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之女娲家的青鸾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章 神农尝百草,三界仙圣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明玉离开常羊山送别昊天,上天入地,也只是用了很短的时间。 但这么短的对于神农来说却很漫长。 他再度来到常羊山,没有听到熟悉的琴声,这让神农有些失望。他在常羊山脚下驻足七日而后离去。 之后,神农又来了两次。 都没听到那琴声。 他认为,山中的人也许走了。 于是,在最后一次,神农怀着几分好奇与憧憬,登上了常羊山。 果真没见到抚琴之人。 正当其失落地要离去时,一位巫女出现,叫住了他。 “见过前辈!” 神农不是修士,但他见过修士。 深山之中,飘然若仙的女子,想来也不凡。 巫女交给他一宝。 “这是替他送给你的,希望你能好生使用。” 巫女说完,就示意神农可以下山了。 她还要等他回来。 神农注意到了巫女说的“他”。 想来那便是自己一直想见的人了。 神农接过宝物,恭敬一礼。 “前辈赐宝,烈山之幸,敢问前辈名号?” 巫女看了看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每每提到名号,她就想到了那个女人,就很烦。 神农见此也敢多问。 再度一礼,转身便离开了。 巫女给神农的宝物名曰:赭鞭。 神农持赭鞭走遍天下。 见草木挥鞭,再以汁液辨草木寒热属性,性寒的装入左边,性热的装入右边口袋,他手中的鞭子沾染草木灵液,逐渐有了灵性,普通草木一鞭可辨,生出红光为热,生出白光为寒。 神农以之辨草木驱虎豹虫豸。 南方湿热多草木,神农一路向南,遇到陌生的草木止步辨认采摘。 这一日,他在一处千仞绝壁之上发现了一簇从未见过的植物。 山壁又高又滑,根本无法下脚。 神农又不甘放弃,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搭建木架。 神农踩着木架终于够到了那簇长在绝壁上的草。 他搭建的木架以及木架所在之地被后人称之为神农架。 神农的辛苦不足为外人道。 神农的付出也不为人尽知。 神农并未入仙道,他的路与伏羲不同。 伏羲是要给人族开道,要给人族撑起一片天。 他是人族的天皇。 所以他的起点注定要高。看書菈 而今这片天撑起来了。 神农便能从容许多,他不用着急。 人族中,凡人很多,生老病死饥寒苦厄,是他们的困境。 以凡人之躯,深耕于大地,行走于山川,为人族谋万世之福泽,才是神农的使命。 神农是人族的地皇。 他的路,更加接地气。 要能吃苦,也不怕吃苦。 他是一个农忙在田里带着大家一起辛苦劳作,农闲如野人一般走进无人涉足的未知之地寻找谷物辨别草木的贤者。 他是一個土生土长又在土里为人族刨食的人。 他需要以凡人之躯,尝遍人间诸苦。 他大概也将会成为吃苦最多的一位人族共主。 神农尝百草,吃尽人间苦。 他多吃一点苦,人族就能少受一点苦。 这是神农氏的初心。 很伟大! 昊天轮回,天庭的主宰换人了。 这个变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鲜少有人注意,或者说注意到的人也不关心。 如今天庭的权势,还没有达到三界闻召的地步。坐上那天帝宝座的,是昊天,还是玉皇,亦或者是别的什么人,都跟天地众生无甚关系。 这个时代,天于众生而言还太高。 但众生难知天高,十方神圣却不能不知,也不敢不知。 有一天,他们就发现,久不关注的天庭变得不一样了。 天帝换了,又好像没换。 因为昊天之后有玉皇,同根同源的气息瞒不过有心人。 可天庭是实打实的变了。 变得更有威仪,更加铁血! 天条加了很多,一条比一条严苛,一条比一条吓人。 而随着一条又一条的天规确立,天也变得更加有序。 但,这还不够! 天帝宝座上坐的是玉皇大帝,行使天帝权柄的却是瑶池金母。 这一日,瑶池召开了天庭大会。 凌霄殿上,玉皇与瑶池并排而坐。 一左,一右。 左边的玉皇头戴冠冕,面无表情,宛若木胎泥塑。 右边的瑶池身着华丽的长袍,面容端庄,神态威严,双眼深邃如同星空一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她是太古时期的女仙之首,是掌管天地雷罚的王。 强大的气场仿佛可以支配整个天地,天庭群臣在其威压下变得异常渺小,整个凌霄殿异常压抑。 “启禀陛下,娘娘,长生大帝到了。” 天将入殿禀报。 如木胎泥塑般的玉皇大帝终于动了动,他看向身边的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的神情一缓,轻轻颔首。 玉皇大帝松了口气,启声道:“有请!” 福泽万千,清光普照,永恒光明中,走来一位神祇,容颜俊逸,满眼光明,似乎映照天地。 长生大帝龙骧虎步,踏入凌霄。 随着他的到来,凌霄殿压抑的氛围瞬间一松。 群臣尽皆执礼。 “拜见大帝!” 玉皇欲要起身相迎,王母蹙眉,轻咳一声。 无奈,玉皇只能坐下。 “见过大天尊,见过王母!” 长生大帝微微稽首。 “大帝有礼!” 玉帝与王母还礼。 “大帝来的正好,且上座!”王母娘娘率先出言,云袖一挥,凌霄殿升起一方御座。 长生大帝落座,静待下文。 玉帝张口欲言,还是下意识看了眼瑶池,见她没有动作,这才说道:“王母与我议定当在原基础上不断完善天条,预计修订八千总纲,十二万五四百细目,待其成后,天条当为天之秩序。今后推之于洪荒,也好彰显天庭威严,谋天地福祉。” 说到这,玉帝便将话题交给王母娘娘。 瑶池笑道:“大帝素有谋略,每每发语一针见血,而今完善天条,乃是涉及洪荒天地的大事,不知大帝有何良策?” 长生大帝沉思片刻,说道:“天条完善,事关重大,虽说是我天庭之责,但也未尝不是有关众生。天条制定出来,终究是要治理三界的,三界众生若不认可天条,那强行推动,恐生变乱。” 玉帝脸上带笑,当即附和:“皇弟所言极是。” 瑶池金母脸色一沉,这不是她想听的答案。 她要的是天权唯一,天条是天权的象征,议定天条当由天庭来决定。 长生大帝这话便是在说,天条既然事关三界,那便让三界参与到修订天条的过程中来。 那各方插手天条制定,几乎等同于插手天权之事,这岂不是让天权旁落于他人之手? 成什么样子?! 长生大帝自然知道王母在担心什么,于是再度开口:“让三界议天条,不是说将主动权交出去,让众生妄议。而是由我天庭牵头,请出天、地、人三道圣人,再联合人间,冥界,四教,各族等一干势力,共同推动此事。 我天庭一家订下的天条,只是天庭的天条,只有三界四教,天地诸神,八方万族共同制定的天条,才是洪荒的天条!” 玉帝也出言说道:“这天是我天庭的天,也是洪荒的天,众生的天。天庭欲要主宰三界,就不能忽视三界。正好借这次机会,听一听三界对于我天庭的声音到底如何。 若此事能成,便是我天庭的主张得到了三界响应,有了众生的认可,我想天权非但不会被削减,反而将得到极大的巩固。” 瑶池金母闻言若有所思,随后展颜说道:“便依大帝之言!我天庭就请来诸圣,邀三界,四教,天地诸神,开一个仙圣大会,共议天条!” 长生大帝与玉帝相视一笑。 “娘娘圣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