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开局悟性拉满,震惊周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31 章 武大郎相亲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王婆真不愧是王婆。 既然接下了武大郎的单子,她也是勤勤恳恳地在整个阳谷县给武大郎寻找合适和人选。 只不过,有些事情嘛,并不是说你勤奋认真,就能改变的。 阳谷县的姑娘们,听说王婆要给一个武姓男子保媒,第一时间都是特别开心,她们都以为是武松,所以是蜂拥而至。 可当她们发现保媒对象不是武松而是武大的时候,立刻就没了兴致,扭头就走。 王婆也是用尽浑身解数,给武大郎一顿猛夸! 武大年纪大? “他成熟啊!” 武大长得矮? “他接地气啊!” 武大长得丑? “他长相安全!” 武大卖炊饼? “他的炊饼县太爷都觉得好吃,你看还特地给了那么好的一个摊位!” 武大家里穷? “不穷!他弟弟可是咱们县都头!而且老身说了,他的炊饼县太爷都说好!卖的好啊!” 武大家里没人了。 “这还不好?没有公婆,而且长嫂为母,你一去家,那就是你当家!” 真得,王婆是用尽全身解数了,毕竟二十两的大生意啊! 那真的是,能夸啥,就夸啥,就差把武大郎夸成一座宝藏了。 但这个效果嘛,确实是收效甚微。 阳谷县的未出阁的姑娘,真得都不是傻子,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和武大郎见面相亲。 哪怕有那么两三个抱着试一试态度的,在亲眼看到武大的样貌后,也果断放弃了。 真得,真得很难说服自己和这种身材长相的人过一辈子啊! 所以武大郎,只能穿着新衣服,非常尴尬地在王婆的茶楼里坐着,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 “今儿你先回去吧,明儿我再给你看看。” 一天下来,王婆嗓子都快冒烟了,但依然毫无收获,她回到店铺里,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桌上的茶壶,吨吨吨给自己灌了一大壶茶。 “王婆,您慢点,您坐。” 武大郎憨厚,一见王婆这个模样,赶紧上来搀扶,生怕王婆摔倒。 “别别,老身自己来。” 王婆好不容易缓过劲儿,立刻制止了武大。 “大郎,你也坐。” 王婆示意武大郎也坐下,然后想了想,认真组织了一下语言。 “大郎啊,自婆婆开始媒婆生意以来,就没有一个人,能在我这店里枯坐一天还没有收获的,你算是开了个先河。” 武大郎不好意思地笑了,他知道王婆没有夸张,今天他在店里看到了十几二十个女子了,虽然最后都没有成功,但能看出来,王婆确实很努力。 “笑,你还笑哩,还不都是因为你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王婆在心里吐槽武大郎,不过表面上她没有说什么。 毕竟武松不好惹,如果让武大郎不开心了,那武松肯定过来找自己的麻烦! 武松那个身板,连老虎都能打死,更别说她一个小小的老妇人了。 说不定到时候,店都给砸了。 所以啊,哪怕武大郎是特别难搞的顾客,她也要认真对待。小说 “王婆,您费心了,我会告诉二弟,让他多给您一些银两。” 武大郎看着王婆头上的汗珠,然后开口。 “这不是银子的事。” 王婆虽然心中一喜,但她还是摆了摆手,因为她清楚,武大郎憨厚,可武松不傻,自己如果事情办得好,那不用自己说,武松都会给自己更多赏钱。 可如果自己通过武大郎找武松多要银子,武松真得会把自己的店砸了的。 “大郎,婆婆问你,今天这些姑娘,你有中意的嘛?” 王婆想了想,不行,不能让自己的名声,砸在武大这里,还是得把他搞定了! 想她王金花,三十岁在阳谷媒婆界出道,纵横全县三十年,未逢敌手! 她就不信自己搞定不了这个武大郎! “婆婆,今天的姑娘么,没有,而且她们的年纪,似乎都太小了一些。” 武大想了想,有些羞涩地开口。 “原来如此!” “啪!” 王婆如醍醐灌顶一般,猛地一拍桌子!吓了了武大郎一跳! “婆婆,您怎么了?” “没事,大郎啊,你不介意年纪大一点儿的对吧?” 王婆赶紧问。 今天她找来的,都是一些十几岁的年轻姑娘,确实也是她失算了。 毕竟职业病嘛,三十年媒婆生涯,基本都是介绍年轻男女,像武大这种接近四十的,她还真是第一次。 所以今天没有收获,讲道理,武大有责任,她王婆自己也有责任! “大郎啊,今天是婆婆没有考虑周全,习惯性介绍年轻的姑娘,这才让你白白浪费了一天。” 王婆主动认错。 “不不,王婆,您很用心了,是我的问题,我并没有跟您说,我其实不介意年纪大一点的。” 武大郎基本不会怪罪别人,所以赶紧和王婆说道。 “不,是婆婆的问题,我没有问你,就想着找一个年轻漂亮的直接塞给你,是我不够重视,来,大郎,好好和婆婆说,你想要什么样子的姑娘。” 王婆眼里,燃起了一种名为斗志的火焰! 她还真不信了,自己搞不定武大郎? “那个,婆婆,我觉得吧,年纪不用太大,二十多,甚至三十多,也行。” 武大郎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二十多,三十多?那都是老姑娘,甚至是孩子她娘了,大郎啊,你不会告诉婆婆,你不介意娶寡妇吧?” 王婆咧了咧嘴,你以为姑娘们跟你武大一样,二十多三十多不嫁出去? 如果真有的话,那她的相貌跟你武大可能真的差不多。 我要是给你介绍这样子的姑娘,你弟弟武松不砸了我的店,我就跟你姓! “其实,我主要是想着,找一个贤惠的,能持家的,至于外貌,我觉得不会有比我更加难看的姑娘了吧,所以我没有什么要求。” “王婆你是知道的,我这弟弟武松,年纪轻轻就是一县都头,有着大好前途,可不能因为我而耽搁了。” “我如果不成婚,他就成不了,所以我想快点找一个不嫌弃我的人成婚,这样子我弟弟也能成婚了。” 武大郎对王婆说道。 “也是,没有哥哥不成婚,弟弟先成家的道理。” 王婆点了点头,随即对武大郎说道: “那婆婆,就给你挑一挑这些年纪大的,放心,肯定给你挑持家贤惠的。” “那谢谢王婆,王婆,我就先回去了。” 武大郎一边感谢,一边起身。 “大郎,我再跟你确认一下,只要贤惠持家,其他都无所谓对吧?哪怕是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王婆最后还是问了这个问题,她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 “嗯,都无所谓。” 武大郎认真地说: “人好最重要,至于是苦命人还是富家人,带不带孩子,都没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