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7章 爷爷,父王,我倒是有个人选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门口的百姓,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激动和期盼。 这也是这些书吏们如临大敌的主要原因。 这个数量的钱,自己这辈子都没有见过。 真要是出了什么问题,自己脑袋都不够掉的。 最后还是县令站出来说道: “谁要是再聒噪,本官直接让人打出去。” “莫说是出工了,本官还要治你们的罪!” 说着便开始招呼衙役们维持秩序。 听到县令的话,所有人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县令见状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随即便说道: “朝廷的规矩,告示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每个出工的人,每月一两银子的工钱。” ·“另外朝廷还管一日三餐。” “除此之外,还有些规矩本官要跟你们这些人说明。” “无论每家有多少壮丁,都只取一个。” 此话一出,让那些家里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壮丁的人家。 顿时露出了一阵失望之色。 这么大的好处放在自己面前。 自己却吃不到。 那这份好处究竟该让谁吃呢。 众人立刻起了心思。 这时候,县令又开口说道: “不过本官也知道,有很多人家里是出不来这个劳力的。” “所以,本官就取个折中之道。” “多出来的劳力可以顶没有劳力家庭的名额。” “然后这一两银子,你们三七分,劳力得七成,剩余三成归没有劳力的家庭。”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顿时一阵窃窃私语。 元末大乱,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失了劳力,或者是只有一个劳力,需要照顾田产。 这样一来,就得不了朝廷的好处。 很容易就生出别的心思。 要是一家两家倒还好。 整个西北诸省这样的人家太多了。 到时候再整的民怨沸腾就不好了。 毕竟人不患寡患不均。 而早就考虑到这一点的朱雄英就想出了这么个解决之道。 一份银子分成两份。 七成给出力的人,三成给借名额的家庭。 这样一来,双方都有了好处,自然也就少了些怨气。 至于有名额的家庭会不会觉得少? 如果白得三成银子还觉得少的话。 那他们的怨气就尽管跟朝廷撒吧。 而为了稳定民心,让百姓相信朝廷的话。 第一个月的工钱,是提前发放的。 那些摆出来的银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了,发到这些百姓手里的肯定还是朝廷发行的银票。 这些银子只是让他们看的。 不过百姓对此却并不在意。 因为现在朝廷银票的信用已经彻底建立起来了。 根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而随着各地商人逐渐进入西北诸省。 更是让本地的百姓彻底的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于是一场席卷西北诸省的修路行动浩浩荡荡的展开了。 在西北诸省开始修路的时候。 远在海津市舶司的姚广孝的一封奏折送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除了姚广孝的奏折之外,还有朝鲜国王的一封国书。 奏折里的内容简单明了。xь. 但是却让朱元璋看的火冒三丈。 里面总共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被朱棣驱赶到东北地方的蒙古人又卷土重来了。 第二件事,就是这些蒙古人里面居然还有倭寇的踪迹。 本身这些已经被赶到苦寒之地的蒙古人。 朱元璋都已经打算放过他们了。 然而令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是。 这些人居然和倭寇掺和到一起了。 “这些蒙古人不服王化,一心想要复辟元朝。” “咱姑且忍了,反正他们北元皇帝现在在咱的手上。” “就凭他们也折腾不出来什么浪花。” “东北苦寒之地,由得他们自生自灭。” “但是咱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人居然勾结倭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元璋铁青着脸说道。 语气里是按捺不住的怒火。 朱雄英在看完姚广孝的奏折之后。 心中也是大为光火。 原来,自从大明沿海的倭寇被姚广孝带人全部清理了之后。 这些倭人就无时无刻不想着抱负大明。 毕竟劫掠大明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这些尝到了甜头的东瀛大名怎么会这么轻易的放下这块肥肉。 但是大明的武力已经让自己吃到了苦头。 自己的那些小舢板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 贸然再来只能是白白送死。 恰恰此时,朱棣又把那些蒙古余孽赶的无路可躲。 几乎已经是将要灭亡。 这两家不知道怎么的就凑到了一起。 双排一拍即合。 倭人用这些年在大明劫掠的财富来给蒙古人提供军费和给养。 这些蒙古余孽则重新整备兵力,随时准备南下。 并且约定将来劫掠的好处五五分成。 在这种情况下,准备了几个月的蒙古人再次杀了回来。 由于朱棣被调回来造船。 姚广孝又忙于市舶司的一应事务。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防备。 着实是让这些人得了一些好处。 尝到甜头的蒙古余孽和倭人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想要进一步的扩大战果。 甚至还在辽东地区又把大元的旗号给立了起来。琇書蛧 只不过此时黄金家族的血脉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也都被徐达和蓝玉给打包送到了金陵。 所以这些人便想了个馊主意。 遥尊还在金陵的北元皇帝为大元皇帝。 自己封自己为大元太师,暂领朝政。 一时间,趁着大明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这段时间。 竟然也在整个辽东混的风生水起。 甚至已经有了向朝鲜进兵的意图。 而朝鲜国书里也正是向大明求援的消息。 朱雄英没想到时间提前几百年。 自己还能够看到这似曾相识的一幕。 更加坚定了让朱雄英把东瀛亡国灭种的决心。 “爷爷,父王,此等宵小必须要尽快剿灭。” “多一天就是对这些人的纵容!” 朱雄英毫不犹豫的说道。 朱元璋阴沉着脸点了点头: “咱也是这个意思。” “说说吧,你觉得派谁去比较合适?” 朱标说道: “老四之前就在辽东有剿灭蒙古余孽的经验。” “不如召回老四,让他带兵出击?” 朱元璋闻言正准备答应。 却被朱雄英给拦住了: “爷爷,父王,我倒是有个人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