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三国一小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借粮(求追读,求收藏,求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今日兵败,恐怕平舆城再也难回,只好先去项城再做打算。”刘备略有失落但很快就又重新抖擞精神,“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刘备定会卷土重来!” 张南听后忍不住嘲笑了几声,“你我身后只有五六人跟随,去了项城又能如何,依我看还是直接回冀州,请求主公多派些兵马来才有可能在此立足。” “哦?张南将军可有把握说服袁公再派兵马?” “何须说服,主公祖籍于此,早有占领汝南的打算,刘使君只需将此地情况如实禀报,主公定会答应再次出兵。” 刘备听完觉着有些道理,而且他让陈到孙乾等人在河北暗中招兵买马,也该回去看看成果,说不定下次再来此地他已经拥有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精兵小队。 当天刘备和张南便离开了汝南,二人轻车熟路急行十日就到达了冀州,却也错过跟张飞碰面的机会。 曹仁一战而胜却没有留下继续攻打平舆城,一来城内尚有上万贼兵坚守短时间内无法速胜,二来黎阳前线粮草吃紧,他需尽快把筹集的粮草送过去。 此番胜利俘虏贼兵五六千人,曹仁一并送去了鮦阳城里交给了蔡阳处置。 至此汝南一带在也没有所谓的最强势力,许多暗中力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 这十日间从芒砀山来的第二批人已经安全转移到了青云山。 只是随着人数的增加,青云山上的吃饭问题变的越来越紧张起来,口粮满打满算只够两天用的。 其实几日前便出现一次缺粮的情况,当时是廖化带人到山洞里取出了之前山寨存放的应急储备,如今再也没有了。 “马上就要断粮了,你可还有办法寻到吃的?”糜芳问。 裴远摇摇头,“山上恐怕是找不到了,只能下山去寻。” “此事交你去办,务必在后天之前弄到吃的,另外下山后顺道打探一下平舆那边的战事情况。” 不用糜芳交代,裴远比他还急,可是就算下了山又该去哪里找粮食? 化缘?还是学土匪去抢? 好像都没那么容易。 想了半天也没主意,忽然脑海里闪现出一个人影。 “她曾说会报答与我,若去向她借些粮食,应该不会拒绝吧。” “肯定不会,我可是她的救命恩人。” 当天裴远只带着廖化一人下山,糜芳对此表示担忧,仅凭两人如何能“借”来粮食,但是临行前裴远立下了军令状,看那样子十拿九稳。 此外裴远还问糜芳借了一身行头,还别说他穿上之后真像个富家子弟。 上蔡县平原多,算是汝南地区比较富裕的地方,又因为靠近颍川郡,所以守备和治安也相对较好。 进城的时候有城门小卒例行盘问。 “你俩从何处来?” 廖化上前一把将其推开,怒声喝道:“瞎了你的狗眼,胆敢拦我家公子的路!” 小兵被推倒在地却再也不敢多言,任由裴远二人大摇大摆的进了城。 走到没人的地方廖化嘿嘿一笑,“这招还真管用,那小卒竟真就没敢再追!” 裴远也笑道:“此城并无战乱,守门小卒也只是应付差事,哪敢真的得罪富贵之人。” 的确裴远的这一身打扮绝对不是普通人能穿的起的。 在城里问了几人很快就到了甄府。 “在下裴远特来拜见甄县尉。” 门房仆从上下打量了一番,见裴远衣着华贵气质不凡,当即跑回府里禀报。 很快就有管事之人将裴远请入府中。 而甄尧也早已在厅内等候。 “这位裴贤弟可是河东郡人氏?不知来找甄某有何要事?” 此时的裴氏一族还未达到历史中的鼎盛时期,但在汉末也有在朝中为官之人,比如尚书令裴茂。 巧合的是甄尧的兄长甄俨在世时曾为大将军掾,任曲梁长,期间跟裴家家主裴茂关系不错。 甄尧以为裴远是裴家的年轻才俊,所以才会如此客气。 但是裴远可没啥资本跟他攀亲沾故,一抱拳开门见山。 “其实我是来找令妹甄宓的,之前我曾搭救过她,此番过来是想求她帮个忙……” 没等裴远完全表明来意,甄尧便气愤的拍案而起。 “住口……小妹已亡,休要再提!来人送客!” 就这样一脸茫然的裴远被赶出了甄府。 甄宓怎么可能现在死掉,到底发生了什么? 找来附近的人一打听都说甄宓在路上被山贼抓走后葬身火海香消玉殒。 至于是来的路上还是回冀州的路上,就没人能说的清楚了。 一开始裴远还不相信,多问了几人竟都是一个说法,而且还有人告诉他甄宓的墓就在城外小湖边上。 难道甄宓真的死了?是因为之前遇到了我,所以才改变了原本的人生吗? 可是我也没干什么啥,仅仅是在她面前念了一下本属于她的《塘上行》而已。 裴远有些哀伤,曾经他为甄宓最终的命运感到不值,但现在看来早死不如赖活着。 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他想到湖边拜祭一下。 到了那里看到了新坟,还有墓碑上的字,裴远彻底断了心中侥幸。 看来她是真的不在了。 站了良久突然被湖边的嬉闹声所惊。 裴远转头望去,一名贵妇正在那里逗弄着孩童,旁边还坐着一位头戴斗笠身穿绿衣的女子在钓鱼。 可能是瞧见了裴远在注视着这边,贵妇抱起孩童径直走了过来。 “原来是恩公啊,您也是来看望小妹的吗?”贵妇指了指那座新坟暗暗低下了头。 这时裴远认出了她,正是甄宓的大嫂,那位姓刘的夫人。 “见过夫人,甄宓她究竟……”眼看刘夫人似要掩面流涕,裴远重重的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再问缘由只会给她的家人带来痛苦,可是甄宓死了又该如何借到粮食。 裴远抱拳转身欲离开。 贵妇还了一礼,然后又说:“恩公不仅是小妹的恩公,也是我们母子的恩人,如果恩公有难事可直说,必当涌泉相报。” 甄家人是讲信义的,裴远借到了足够多的粮食并与刘夫人约定好了交接地点。 临别前裴远又看了一眼墓碑,发现旁边长出了青草,不知不觉已到了万物发芽的季节。 而就在这时湖边女子也掉到了一尾青鱼,像是十分欢喜,可是有斗笠挡着,瞧不太真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