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九零年代之我有钞能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52 章 152.中国力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152.中国力量 麻辣小龙虾,在簋街一炮而红了。 促销了三天,分别是一折,三折,五折……虽然一天比一天贵,但是来的食客却是一天比一天多,多的让其他商户眼睛都红了。 这年头大家都是奔钱来的,为了钱铁饭碗都不要了,当然是什么赚钱做什么。 所以不少人挖空了心思开始寻找小龙虾的产地,想要分一杯羹。 只是,小龙虾的原产地,价格虽然地,但是实在太远了。 别说运过来成本高,就算是成本能持平,那到了这里也都是死虾了。 这玩意再皮实,也经不起又是火车又是汽车的折腾不是。 于是绝大部分人都放弃了。 正在此时,一个叫孙小珍的女人声称她手中有小龙虾的资源。 于是大家一窝蜂地找到了孙小珍,又是讨好又是许诺,就是想要弄到一点量。 一时间,京城的小龙虾竟然比钢材还要火热! 这小龙虾,自然是出自池磊大哥池封的鱼塘里。 当初在这鱼塘里,池唐投资了那么多钱,又是打通关节,又是介绍技术人员。 现在鱼塘或者说是养殖基地更加合适,可是面积和产量惊人了,虽然第一批才上市,可后面将是源源不断。 这么多小龙虾,池唐自然是吃不下的,他也没打算独吞。 东西掌控在他的手里,他想要给谁就能给谁,想要什么价格就给什么价格,没有竞争者,他就是一言堂。 这些商户从孙小珍手里买到的,都是池唐特意撒出去的。这些人非但不知,还沾沾自喜,觉得终于能和麻辣诱惑一较高下,掰掰手腕了。 殊不知,他们的小龙虾既没有麻辣诱惑的大,也没有麻辣诱惑的便宜。味道更是没有麻辣诱惑的正宗,过瘾。 别说麻辣诱惑时不时搞个促销,就算是平时的会员价格,别的店铺也是吃不消的。 但是既然店开了,那也只能做下去。 时间长了,这些人也就老实了,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心思了。 再怎么说,也比开别的店,赚的多一些,不是么! 麻辣小龙虾店轰轰烈烈的开业的时候,炸鸡店也悄没声地开始了装修。 知道池唐要加大订货量,张市长还亲自过来了一趟。 一是看看这个看着喜欢的小少年又要做什么,二来也是因为高考分数出来了,老领导家的两个孩子分数相当高,双双考上了人大,他过来恭喜一下两个孩子。 他可是从老领导在电话里合不拢嘴的笑声听出来了,对方心情是非常的好。 他那边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特产,唯有记得池唐喜欢吃熏味的熟食,特意带着冷藏车带过来满满两箱子。 托池唐当年一句话点醒的恩,他现在政绩可是不错。 开办养鸡场,将下岗工人们安排再就业。养鸡场的鸡肉需要分割,又开了鸡肉分割的加工厂,各种鸡零件都是从这里分割出售的。 而池唐将鸡架烹饪成美味上市之后,张市长也在沈阳开始了推广,一时间大街小巷都飘荡着这种香味,什么油炸,铁板,卤制,熏味,甚至凉拌…… 多种多样的食用方式都被开发了出来,简直是百花齐放的感觉。 以点带面,四处开花,这居民们不光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也是成倍的提升。 作为这件事的主要策划人,张市长得到很上级领导的层层的表扬,据说书记马上要退了,而他就是第一接班人。 这种好事,张市长自然要过来看看老领导,跟老领导念叨一下,顺便的感谢一下。 那两大箱熟食搬进厉家的时候,厉夫人和芬姨都看傻了。 好家伙,这怕不是有百十多斤,这大夏天的哪里吃的了啊,而且也没地方放啊! 不得已,这些东西又被送到了池唐的餐厅。 于是,还没开张的炸鸡店,冰箱就塞得满满当当了,这些熟食被池唐给亲戚朋友们送了不少,那还剩下了好几十斤。 对于这位张伯伯的热情,池唐也是感受颇深了。 等对方看完他的炸鸡店,心里也是一惊。 如果说之前炸鸡架店只是各种小门脸小打小闹,那现在这家店可真是大气。 完全不同于国内餐厅,这家基本是厨房开方式,落地大玻璃窗能够看到后厨的人戴着手套口罩,穿着整齐的白色厨师服忙碌,这本身就会让客人产生认同感。 再有就是现做先吃的方式。 普通中餐厅也是这样的模式,可等的时间要更久,而这炸鸡店,最多十分钟,食物就会全部上桌。甚至前面点完餐,就能透过那玻璃窗看到后面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那份食物了。 老张市长特意多在这里停留了几天,等着这家叫做中国力量的炸鸡店正式开业。 这炸鸡店的投入不少,其中一项就是广告费。 普通百姓中销售量极高的晚报上,用了一版的版面来做广告。上面很简单的就是这家店的正面,和上面火红的四个大字,中国力量、 底下的宣传词则是张集亲手撰写。 当时池唐、薛荔和柳景浩在肯德基遇到的那件事,给张集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外国人不排队就能吃,本国人却要挤在一起,排着长队,买一份明显比成本贵很多的食物? 难道进口的鸡真的这么好吃? 我们国产的鸡更好吃! 难道我们自己不能炸? 我们炸的可以更好! 敢不敢来尝尝我们中国的味道? 尝尝中国力量! 短短的宣传词,还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一部分是没吃过炸鸡,一部分是出于爱国,还有一部分是凑热闹。 但不管如何,他们宣传的目的达到了。 当大家看到那琳琅满目,不但不输肯德基,反而品种花样更胜一筹的菜单,都惊的面面相觑。 新鲜的炸鸡腿、炸翅中、炸鸡肉饼。 原味,黑胡椒味,香辣味,新奥尔良味。 除了原味大家在肯德基吃过,其他可都是新鲜口味。 就算是原味,也有不少人点,想要比较一下,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除了炸鸡之外,还有主食。 肯德基只有胡萝卜小餐包。 而在这里,上面四种口味的去骨鸡腿肉炸过之后,制作的炸鸡腿汉堡。 新鲜的沙拉酱,嫩生菜,酸黄瓜,西红柿……包裹在新鲜出炉,又暄又软的圆面包里,光是看着那红黄白相间,都格外的让人有食欲。 除了这些之外,餐厅里还有各种小食。 土豆泥自然是有的,但是还推出了新鲜的炸薯条。 炸薯条是什么? 很多人点了之后,看到食物还有点懵,直到入口才发现……哦,土豆条。 可是,怎么这么好吃? 就是简单地撒了一点盐,外酥里软,却让人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不过,目前店里是没有番茄酱的。 不是池唐不想加,而是国内还没有这种小包装。 薛荔虽然想到了解决办法,直接入股一家调料厂,引进流水线,调配味道,开始量产。 只是,想要在餐厅出现,还得等几个月。 池唐后续还有很多可以增加的新品。不过目前这些,已经足够让人流连忘返了,再多,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开业第一天,餐厅里有些意外的安静,每个人都在用心地体味着面前的食物,这味道确实很好啊。 谁说外国的鸡就好呢?咱们本土的鸡明明更好吃。肉质细嫩而且香,尤其是餐厅炸鸡的时候火候掌握的很好,鸡肉撕开,还能看到沁出的汁水呢! 吃上一大口鸡肉,再喝上一口饮料,爽。 值得一说,这店里的饮料,也是很特别的。 有可乐,也有别的饮料,比如京城有名的北冰洋,专门和餐厅联动,从机器里打出来的汽水,气很足,喝下去和瓶装的也没有什么区别。 还有那酸梅汤,酸酸甜甜又解腻,竟然也是带气的,而且价格十分公道,当天竟然意外成为了销冠! 中国力量炸鸡店,一炮而红。 连经济日报都出现了一篇文章,专门点评这家店,更是提到了这家店的幕后老板,竟然是几个刚刚高考完的学生。 经济日报最后用这样的话收尾: 在当今社会,不少人都做着发财梦,做着出国梦,一波一波的出国热潮,国外的月亮比较远,国外的花都更香。 但是几个刚刚步向成年的孩子,却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 中国力量更强,祖国可以更美好。 难道,我们还不如孩子么? 这番话,虽然核心是批驳现在一些社会现象,可不得不说,绝对是给炸鸡店打了一个特别响亮的广告。 时候薛荔和池唐凑到厉沣那边,想要询问出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厉沣的手笔在内。 毕竟他们一家炸鸡店,就算是销售不错,天天爆满,可也没到了让国家注意的地步。 厉沣只是笑笑,并没有正面回答。 但是薛荔,却已经明白了什么。 就在几天后,池唐和薛荔两个人忽然被人请上车。开始薛荔一脸警惕,后来还是接到了自己父亲的电话,才放松下来,拉着池唐的手上了对方的车。 车窗上有帘子,看着坐在他们对面的两个男人,池唐愣是没敢伸手去拉,看看他们去什么地方。 一脸懵逼地跟着两人进来一个会客室,面积很大,有些空荡荡的。池唐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儿,紧紧拉着薛荔的手。 “别怕,有我呢!”薛荔小声安抚着。 “嗯。” 有人给他们端来了花生瓜子,还有小零食,但是始终不见正主来。 池唐心里有点猜测,能让厉沣打电话过来嘱咐的,恐怕不是什么普通人,甚至,有可能是大佬。 既来之则安之。 池唐这样想着,拿起桌上一个苹果,自己吃了起来。别说,酸酸甜甜还挺好吃。 “小朋友果然心态很好啊!”忽然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池唐抬头看去,手里的苹果啪嗒掉在了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