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卖草鞋的大耳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6章 四世三公的袁家再次发达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256章四世三公的袁家再次发达了 张飞等人凯旋班师,左丰亲自到雍门外十里亭,代表太后犒赏三军。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把赏钱,所有将士都眉开眼笑感恩戴德,纷纷夸赞太后圣明! 张飞、袁绍、曹操、孙坚、李榷、郭汜、张济、段煨一同上殿见驾。 凉州四将一上殿,就双膝跪倒,以头抢地,一边痛骂自己瞎了眼为虎作伥,一边恳求太后杀了自己以谢天下。 左丰拿起早就准备的字条朗声读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去凉州,须好生对待民众。” 四将叩谢圣恩,离开大殿,匆匆赶赴各自地盘。 张飞得了赏钱,加了食邑赏钱,荫二子。 曹操和孙坚加官进爵,分别担任军部要职,同时还特地在东都赐了宅子。 曹孙明白,这是要把家人安置于此,权利义务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 不过两人此时都没有谋逆造反的心思,怎么说也算是太后的恩典,在朝堂有了一席之地,乐呵呵地接受了。 唯独,轮到袁绍,何太后直接问他:“袁卿想要什么?” 袁绍本来气壮山河,突然被区别对待,很是忐忑,硬着头皮回话。 “臣惶恐!些许战绩不敢邀功。” 左丰打开第二张纸条,温言说道:“兄友弟恭,家和,万事可兴。” 离开京都的袁绍,在外面吃了大半年的苦头,早就领悟了家族的好处。 何太后的话,无异于帮他解套。 这货当即趴地上,“咣咣咣”磕了三个响头。 “太后说的是!臣知错了!” 太后暗暗点头,袁绍吃一堑长一智,肯低头认错,还有得救。 唰唰唰,一张新纸条写好了。 左丰看了一眼,转头对袁绍说道:“朕托你给太傅传句话:若是反省好了,就上朝吧。” 很明显,太后没给袁家逆子任何赏赐,不过呢,她把机会留给了袁基。 堂堂大汉太傅,真想安排一个武将,轻而易举。 袁绍再次谢恩,然后跑回府中去见袁基。 袁基被董卓折腾的半死,又遭到掳掠颠沛流离了将近十天,半条命都没了。 刚刚回府调理休养,就听见管家袁三亭通报:袁绍登门,传太后口谕。 只能爬起来,摆上香案火烛,打开中门迎接袁家逆子。 “太后问你:若反省好了,就上朝吧。” 尽管身体不适,但袁基立马回答道:“臣深刻反省,知耻后勇,戒骄戒躁。明日便上朝理政。” 太后的意思很明显:动乱暂平,人心不宁,你们袁家应该站出来,尽快安稳朝堂和地方。 同时,太后派袁绍传口谕,自然是想当和事佬,何况,前面还赶走了那位心比天高的浪荡子。 袁基得承这份人情。 他看了一眼袁绍,问道:“还有别的事?” 袁绍知道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反正在家里丢面子,总好过在外头吃瘪。 “我回来祭奠伯父阿父。” 这就是认祖归宗了。 袁基冷冷地转身,冷冷地走向宗祠,最后冷冷地拉开了大门,自顾自先上了一炷香。 “阿父,叔父,在天有灵,不孝子今日回来了!” 袁绍一脸尴尬,等老大上好香,双膝跪倒在父辈祖辈的灵位前,深刻反省,痛斥自己的混蛋行径。 好一会才说完,随后,可怜巴巴地看着袁基。 袁基哼了一声,冲袁三亭撇了撇嘴。 袁三亭明白,这算是接受了袁绍认祖归宗,便取过长香,点燃,交给袁绍手中。 “请绍公子给祖先进香!” <divcss=&ot;ntentadv&ot;>“谢谢大哥!”袁绍站起身,道谢过后,上前将香火插入香炉。 等袁绍进香完毕,退下来,袁基问道:“太后的面子,袁家不能不给。不过,你当日打出家门,今日复归,家规你认是不认?” “不孝子,袁绍,认打认罚!” 说完,袁绍袒露上身,双膝再次跪倒,说道:“但请兄长狠狠责罚!” 袁三亭对袁府家规倒背如流,立即朗声说道:“以下犯上,大逆不道,今家主开恩,小惩大诫,记三十杖。立即执行!” 说完,门外进来两个执杖家丁,对准袁绍光溜的脊背,就是一通好打。 家规可没有人情,三十杖打的结结实实,皮开肉绽。 袁绍咬着牙硬抗,几乎疼晕过去。 袁基点点头,对袁三亭说道:“扶他回自己院子,差人伺候,就这么着吧。” 大乱大治,前一段时间,董卓把袁家势力拆的七零八落,现在又要重新收拾,千头万绪啊! 袁基再次站到了权力核心,袁家顿时成了香饽饽。 此前不少改换门庭的门生故吏,又屁颠屁颠拿着礼单跑来,求收留求包养各种求。 如此毫无底线,毫无廉耻,就连袁三亭都看不过眼。 “家主,好多都是见风使舵的无义小人,礼单还很小气,是不是退回去?” 袁三亭不是很理解,有些家伙没钱,居然拿土特产凑数。 比如:腆着脸送来一筐鸡蛋。 袁基历经磨难,觉悟不同往日,淡淡一笑,说道:“民生艰难,官也不好做啊。名帖礼单都收下,好言安抚,不可失礼。” “啊?” 四世三公哎,堂堂袁家家主哎,怎么好意思收鸡蛋的? “啊什么啊?不聋不瞎不做阿家翁,快去!” 收礼是一门学问,袁基掌握的恰到好处。 人心纷乱之时,袁家亟需恢复名望,这时候拿架子只能招致猜忌与怨言。 再说,刀口之下,袁家也服软,更别说那些芝麻绿豆官了。 说句不夸张的,整个朝堂也就那根华表柱干净一点。 再说了,太后能都忍了董卓,袁家还自命清高,是打谁的脸?还想不想混了? 因而,袁家放开姿态,接纳原先所有骑墙的门生故吏,令东都秩序明显好转。 很快,省中传旨,着袁基复太傅位,牵头主持政务。 众人都明白,这并非冷落太师卢植,因为卢植病重。 这次是真的,老头年纪大了,又风餐露宿,严重伤风,撑到东都后就卧床不起。 华佗上门诊治过,想要身体康健,自身的体质得过硬。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太师且得在家养着呢,没有十天半个月下不了床。 至于大将军何进,何太后对其相当失望,下旨,让其在家静养。 实际上,太后的兄长一点毛病没有,却不得不整日窝在后花园钓鱼。 反正皇甫嵩朱儁顶在军部,还有张飞赵云撑着,洛阳暂时没有大动乱的危险。 但,何太后也有烦心事。 一个是自家婆婆,董太皇太后。 另一个是自己亲生儿子,史侯刘辩。 处理政务游刃有余的何太后,对如何处理家事,投鼠忌器。 而且,皇室家务事,外臣也都明智地不敢插嘴多言。 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刘协。 自从他摇身变成侦探天子,十年前悬案的真相,一点一点浮出水面。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