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煞之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缘法占宫,妙不可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30章缘法占宫,妙不可言 泮池,是个呈半月形的水池。 古礼制:“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由此得名。 江州文庙的泮池上有一架石拱桥,不大,单座多洞,走过桥去,便是一座庄严的牌坊,上刻“江南文枢”四个大字。 这里属于进出文庙的关键中轴之地,人来人往,最为熙攘。 偏偏经过此地时,陈晋忽有感悟,心神入定,站在水池边上,一动不动了。 为了公子不被他人磕碰打扰,小倩张手护住,一脸的警惕,像是一只护主的猫儿。 两人的姿态样子落在别人眼里,难免引来诸多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瞧,又魔怔了一个。” “我看是装模作样……” 这几天来,在文庙中,突然间呆立的人并不算少,基本都是读书人。 至于呆立的地点各有不同,有的在万仞宫墙前、有的在大成殿内、有的在泮池石拱桥上…… 池水边处也有不少。 他们如此做派,多数是想感应此间的文气神韵,特地表现出虔诚来,看能否获得传说中的圣人青睐,被授予五色神笔。 概括起来,就是“装模作样”。 见得多了,也就不以为怪,并认为陈晋也是如此。 时间流逝,但对于陈晋来说,他觉得好像只过了一瞬间。当恢复过来,正看到张手护住自己的小倩,白生生的小脸神态认真而专注,高挺的鼻尖上有汗珠凝聚,晶莹发亮。 于是伸手过去,轻轻帮她擦掉。 肌肤相触,小倩一个愣神,随即惊喜地道:“公子,你醒了?” 陈晋笑道:“我又没睡,何来醒不醒之说?” “可你先前的模样,真像是睡着似的。” “呵呵,若有所悟,似睡非睡。” 小倩没听明白,也懒得去想,很乖巧地道:“恭喜公子修行大有进步。” 陈晋问:“你看得出来?” “看不出来,但好话总该会说的。” 闻言,陈晋忍俊不禁。 随着生活渐渐正常化,小倩的性子也慢慢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了。想当初,那真是沉闷寡言,生人勿近。 其实陈晋心里明白,小倩是个很缺乏安全感的少女,并不擅于与人交际。就算在店里时,也没与褚秀才说过几次话。 她喜欢留在宅院的房间里,当个宅女,独自一人修行《白骨无相大自在法咒》。 只是为了跟随陈晋的脚步,这才出到三味书斋做事,以及一起来到文庙。 关于日常磨墨,买菜下厨那些,更是完全围绕着自家公子在转。 毕竟她是他的侍女呀,所做一切,皆为本分。 也只有在陈晋身边,她才感到安全和难得的轻松。 陈晋抬头观望天色:“走吧,回去了。” 他们没有回店铺,而是直接回到宅院。 小倩去生火做饭,陈晋则坐在江边闭目养神,灵猴小圣也跑回来了,就蹲坐在脚下。 庙中顿悟,江边冥想,两者结合,方为完全。 在修行过程中,顿悟是一种玄妙的状态,可遇不可求,但关键还得看悟到了什么。 元神道法,特别是观想法门中,心性最为重要。 形式主义,实则便是唯心主义,所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终归到底,就是伱怎么用心去看罢了。 心情、心态、心境,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至于山形的真实情况,倒无所谓了。 观山如此,观众生是一样的道理。 观众生,不是要记得他们的面貌五官,也不是要打听他们姓甚名谁,更不是要了解他们来自何方,要往何地…… 这些都无关重要。 陈晋要观望认识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他看到了,所以才有领悟,使得元神凝聚,意念化形,最终跨过了近在咫尺的门槛,进入到一个新的天地里。 此为“占宫”。 元神修行第三境:占宫! 在老丘庄时,丘不嫁渡雷劫,陈晋出手相助,并经受了一番雷劫刚阳之气的淬炼,使得元神坚韧起来,距离占宫境只一步之遥。 一直以来,他在元神上的苦修从未懈怠过,这是修行的根本。 不过元神唯心,心从于性,始终欠缺一个得体的契机。 当契机在不经意间降临,突破就如同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只能说缘法,妙不可言。 至此,关于陈晋的修为,做一个阶段性总结的话,大概如下: 泥丸宫筑庙,文庙为起步的根基,最坚强的后盾,无需赘言; 武道洗髓,气血旺盛,源源不断,能打硬仗,能打持久仗了; 元神占宫,从夜游到占宫,同样属于一次飞跃性的质变。 夜游境时,虽然能出窍,但局限颇多,只能在夜深人静之际出没,各种畏惧忌讳,连鸡鸣狗吠都感到害怕。稍不留神,便会遭遇损伤,从而大病一场。 正因为如此,陈晋很少出窍过,太娇弱了,而且缺乏应用场景,出来后不知干嘛。 当前元神的存在与成长,主要是为了道法地煞术服务。元神越强,法术就越厉害。如果没有元神基础,诸如隐形穿墙指化等,哪里学得会? 就算学会入门了,施展出来时,也是破绽百出,用得不好。 在道法修为上,元神强弱是决定性的因素。 比如说同一门法术,顾乐游用和陈晋来用,根本是两码事,根源便在于此。 闲话不提,回到跟前,元神占宫后,一种全方面的提升愉悦感油然而生,忍不住跃跃欲试,要来体验一二。 首先用出的,正是《万丈红尘隐形法》。 唰的! 陈晋人在原地,并没有离开,可在脚下的小圣却受惊般猛地跳起,在它的视野里,主人竟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极为诡异。 这猴子顿时急了,以为陈晋发生了意外,嘴里“吱吱”地叫个不停,仿佛在呼喊着,要把陈晋找回来。 没有得到回应,它赶紧飞奔回宅院,去禀告给小倩知道。 见状,陈晋不由会心一笑:没白疼这货…… 与之前对比,隐身效果的进步颇为明显。 前几天,小圣发出叫声,便使得隐身状态难以维持得住,显形出来,而现在紧挨着,小圣都触感不到陈晋的存在了。 屋里小倩听到小圣“禀告”,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当即放下手头的活,快步奔出,抬头正见到陈晋站在江边,云淡风轻的样子。 小圣也看到了,挠头抓腮,很是费解:刚才公子明明就消失了的,怎一转头工夫,人又出现了? 小倩脆生生地问:“公子,你没事吧?” 陈晋倒没有抓弄猴子的心思,只是做个试验而已,笑道:“能有什么事?刚才和小圣玩了个游戏。” 小倩“哦”了声:“那我回去看火了。” 小圣跑到陈晋身边,绕着他转了一圈,左看看,右瞧瞧,想要搞清楚先前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晋返回宅院,但并没有走正门,而是来到墙前,意念驭动,下一刻,人直接穿了过去。 成了! 非常顺利。 要知道现在宅院的外墙并不仅仅是土墙,其中掺杂着好些石块等,那石块个头还不小。 这样的墙壁,等于半石墙了。 此门《穿墙术》,由陈晋从地煞术“土遁”中领悟,演化而成。 其原理依据,只能穿过土质的障碍物,无法在石头中遁走。想要穿石头,得学另一门地煞术“透石”。 然而眼下,陈晋元神突破,使得《穿墙术》的功能获得了进一步的拓展,不但能穿土,还能穿石了。 他大感欣喜。 进而又想,既然石头都能遁穿,那树木之类就更没问题了。 如此一来,《穿墙术》的实用性将大为提升。 砰! 突然墙外面传来一声闷响,好像有什么撞到墙上了。 陈晋一怔,从门口走出,探头来看,正见到小圣倒在地上,一只爪子捂着额头呲牙咧嘴,痛得直叫唤。 看得出来,这货想学陈晋,结果毫无意外,结结实实地撞墙了,额头处撞出了个大包,又红又肿的。 陈晋:“……” 这是灵猴变成了憨货?别撞傻了。 忍住笑道:“小圣,这墙你是过不去的,要不乖乖走门口,要不就攀爬过去。” 小圣一只爪子在不断比划,嘴里“吱吱”乱叫,好像在说“为什么你能过?” “我学的是术法,你学不会的。” 陈晋解释了句,随即再度施展,施施然从墙外走进墙内。 砰! 又是一响。 还是小圣,不信邪的它又撞上了,额头两个包,一个比一个红肿。 都说猴性擅模仿,天生不安分,现在一看,果真是头铁的。 又或者是它觉得《穿墙术》很潇洒,因此想要学会。 但其连妖都未成,又怎么学得了? 接下来,它受到了打击般,耷拉着脑袋,连晚饭都吃得无精打采。 为了调动小圣的积极性,吃过饭后,陈晋开始教它练拳,就是前一阵子买到手的《五行拳》。 猴性贪新鲜,很快,它就有模有样地打起拳来,把《穿墙术》给抛之脑后。 教小圣武功,并不是培养打手,只是随手为之。至于它能学到多少,学得怎么样,那是它自己的造化。 陈晋还问过小倩要不要学,但小倩说她不学这些的,自回屋浸淫法咒去了。 今日有顿悟,需要好好巩固,鱼也不去钓了,关起门来,进入泥丸宫内景观。 元神破境,提升明显,正体现在那盏本命魂火灯上。 此灯造型古拙,本来显得残旧,尘埃遍身,甚至出现了裂痕…… 但随着陈晋修为提升,古灯也焕然一新,有雍容的气质显露出来,灯火变得明亮且稳定,没有丝毫摇曳之意。 苏孝文盘膝坐在灯下,面色坚毅,他的变化也不小。 本是孤魂野鬼,差点魂飞魄散,好在陈晋建成文庙,苏孝文托身其中,这才有了容身之所。 其与文庙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收容”。 他能够以阴魂的形式现身出来,但到了外面,便又成为孤魂野鬼了。 只有留在文庙里,苏孝文才会感到从容与安心。 身为纯粹的读书人,苏孝文并不懂修行,也没办法再来学了。而今的他早没了指点江山的豪气,只想留在陈晋的身边,尽自己的本分,帮这位得意门生实现平生志,青云直上。然后与女儿苏瑾成亲,那就心满意足。 这就是他最大的夙愿。 虽然身在文庙,可对于此庙,苏孝文并无多少了解,甚至连一片瓦都无法挪动,他只能清扫些尘埃,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静坐,沉思,琢磨文章。 其受文庙庇护,同时受到相关影响,随着时间积累,日月沉淀,那他将被文庙同化,彻底成为庙中的一部分。 如果运气好,能等到陈晋立德,敕命封神,苏孝文则可位列六祠之中。 反之,他可能化身为一片瓦砾,一块转头…… 对此命运,苏孝文始终处之坦然。 陈晋进来,很快发现了本命魂火灯的变化,还有《立言篇》的变化。 魂火灯是意料中事,《立言篇》则属于意外之喜。 不过细想起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元神为核心中枢,能影响着整个内景观,自然包括文庙在内。 但见《立言篇》上,文气神韵像培育出来的菌类,已经形成了簇状,而页面上众多的文字,正成为了土壤。 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出《无边风月箫箫下》并不给力,毕竟此文已经腰斩,下面没了。 相比之下,写成书法的各种经典字句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见状,陈晋不禁想到,这些书法的热销本身并不正常,要是那幕后金主不再高价收购,行情肯定会大跌,届时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归根到底,还得靠陈晋自己争气,看能否闯出真正的路来。 “守恒,上次的三篇命题文章,你可写好了?” 苏孝文开口问道。 陈晋:“……” 暗叫一声“糟糕”,这两天忙着事,居然把这一茬忘了。 苏孝文叹一声:“守恒,我知你事多,可也不能荒废了学业,温故方能知新。” 陈晋恭谨地道:“老师说得是,我这就去写。” 当随身带着位要求严格的老师,就再也不怕耽误功课了。 感谢铁杆“星如雨”的万币厚赏,成为本书第一堂主,晚上可以加餐咯!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