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界大天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三章 张天师诛仙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天下名山大川之中除了有洞天世界外,还各有神明执掌。 其中五岳之神分别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南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位大帝之中尤以东岳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为尊。 天齐大帝金虹氏,传为盘古氏之十世苗裔,掌国运气数、人间赏罚、贵贱、冥司诸事,亦为替历代人皇沟通上天之神祇。 大帝育有五子二女,大女号玉女,嫁与东岳上卿司命真君茅盈为妻。 二女号碧霞,曾转生于人间,历经数劫终成正果,以大罗天仙之身复登神位,庇佑众生,灵应九州,被尊为碧霞元君。 自酆都大帝立地府阴司之后,天齐仁圣大帝于生死之事上的权柄逐渐缩小。 而碧霞元君因为常常显圣之故,在人间的声名已经有了盖过天齐仁圣大帝的趋势。 大帝诸子如今大多于泰山鬼国中理事,唯第三子时常游历人间,被称为泰山三郎。 泰山三郎在隋唐之前声望不佳,倚仗父、姊威名胡作非为,和人间衙内恶少一般无二,属于凶神恶煞之流。 《太平广记》中记载曰“鲁人畏敬,过于天齐”,就是指泰山三郎多行伤天害理之事,从而被山东百姓厌恶、畏惧。 后来天齐大帝看自家这儿子实在不堪,于是借泰山僧给后唐君主明宗治病之机,给他向明宗求取爵位。 人间天子敕封神明,多因忠臣孝子生前德行,或者死后显圣、佑民等功德而加封。 但东岳大帝托人求封,唐明宗不好推脱,于是就给泰山三郎封了个“威雄大将军”的杂号神明,此事在三界仙神之间引为笑谈。 或许这泰山三郎知耻而后勇,就渐渐地不再祸害百姓了,而是时时显圣降妖、救民,名声也渐渐改善。 宋朝时皇帝赤诚信道,又因国运之事多次至泰山封禅,顺便将“威雄大将军”加封成了“炳灵公”。 自此以后,这“炳灵公”的名声才在人间流传开来,到了明朝,神号又被宣扬成了“统摄三山炳灵公”。 当然,这炳灵公统摄的“三山”具体是哪三山就更值得商榷了。 只因这“三山”之名,在上界指蓬莱、瀛洲、方壶海上的三座神山,在人间则指茅山、阁皂山、龙虎山此道教符箓三宗的圣地。 上界三山之中有诸多大神、上仙居住,估计轮不到他来管。 这人间三山嘛……张牧之为当代天师,也没听天师府的护法神将说炳灵公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洪泽湖上,泰山蓬玄洞天之主山图公子为求活命,说自己和天齐大帝、碧霞元君、炳灵公都有交情,想让张牧之心生忌惮。 张牧之果然一愣,上下打量了山图公子几眼。 这位太乙天仙卖相极好,面容英俊,穿一身纤尘不染的白袍,头戴儒巾做书生打扮,手中一柄折扇,更显风流倜傥。 只是这德性差了些。 张牧之在明孝陵以神钟将汇聚了国运的神圣功德碑震破,本就有震慑诸多暗中窥伺的仙人之意。 没想到这几位非但不惧,反而要来夺宝。 这样一想,今日丧生于此的几位太乙仙人,见识、智商都有问题。 混沌钟并非如当初的九九神钟那样,是继承前人遗泽的法宝,而是张牧之以自家明悟的阴阳、混沌之道炼成的至宝。 简而言之,混沌钟和张牧之自家所修大道浑然一体。 张牧之即是混沌钟,混沌钟亦是张牧之,两者不分彼此,岂会被外人夺去? 于是张牧之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山图公子以为张牧之不敢动手,于是冷哼道:“真君笑什么?莫非不信我所言?” 张牧之止住笑声,随口道:“我听说泰山三郎炳灵公,性喜华服、好嬉游,看你这德行,想来和炳灵公的交情更深些?” 山图公子目光闪烁了一下:“那又如何?你真敢动手?” 张牧之托神钟,持如意缓缓走近:“统摄三山炳灵公,他那点名头在我这里并不好使。” “至于东岳天齐大帝和碧霞元君,顶多只是听过有你这号人罢了,他们还犯不着为这点小事同我交恶。” 山图公子心里一慌,忍不住退后一步,强撑道:“真君可敢随我去泰山寻大帝和元君对峙?” 张牧之摇了摇头:“无需对峙,我杀了你后再去泰山问一问碧霞元君就是了。”说着抬起手中如意就要敲下来。 “好个恶贼!我和你拼了!” 山图公子大喊着要拼命,双脚却猛地一踏地面,身形朝外飞去,瞬间就到了二十丈外,同时将手中折扇一挥! “轰隆!”扇面上冲出一片青光,裹挟着一座山峰的虚影朝张牧之旁边的负剑童子撞去。 原来他料定敌不过张牧之,就去攻打张元吉,想让张牧之分神去救,他好借机逃走。 “咚!”混沌钟再响一声,撞来的山影和青光一起破碎成了流光。 山图公子依旧维持着遁逃的姿势不动,一张脸上居然有恐惧、凶残、兴奋诸多表情。 “果然是卑鄙之徒,也不知和你为好友的炳灵公是什么性情。” 张牧之将如意一挥,一点雷光飞出,把山图公子整个人炸成了一团青气。 然后收了混沌钟,伸手朝前一抓,那柄折扇就倒飞而回,被张牧之拿在手中。 张牧之低头看了看,拂尘,明镜,令牌三物遗落在地上,天仙之宝好似凡尘俗物。 “都是上好宝材,只是炼制的不得法,日后可融了用来炼器!那王纬玄的五行神剑原是好的,只是被他炸了。” 张牧之衣袖一挥,将所有的宝物都收进袖子里,站在空空的山顶上,感到有些萧索,叹息道: “费尽辛苦求长生,成仙之后又求法力,求神通,求宝物,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啊!” 负剑童子张元吉看见自家二叔灭杀仙人如宰鸡,早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此刻他又见张牧之站在几步之外,身形寥落,紫袍飘飞,远处只有空空蒙蒙的雾气,忍不住想:“二叔不会是要飞升了吧……” 正在此时,张牧之转过身来,温和笑着招呼张元吉近前:“让你看了一场大人间的龌龊事,你年龄还小,其实不必理会这些。” 张元吉点了点头,忍不住询问:“二叔杀退了敌人,怎么又不开心了?” 张牧之摸了摸张元吉的脑袋:“无非争斗而已,有什么值得开心的?还不如带着你到处游玩来的畅快。” 后面墨麒麟磨磨蹭蹭走上前来,张牧之先把张元吉抱到麒麟背上坐好,然后用脚一跺地面。 “轰隆!”悬浮的神山上又雷光一闪,然后整个儿碎成了一团黄气,和几位太乙仙人身死后所化的青气混合在一起,渐渐凝聚成一朵硕大的云团。 张牧之也在麒麟背上坐了,叔侄二人轻飘飘从空中降落到湖面上。 原本的乌蓬小船已经被大五行剑阵轰成了碎末,只剩下几块破板随波逐流。 张牧之用手一指,一道雷光飞出,四面八方的木板,木屑,碎布片等飞快地朝中间聚拢而来,几个呼吸之后,又是好好一只白帆乌篷船。 墨麒麟四蹄落在船头,低头打了个响鼻。 张牧之也不催动法力驾舟,叔侄两个也不从麒麟上下来,只放任小船静静地停在水中。 “二叔,是还有谁要来吗?”张元吉坐在张牧之怀里,开口询问道。 张牧之点了点头:“这次来的不是对头,你不要害怕。” 张元吉放下心来,感觉自家二叔怀里无比安全,于是就伸出手去玩弄墨麒麟的犄角,去拔麒麟的颈上鬃毛。 墨麒麟被撩拨的烦闷,却不敢动弹,只在心里发狠:“待我寻到机会,定然将贼道士炼成我的傀儡,这小道童更要一口吞了……” “轰隆隆”一声闷雷响起,天空那朵厚重的云端一阵震颤,丝丝缕缕的雨水降落下来。 几位太乙天仙在洪泽湖上布阵,不知是湖水中多少鱼虾生灵遭灾。 现在仙人陨落后的尸身变成了云气,那蕴含着仙真灵气的雨水落进湖里,滋养水中无数众生。 由此可见因果循环,大道至公之理。 洪泽湖中,距离水面十来丈深的水底,介乎虚实之间有一座华丽、庄严的宫殿,正是洪泽湖水神无支祁居住的灵境。 水府中空空荡荡,不见一个水卒、侍者。 青玉门楼之后,一重重巍峨的殿堂前面,是一处平坦开阔的广场。 广场中有一尊与常人等高的青石雕像,刻的是一只身披甲胄猴子。 猴脸满是嗔怒的表情,獠牙外露,双目大张,双手还维持着持铁棒将要砸下来的姿态。 湖水中浓郁的仙真灵气渗入水府灵境之中,又缓缓飘动到猴子雕像口鼻之间。 “咔嚓咔嚓”细微的破裂声响起。 石像口鼻间出现了一股吸力,牵引着空气中的灵气朝此处聚拢。 破裂声越来越大,整个水府灵境中都刮起了大风,灵气几乎凝结成了肉眼可见的雾气朝着雕像所在之处飞来。 “轰隆!”雕像外层的石壳炸成了齑粉,狂暴的气浪将广场上的青砖都掀飞了出去。 “啊!”无支祁现身出来,昂首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眼中冲出两道宛若实质的金色光柱,看破灵境朝外望去。 哪里还有那几个仙人的影子?湖面上一片空荡,唯有一只小舟漂浮。 无支祁感觉怒火直冲到了天灵盖,胸口剧烈的起伏,满是獠牙的嘴巴张开,一下一下喘着粗气。 “想当年,大禹神人麾下,除了应龙那女疯子之外,这些不成器的仙人哪个敢在我面前大声说话?” “岂料此次出世之后,一个修行了几年的小道士能欺我,一只得了机缘的金毛猴子敢和我争斗!” “今日这几个当年随手就能打死的杂毛仙人,也能轻松将我镇压!” “老子几时吃过这样的亏?没来由的心里憋屈!” 无支祁越想越怒,将手中棒子朝前猛地一挥! “轰隆隆!”定海神针轰然变长,变粗,好似一根擎天巨柱,将广场前的牌坊、门楼碾压的粉碎。 接着无支祁将嘴巴张开,胸口高高隆起,猛地一吸气! “呼!!”一阵剧烈的狂风呼啸,水府灵境中,包括灵境外湖水中的灵气飞快地朝无支祁汇聚而来。 “哗啦!哗啦!”湖面上,小舟前方出现了一个磨盘大小的旋涡,一边飞快地旋转,一边将空中的雨滴,上方的云层拉扯着落进水中。 旋涡越来越大,中心是一个黑漆漆的洞口,那团仙人灵气凝聚成的云团被巨大的吸力拉成了一条丝带,朝着洞中飞去。 乌鹏小船像一座露出水面的礁石一样,任凭旋涡如何旋转,小船都未出现丝毫颤动。 张牧之乘坐在麒麟上朝水中观望,同时心中暗暗思量: “这猴子出世后靠吞食鄱阳湖中的精怪恢复了些实力,但依旧不堪大用。” “此次它炼化了几个太乙真仙陨落后的仙灵之气,应该能恢复几分上古水猿大圣的风采。” “到时候我带着他和孙悟空往上界去,让他们一起大闹天宫,把那些尸位素餐的仙神都扫落尘埃……” “嘭!”旋涡中心突然炸开,巨大的浪头冲起十几丈高,又似雪崩一样往下坠落。 张元吉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张牧之头顶金冠中,长明仙子又发出赤红色火光罩住小舟。 “哗啦啦”水中一座大山快速地升了起来,只几个呼吸就见天空的阳光都遮蔽了。 张元吉猛地抬头,见空中多了两轮大日,金光刺得人睁不开眼,连忙大叫:“二叔!妖怪出来了!” “侄儿勿慌,只是一只猴子罢了。” 张牧之云淡风轻的声音响起,让张元吉一阵心安。 张元吉揉了揉眼睛,适应了耀眼的金光,抬头继续打量了几眼,发现这巨山果然是只猿猴。 好一只暴猿,身高足有百丈,比湖边那老子山还高。 两只金色的眼睛中闪烁着暴虐、凶残的光,口中外露的獠牙似一根根大树。 口鼻间呼出的气流形成了大风,在湖面上吹起密集的波浪。 这暴猿暴猿两只胳膊上缠绕着粗大的铁链,双手垂下隐在湖水之中。 灰白色的毛发宛若丛林,身上肌肉膨胀如凸起的岩石,道道水流瀑布一样流淌下来,坠落到湖里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那乌篷船面对这只暴猿,就似蝼蚁面对身高八尺的大汉。 张元吉看了几眼,忍不住又心虚起来:“二叔……这猴子眼神不太对……他是不是想打我们……” 张牧之温和地朝他笑了笑:“他不敢。”随后也抬起头来看向那只暴猿:“无支祁!你想对我出手吗?” “哗啦!”一声震耳欲聋的水声响起,暴猿一只胳膊抬起来,手中抓着一根擎天柱似的定海神针。 张元吉紧张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这猴子一棍子砸下来,估计二叔和我都要变成粉末了……” 湖面上一阵安静,张元吉等了许久也没有棍子落下来。 眼前视野一亮,那高如山岳般的巨猿突然不见了。 张元吉连忙转动脑袋四处寻找,过了好一会儿才见小船前方,湖面上站着一直身披青甲,脸生白毛的猴子。 “这猴子脑袋上怎么有一只灰蒙蒙的圈子……” 无支祁将铁棒像变淡一样搭在肩上,仰着下巴朝张牧之冷笑:“张天师好大的能耐,每到一处总要和人斗一场!” 张牧之并不介意这泼猴的态度,只是一边把玩手中的金光如意,一边轻笑:“我也不想同人争斗,怎奈总有人要拦我的路。” “再说我若不来,你岂不是又要被人封印几千年?” 无支祁听了这话,再也绷不住了,于是就将棒子缩小收入耳中,一下跳到船头上,敷衍地拱了拱手: “张天师神威盖世,天上地下哪个不知?要不要我在湖里立块碑,用来传颂你的威名?” 这话本是玩笑之语,岂料张牧之听了却点头道:“立个碑也好,省的总有不开眼之人来寻我。” 无支祁瞪大眼睛,刚欲开口说话,却见张牧之伸手朝水中一指! “轰隆!”水面上波浪一阵翻涌,接着就有一座十来丈方圆的小岛浮出水面。 岛屿中心是一只巨大的青石赑屃,背上驮着一座三丈高的石碑。 “噼里啪啦”一阵电光闪过,背面上出现几十个朱红色的大字: “第四十六代天师张牧之诛杀王纬玄、山图公子、石长生、郑子真、邓云山、严青、悬壶公六仙于此,天地共鉴之。” 这巨碑要比明孝陵那神圣功德碑还要高大许多,碑文之间隐有厚重的雷霆法意流转。 “这行事如此张扬,倒不太像你的性子……”无支祁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张牧之拍了拍张元吉的肩膀:“我有天命加身,生来便要搅乱天人两界,一路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仙神。” “我家下任天师资质是不如我的,我飞升之后有这巨碑在,至少人间神、人、妖都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张元吉听了心头一暖。 无支祁点了点头:“我如今本事恢复了些,你进京应对那邪佛,如需人助拳可发符招我。” 张牧之拱了拱手:“那就有劳了。” 无支祁见张牧之这不咸不淡的态度,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于是纵身一跳落入水中,回自家水府里去了。 张牧之又上上下下打量了那巨碑几眼,点头笑道:“甚好!甚好!咱们再去寻赤脚大仙和希夷先生说几句话。” 张元吉点了点头,墨麒麟四蹄一跃,踏着火云往老子山上飞去。 自明正统五年起,洪泽湖上就多了一块巨大的石碑,后人称为“张天师诛仙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