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2章 壳资源的由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成刚现在每天在博客上面,大多数发表的一些技术心得帖子。 目前已经积累了五千多粉丝。 而且人数还在不断慢慢上升中。 越来越多的网友股民留言,让李成刚心里隐隐约约的觉得,当初曲婉柔说的没错。 的确是可以帮助到一些人。 当然。 偶尔也有那么几个人,会在李成刚的帖子里面留言谩骂。 “狗屁技术。” “垃圾帖子!” 类似于这样的。 对于这样的人,李成刚也不屑去理会他们,通常都是直截了当的拉黑。 但更多的人,则是在帖子下面留言——谢谢老师! 老实说。 活了三十多年来,李成刚还是第一次被人用老师这样的头衔来称呼。 在李成刚心里,老师这个称呼,是神圣的,因为他以前在学校里的时候,每次喊某老师时,都是满怀敬意的。 李成刚的老家,是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家境很普通,很一般,是万千国人的缩影。 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好好学习,将来成大了,才能够有出息。 而李成刚的父母。 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对于老师更是很尊敬,哪怕就算是到了今天,李成刚依然还可以想起来,父亲当年将他送到小学时,很“慷慨大方”的对老师说了一句:“这小子要是不好好学习,您就使劲儿打,没事儿!” 眼下。 虽然是隔着电脑,看不见这些喊老师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但李成刚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们内心的那种焦虑和迷茫无助。 因为他当年在初入股市时。 也是这样的。 其实不仅仅是新入市的股民,面对股市感觉到迷茫。 就连一些老股民,炒股多年,同样也是浑浑噩噩的。 尤其是那些,抱着亏损了的股票,就不看了的老股民,更是这样。 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亏损的股票,我绝对不会割肉卖出的——赚钱可以卖掉,但亏钱卖掉,想都别想。 每次遇到这样的股民,李成刚的心里,都有一种可怜又可笑的感觉。 可怜的是,这些股民,都是普通人,他们入市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学着理财,或者是听说别人炒股赚了大钱,自己也想进来捞一票。 就如同曲婉柔说的那样——他们本质上并不是坏人,都是一些普通善良的人而已。 之所以李成刚会觉得可笑。 那是因为。 在前些年,由于国内股市的封闭,就是所谓的关上门自己玩,再加上股票的供应量稀少,使得股市之中,庄股横行。 而且。 以前的股市,由于公司上市审批极其困难,往往动辄好几年,都没有任何消息,使得许多想要上市的公司,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借壳上市这种方法。 这就滋生出来了一种怪异的现象,股市中再垃圾的股票,一旦跌到三十亿的市值后,就会被许多人盯上! 因为市场里形成了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再垃圾的股票,也有三十亿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壳资源”。 有些股民买入垃圾股后,当这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跌到三十亿后,就有一些专门做重组,壳资源的主力,会开始进行搜集筹码。 因为多年来,都是这样,一家上市公司再垃圾,它是上市公司,这上市公司四个字,就价值三十亿。 会有其他想要上市的公司,出资进行股权收购,一旦收购成功后,会将自己的资产装入这家上市公司,将它原本亏损的业务剥离出去,从而也就让这个公司焕然一新,老树发新芽。 而在国外,亏损的公司,都是会一路跌到狗,最后以黯然退市离场——大多数时候都是被面值退市。 因为不论是国内的股市,还是国外的股市,都有一个规矩,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面值,跌破多少钱之后,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如果依然低于某个价格,就会被强制退市。 话归正题。 就是因为以前国内股市,有着壳资源的存在,导致股市里的上市公司,虽然存在亏损退市的规定,但实际上,大股东会使出浑身解数,来保证公司不会退市。 如果真到了山穷水尽,没有任何办法的时候,那么大股东最后会将公司的壳,卖给其他公司,赚一笔钱走人。 至于卖给谁? 只要放出来风声,国内有许多公司,都争抢着要来进行收购! 借壳上市的标准,比申报IPO而言,无疑是轻松简单了许多。 所以在过去,一些股民买入股票,连续下跌后,干脆删除软件,或者几年不看盘的做法,虽然有些可笑,但实际上,的确是可以避免亏损的。 但放到现在,可就不行了。 另外,其实还有一点。 这些股民们当初入市时,自信满满,信心勃勃,想要在股市里面施展拳脚,大干一番,他们买入股票后,赚钱了立刻就卖掉,根本没有考虑到,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赚钱的。 卖掉之后,迫不及待的又买入另外一只股票,一旦亏损,就立刻死握不放,亏损严重后,直接装死,有些人甚至一套就是好几年的时间。 几年后,终于解套了,然后又重复上一过程。 他们忽略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时间。 在李成刚看来,他们被套的几年里,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时间! 而不是亏损的那些钱。 毕竟。 钱还可以再赚回来。 但是时间,浪费了,那就是真正的浪费了,不会再回来了。 “唉!” 回过神来,李成刚叹了一口气,点燃了一根香烟,沉吟思忖的说道:“指望发一点技术帖子,让这些股民看了之后,从中收益,那简直就是做梦,市场都教不会他们,我又怎么可能?还不如每天写一点,发表对于大盘指数的看法和推测,让他们跟着操作得了。” 想到这里,李成刚觉得,自己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 另外。 通过这段时间,每天大量的看盘,李成刚渐渐发现了,其实市场完全可以用技术,来分析和推测! “市场虽然会受到突发消息的刺激,从而影响市场运行。” 李成刚一边在键盘上敲打着,一边心里思忖着:“但消息终归只是一时的,尤其是国内市场,超级主力有他们运作的想法和思路以及框架,最终还是有迹可循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