在天然草甸区内、在高原沼泽地带、甚至山岭之中绕了一个大圈;
在留下了一地在惊慌中目瞪口呆的诸城邦后,从高原的东方向西南而返,准备回归最初的起点外北城,然后结束这一次演习。
~~~~~
随着共和国所掌握情报规模的扩大,对于北地诸族、尤其是其中那几个强势种族的情报,已经变得相当丰富。
其中,来茵种作为最强势的几个种族之一,自然是需要被优先掌握的情报方向。
对于其情报的搜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最开始的迁徙角蹄种口述;
第二,情报部门北出前期,自“中央大陆区”其余诸族俘虏的口中审讯间接得知;
第三,派遣情报员深入来茵种辖地,从其腹心区域亲自搜集得来。
在这样一步步渐进式的搜集过程中,本部逐渐明白了他们所展示给外界的社会形态、生产方式;
且初步掌握了来茵种的势力范围、麾下奴隶·附庸种族状况、强大兵种情报等等信息。
来茵种是位于大陆西部的联合酋邦,其内部政权形态为“氏族联盟”制度,如果由小到大去阐述的话,则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小氏族-大氏族-氏族联盟总部三等。
其中,联盟总部位于最强大的几个氏族交接地区,其领袖被称为“大酋长”;
大酋长通常会直辖一个、或两个强大的氏族,而其余的大氏族则由他的兄弟、或盟友进行统治;
联盟成员俱为雄性,且会一同组成联盟酋长议事会,共同商定种族整体事务。
此外,大酋长与其盟友对种族、对各自直辖氏族的统治期限为三十年,在其统治期的最后三年,则是整个来茵种群的“大酋长与酋长议事会挑战期”;
按照传统,挑战期会决出一个,拥有成员1名以上、现任酋长议事会成员总数2倍以下的挑战者群体,而现任大酋长则有义务带领着自己的议事会成员迎接挑战。
这一战发生在任期最后一年的末尾,胜利者们将成为新一期的大酋长、议事会成员,且只要继续胜利下去就没有任期限制;
在一个名为“神圣条款”规则的束缚下,失败者虽不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必须为胜利方服务十年。
因为这样的统治传统,来茵种内部“大氏族”统治权,基本就直接掌握在当期的大酋长与其盟友手中,保证了他们在统治期间的话语权、资源享有权。
“大氏族”共有14个,各自直辖着5-7万来茵种,通常都有主城一座、并视需求会有好几座分城存在。
而在“大氏族”之外,还有着星海般的诸多小氏族存在,它们有着自己的固定领地,且各自控制着诸多附庸·奴隶部落;
它们与自身的源头大氏族间并没有严格的归属关系,对于大酋长、以及酋长议事会,也只具备战争义务,以及比例极低的税贡义务。
小氏族的酋长为外来雄性挑战制,且也有着低于大酋长任期的10年统治权限,酋长们在统治期末尾的一年,有义务接受至少三次低于自身联盟两倍以下者的挑战;
赢了继续自己的统治,输了则失去领地统治权,并为胜利者服务3年。
雄性强者最高可以同时兼任三个比邻小氏族的酋长一职,并用自身的战斗力、生殖力,换取氏族雌性的资源供养;
而氏族雌性,除了“供养”外,还会在挑战期监督现任酋长接受传统,并会在其逃避时进行围攻。
一个寻常的来茵种小氏族,通常有着数千城邦公民,且全部生活在城市当中;
其附庸·奴隶部落生活在郊区,为城邦中的氏族主体提供粮食、衣料等等物资。
种族传统规定,来茵种氏族间不可以成立附庸关系,所有来茵种都只能去压榨外族,且这种传统具有某种超凡层面的约束力,就如同“大酋长挑战”、“酋长挑战”等规则一样。
另外,无论是大氏族还是小氏族,其中生活的来茵种公民会被划分为“核心公民”、“高等公民”、“公民”三等;
“核心公民”中的雌性,为氏族的统治者集团,拥有领地产业的直接管辖权;
而其中雄性,虽然会在成年后被赶出本氏族,却拥有者组建联盟挑战“大酋长”、“酋长”的天生权力。
根据早中期的情报,核心公民、高等公民的标志似乎是拥有自己的坐骑,且会按照本身的身体强度与坐骑强度,去划分他们的公民等级分属;
也即是说,在外界看来这两个等级的公民间具有流通性,哪怕是普通公民似乎也有成为核心公民的可能,但其中的过程却犹如雾里看花般无法被看清。
而核心、高等公民与他们的坐骑,则共同形成了来茵种的“空骑兵”、“地骑兵”,是各个氏族最为强大的战斗兵种力量,在整个北地都有着极强的威慑力。
“骑兵”,顾名思义便是靠骑乘作战的兵种,而其“空”与“地”的前缀,则是标注了它们的作战区域。
“空骑兵”的坐骑在来茵语中被称为“狮鹫”,是一种带翅的陆空双栖魔兽;
而“地骑兵”的坐骑,则是前者的地面特化型,是拥有着比“狮鹫”更庞大体型、但并不会飞行的“地狮”,
据说,这两种生物与来茵种的关系十分密切、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就已经并肩作战,且及至今日都未曾出现过它们被其它种族驯服的先例。
根据诸族消息的汇总,坐骑与骑兵的关系已经亲密到了外族无法去理解的程度,甚至在来茵种社会中有着类似于公民的身份。
而普通的“公民”则没有坐骑,他们全民皆兵、组成了各个氏族的主力战斗军团,是威慑领地内附庸·奴隶种族的重要力量。
而除此之外,氏族治下的各个奴隶·附庸种族,还有义务于战争中贡献仆从军,通常被用来充当填线的炮灰。
这些附庸部落也会按照服从性、战斗力分出三六九等,承担着各自不同的生产与战斗指标;
最下等的附庸,通常会被要求上供收获80%的粮食、畜产,最高等的则可以用血税替代部分上供额度。
以上情报中的大部分,都在后期的实地“探访”中得到了证实,但毕竟是间接情报、所以也有部分在后来被证明并不准确。
尤其,在三等公民的划分标准、坐骑地位、氏族内部权力分配的诸多方面,在后期的情报搜集中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
~~~~~~
时间:某年某月;
地点:北地,西部来茵酋邦下辖某区。
玛尔维娜忒丝,刚刚带着俘虏、甩开身后追兵,回到了自己所布置的地下掩体之一。
她率属于西方情报司的情报专员,在近三年间一直负责着对这个片区之情报的搜集任务。
在四天前,刚刚执行了任务期间第一次对该地来茵种的捕获工作;
玛尔维娜明白来茵语中“主母”、“主母候选”意味着什么,且在这已经持续了数年的情报搜集中,渐渐了解了“父母儿女”之类的关系定义;
虽然很不以为然、且觉得这是个无用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她根据由此而延伸出的转述称谓,来确认自己所抓获目标的价值。
这是一只刚刚成年的核心公民,自己四天前杀死的那只地狮坐骑,也说明着这一点。
地下掩体内落满了尘土,看样子并不是经常被启用的样子;
几道通气管蜿蜒着、从相隔了数百米的不同位置中伸出地表并长成了树的模样,一边为掩体本身提供着养分、一边掩护着自身的“通气”作用。
地底内部的空间并不大,但保存了重要的食物、水补给;
食物,通常是耐储存的脱水面包,一棒子能敲晕一些弱势种族的那种;
水,则是根系从地底一点点析出的,但由于设计问题变成了死水。
除此之外,掩体内便只剩下了一副桌椅、一张床铺、一间囚室,前两者供情报员书写与休憩、后者则顾名思义。
这样的掩体内布置,是现阶段情报部在整个北地的“标配”,由于其为图腾技术革新前的产物,因此并不具备图腾所带来得任何“功能性”。
但即便如此,它们却也是情报部花费了十余年时间,才陆续铺开在北地各个区域的情报支点,无论是最前线的情报员、亦或者无人区的联络员,所住的都是这样的地方。
而现在,玛尔维娜便带着俘虏来到了这处掩体中。
她将俘虏锁入囚室,然后点亮昏暗的油灯,并从蓄水池中盛了一碗水后开始进食;
连续好几天的逃亡、刺杀,期间无数次的动用图腾,玛尔维娜现在急需补充身体消耗。
手里的面包格外涩口,但她依旧蘸着生水开始生啃....
“卡察”、“卡察”.....
“水有点臭..算了,反正喝不死,躲过这一阵再换吧.....”
啃着干冷的面包,玛尔维娜都囔着说道。
“呸呸....我在哪里....你..你是谁?为什么要抓我?”
这时,一道含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玛尔维娜诧异的回头望去,正好看见了那位已经吐掉了嘴塞的俘虏。
“已经醒了啊...”
玛尔维娜是第三批派遣出来的情报员,到了她那个时候、共和国已经通过前两个批次的探索,掌握了大量的北地语,且将它们列入了教育系统“必选修”课程安排当中。
自那时起,每位中央校学员如果想要顺利毕业,就必须在强势种族的语言中至少选择一门进行学习,并额外粗学两门弱势种族语言;
老派巨魔也有学习机会,每一所“壮年业余校”都开设了“外语兴趣班”,以供那些闲不住、且想当情报员的巨魔们前往学习。
玛尔维娜是新生代战士,她在中年级时报名参加了执政府的“情报专员委培计划”,并通过了相关资质考核、进入了“委培名单”之中,且自此开始接受有一定专业偏向的教育;
而到了高年级时,她也理所当然的选择了“情报专业”,去接受更精细的专项培养。
像她这样的学生,“委培计划”对于“外语”方面还有着比寻常毕业生更高的应用标准,而玛尔维娜的“必修外语”选择的便是“来茵语”。
因此,她现在能毫无障碍的听懂、并张口与这位“后补主母”进行沟通....
玛尔维娜放下手中食物、站起身,提着椅子向前迈了五步,来到了角落处的囚室。
室内昏暗的油灯,将其面容渲染的十分可怖,外加那夸张的身高、壮硕到有些“畸形”的身材,都为囚室内的“高贵者”带去了沉重的压力。
“啊!!!你这个怪物!快放开我!母亲与姐姐们不会放过你的!”
玛尔维娜没有理会这个雌性的尖叫,只是将椅子放下、直面着囚室做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