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天。
吃过早饭。
万苏几人准备向应姜告别了。
突然被应姜叫住。
“你们还有没有任务?”应姜又问出了这个问题。
万苏摇了摇头。
“我有个想法。”应姜说。
在昨晚带了那个村落的四十来号人回到超市时。
她心里就有一个想法。
反正超市那些倭国人也看不见。
而那些华国人都躲在一些地窖里面,饥一顿饿一顿的。
还要担惊受怕会不会被倭国人抓到。
并且很有可能被那些倭国人发现。
反正超市已经收留了两拨人。
也不怕多收留一些了。
“我想出去告诉那些华国人,我们这里也可以做一个庇护所。”
听着应姜的话。
万苏震惊极了。
他扫视了应姜好几眼。
他想不到。
面前这个女孩子,心里居然抱着这样的想法。
万苏十分佩服。
“这个不行。”但是他摇了摇头。
“现在金陵城里不只有华国人。”万苏解释道,“还有很多的汉奸和间谍。”
倭国人和华国人长得比较像。
两个都是黄种人。
所以相比那些洋人,很难分辨得出倭国人和华国人。
万苏他们也是见多了,才依稀能够从感觉上分辨得出来。
而应姜他们这些人,都很少见过倭国人。
更别说分辨出汉奸和间谍了。
“这个不用担心。”应姜笑了笑,“我有办法。”
万苏有些疑惑。
但是应姜却没说什么。
她叫上了高琦,便和万苏与他小队的几个人。
全部都装备了齐全。
然后出门开了一辆货车。
高琦开车,行驶过了周围的荒地,跨过小山坡。
应姜掏出从超市找到的小喇叭。
按动了小喇叭上的按钮。
小喇叭中传出了应姜有些失真的声音。
“华国人庇护所,有需要的可跟我一起回去,车接车送。”
应姜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只录了这简单的一句话。
但是她也找了万苏要了他们军队的旗帜,挂在了车上。
和车上她们的五星红旗一起飘扬。
和之前一样。
这吸引来了不少的倭国人。
但是万苏他们火力充沛。
又仗着倭国人的子弹击不穿货车的装甲漆。
所以几乎都是碾压式的杀死了那些倭国人。
高琦在那儿开着车。
嘴里模模糊糊地数着数字。
应姜抽空问她:“你在数什么。”
高琦还沉迷在数数字当中,听到了应姜的话,连忙回复。
“啊,我在数死了几个倭国人。”
“数这些干什么?”应姜有些好笑。
她还一直将这些事情封锁在心底,想要把它遗忘掉。
虽然是倭国人,但是毕竟这也是她杀人了。
作为一个经受着和平时代教育的应姜一直就想把这些事情抛在脑后不去回想。
哪像高琦一样,还在数死了多少个?
“是这样的。”高琦开着车朗声解释道。“我记得历史书上说过,这次倭国人进军金陵是五万人。”
“我在看我们杀了多少人?有没有可能杀到这五万人的一半?”
杀到了一半就是给这些金陵城内的人减少了一半的威胁。
应姜这才知道高琦的想法。
后面的万苏几人听到了高琦的话。
没管她前面说的那些奇怪的话。
心思全落在了那个“五万人”身上。
总共就五万人。
多杀一个人就少一个人!
万苏几人激动起来。
“小老板,你刚刚杀了十个,比万队长都多两个,万队长,你们得加油啦!”高琦说道。
应姜听着高琦的话,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
“以后别这么说了吧。”应姜皱眉说道。
她们杀倭国人的原因是要保护自己,保护这片土地。
但是听着高琦刚刚那句话。
应姜心里就莫名有点不舒服。
莫名她就想到,之前看到的那些金陵城内倭国人的罪行。
“杀人竞赛,百人斩”
曾经多少人都在唾弃他们的罪恶行为。
应姜也不想过火,变成他们那样的人。
她们杀人是为了保护。
不是为了比拼谁杀得多谁杀得少。
“好吧。”高琦看到了应姜脸色不是很好。
便也就将嘴巴紧紧地闭着了。
出发前,应姜和万苏是定了路程的。
他们必须要保证是在天黑之前回到超市。
无论是有没有找到有幸存的想要到超市的华国人,晚上都要回到超市。
因为应姜一是担心油不够。
二则是相比待在外面,超市肯定是最安全的。
无论有没有接到人,都是要回程的。文学
避免突发事件。
但是也幸好。
今天这一程,找到了两波人愿意跟着他们回去。
万苏他们都是本地人。
看着天色渐黑了。
也就立马给高琦指路回超市了。
因为发现了货车在超市旁也会被隐藏起来。
所以这次她们也没有绕路,也没有处理轮胎痕迹。
直接就回去了。
回来的时候还刚好赶上祝康把饭做出来。
看着面前热火朝天吃着饭的人。
万苏心里升腾起一丝奇异的感觉。
明明现在还是战乱时期。
在这个商铺里,居然像是和平时期一样。
早上出去上工,晚上回来吃饭。
这难得的安宁和谐。
让万苏有些无措。
“赶紧吃饭了,万队长。”应姜笑着。
“待会儿我让你看看,我的办法是什么?”她手上拿着一根点燃的香,身旁方溱拿这个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
应姜点燃了的是真话香。
她已经吃下了解药。
方溱不用说话只用记录,所以就没给她吃药,毕竟也担心药对她肚子里的孩子有影响。
而叫方溱来这里记录,也是想着可能还可以为以后学者研究这场战事留下一点东西。
应姜为了试验,就先将目标对准了万苏。
“冒犯了。”应姜提前说了一句。
将香放在一旁,对着他熏了熏。
然后应姜开口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万苏有些疑惑,嘴巴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我叫万苏。”
一旁的方溱慢慢记录着。
“什么籍贯?今年多大?”
“金陵本地人,今年三十五。”万苏还没思考过来,嘴巴就已经开口了。
“你是倭国人吗?”应姜径直问了这个问题。
万苏摇头:“当然不是。”
“那你给倭国人做过事吗?”应姜问出这句话,没等他回答,转身就想去找那些刚刚收留来的华国人。
那些人才是她今天的目标。
方溱也放下手中的笔,想跟着应姜走。
“做过。”
身后突然传来的声音,让两人顿住了脚步。
应姜方溱一脸惊讶的看向万苏。
万苏整个小队的队员都看了过来。
而刚刚发出这句话的主人,万苏。
一脸震惊地站在原地。
此时他的嘴巴,还在不自觉地开口说话:“我给倭国人做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