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界大天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六章 碧霞元君:我怎会有这样的弟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天齐庙里,张牧之施法燃起的那团火焰照破了黑暗。 张元吉不一会儿就将那截龙脖子啃了个干净,剩下几块骨头丢在地上。 墨麒麟一低头,把龙骨叼起来嘎吱嘎吱嚼了两下后吞入肚子里。 然后张元吉就觉得肚子里开始发暖,四肢百骸似泡在温水里一样,头脑晕晕乎乎就靠着香案睡得熟了。 片刻后,张牧之推开门走了庙中,却见正中站着一个身形高瘦,手持拂尘的道人。 但见此人面容俊朗,眉毛垂至耳边,三缕美髯及腹,青衣大袖,望之十分飘逸。 而墨麒麟则是将张元吉护在身后,望向这道人的眼光中满是忌惮。 “莫不是打了小舅子,姐夫就过来讨公道了?” 张牧之略略思索后,拱手为礼道:“敢问可是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当面?” 东岳上倾司命真君,又被称为大茅真君,是三茅真君中得道最早,成就最高的一人。 其师承西城总真王君和西王母,得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短短数年便证就天仙道果。 后来茅盈又受西城王君做媒,取了东岳大帝的女儿,担任东岳上倾司命真君之位,助东岳大帝协理生死诸事。 如今茅山上清派修士所传符篆中,其中多有善治厉鬼、阴魂、邪祟等的,大多是借助这位祖师的法力才有灵验。 “灵威真君直接唤我道号太元真人便好。” 茅盈郑重还礼后才笑道:“真君虽未成天仙,元神却已修炼至能洞察天机的境界了,真叫人好生羡慕。” “些许微末道行,让太元真人见笑了。” 张牧之客气了一句,随后又道:“真人可是为了炳灵公之事而来?” “三郎自受封为炳灵公后,有志于专修火雷之法,贫道厚颜来替东岳大帝促成这段师徒缘分。”茅盈说着伸手请张牧之在蒲团上落座。 张牧之顺势坐下,摆手笑道:“贫道才修行几年?焉能教导得了东岳大帝之子?太元真人莫不是在取笑于我?” 茅盈真君正色道:“真君已正雷祖之位,飞升后便能执掌先天雷霆大道,谁人敢和真君玩笑?” 张牧之依旧摇头:“贫道虽得雷祖之名,但法力神通都还浅薄,万不敢耽搁了泰山三郎那等良才美质。” “我等修士得正天仙,飞升上界之后,有的是天材地宝,仙果灵丹来提升法力,而最难得便是对大道的感悟。” “不能体悟大道,便无法运使大法力,这也是同为形神俱妙,那诸多太乙真仙不如我等三清门人的原因。” 茅盈解释了一句,随后道:“真君已修得混沌神雷,对雷霆大道的领悟已经到了极深的境界,只待飞升后便可一步登天,万万不可妄自菲薄。” 随后这两位道家高人就在这荒野闲谈起来,茅盈这位汉时得道的大罗真仙,言辞间对张牧之十分推崇。 张牧之并未在一声声盛赞中迷失自我,只是笑着应付,不接什么师徒缘分的话茬。 “这位若按年纪来算,也就十八九岁,怎地心思如此缜密?怡然一副滴水不漏的做派……” 茅盈真君见自己好话说了一箩筐也无用,只好道:“贫道真是糊涂了,东岳大帝尚有拜师礼奉上,贫道方才只顾和真君闲谈,却是忘了说了。” “哦?贫道修行到如今,自感已渐至无欲无求的境地,岂敢收东岳大帝的礼物?”张牧之笑道。 茅盈抚须道:“真君领悟雷霆大道已深,自然是无需再往外求了,但据我所知,真君还有一化身正坐镇幽冥世界,继酆都大帝之后再修生死之道。” “而这生死之事一直是东岳大帝神权的一部分,若无东岳大帝首肯,真君那化身绝难将生死大道修炼至高深境界。” 张牧之心中一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茅盈朝神坛上东岳帝君神像拱了拱手:“真君或许不知,酆都大帝手中的生死权柄是朝东岳大帝借来的。” “而作为回报,紫微大帝亦分割出部分关于人道朝廷气数的权柄交由东岳大帝执掌……” “两位大帝约定,待三千年后双方便将权柄归还,届时东岳大帝依旧执掌万灵生死轮回,而紫微大帝收回酆都大帝化身,依旧执掌人间王朝运数。” 张牧之听到此处,静坐在蒲团上暗自思量。 他那尊报应王化身自坐稳第五殿君王之位后,曾数次去酆都山拜访酆都大帝都无缘得见。 后来通过种种推算,报应王才知晓酆都大帝应该和雷祖一样已经深入混沌之中,而且多半是回不来了。 再加上报应王又得了些别的机缘,于是才开始修炼生死大道。 张牧之自家打的如意算盘,本尊修雷霆大道,化身修生死大道,二者只要有一个证得先天,他就能达到那所有修道人梦寐以求的“炼虚合道”境界。 以己身同大道相合,纵使天地如何崩灭轮回而己身不损,那是和如今的六御大帝一般无二的境界。 哪料到这生死权柄原是酆都大帝朝东岳大帝借的,就算他成功拯救了末法劫数,一旦东岳大帝执掌幽冥世界,地位自然是无可撼动。 他那报应王化身再是如何修炼,到时候也只能是东岳大帝座下的一位君王了。 证就先天的希望就这么少了二分之一…… “不知东岳大帝是什么意思?”张牧之终究是松了口风。 茅盈语气平静地开口道:“若真君肯收下三郎做徒弟,并传下真正的火雷大道,东岳大帝愿意让出泰山鬼国,并助力报应王做新的酆都大帝。” “届时报应王将真正执掌幽冥世界,有望修成完整的生死大道。” 张牧之沉默片刻后转移了话题:“泰山三郎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资质,值得东岳大帝这般下注?” 于是茅盈便开始解释东岳大帝这一脉的来历: “道友当知,这三界之中,神分两种,即所谓先天之神,后天之神。” “先天之神即六御大帝,他们本是大道所出,显则教化群生,隐则归于大道,法力无穷无量,更能不生不灭。” 张牧之点了点头:“不错!其实仙道、神道殊途同归,最后一步都是求证先天,也就是渴望修成这几位大帝的境界。” “真君高见,到了那种境地已经没有什么仙、神之分了。” 茅盈赞了一句,接着说道:“另一种就是后天之神了,上到真武大帝,雷部众神那等法力浩瀚之神,下到人间城隍,阴差这等微末小神,都应归入后天之列。” “而东岳大帝这一脉却稍有不同,算起来应该处于先天和后天之间……” 张牧之忍不住眉头一皱,问道:“我听说东岳大帝是盘古氏苗裔?当年元始天王化盘古开天,岂会在生灵之中诞下血脉?” 茅盈笑道:“大帝确实是盘古苗裔,不过不是真君所想的那般繁衍生息得来的血脉,而是一点灵光轮回转世。” “到了三清道祖那等境界,一个化身,甚至是一个念头都有无量神通法力,且有些道祖化身完成天命后并不收回。” “这些化身或是成为如今三界中独立的某位仙,神,或者干脆完成天命后便消散了。” “便如老君八十一化中便有女娲这一化,女娲氏捏土造人,炼石补天之后便消散于天地之间,但如今上界某层天中还有女娲氏的血脉存留。” “与三清道祖而言,道行已经到了进无可进的境地,分出再多化身也不会损毁自身,这些化身之生灭意义已经不大了。” 张牧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世间还有盘古氏开天而殒的说法,这么说东岳大帝这一脉便是盘古氏殒身后流传下来的?” 茅盈点头:“不错,元始天王之化身盘古氏开天之后,身殒而同天地相合,其中一点不灭神性在生灵之中又孕化而出,这才有了东岳大帝这一脉。” “这点不灭神性出自元始天王,本就有部分先天之神的特质,但却是从后天生灵孕化而出,因此东岳大帝这一脉算是处在先天神和后天神之间。” “东岳大帝算起来是盘古氏之十世孙,但前九世之人都没机缘成就上等神位,唯东岳大帝成就最高。” “大帝育有五子二女,其中唯有三郎身上继承了得自盘古氏的那点神性。” “故而二女皆再次转生修仙,其余四子也只在鬼国中作冥神。” 张牧之抚掌而笑:“原来如此,难怪这三郎性情如此顽劣,大帝还是对他青眼有加。” 茅盈也知晓自家小舅子的秉性,微微有些尴尬地笑道:“三郎若拜得真君为师,日后时时聆听真君教导,想必能成器一些。” “大帝若放弃生死之神的权柄,仅以执掌王朝更迭的神权,可能成就先天之神吗?”张牧之又问。 茅盈摇了摇头,面上笑意收敛:“大帝在隋唐之前执掌幽冥数千年也未正先天,执掌和人道气数相关的神权后这千来年也未明悟先天机缘,如今已经决心再次转生了。” “只待真君挽过人道气数,使未来几千年内道法不绝,东岳大帝便择机转世,将王朝气运神权交还给紫微大帝,将生死之神的权柄禅让给报应王。” 张牧之又道:“若泰山三郎要拜我为师,那需得让我设下禁制,然后随我入京听用,待磨过性情之后再修火雷之道。” “那是自然,真君只要担了师父的名分,这如何教导弟子,自然全凭真君自己拿主意。” 两位真君商定了泰山三郎的前路,却都没什么欣喜之意,都安静地坐在蒲团上,有些兴趣索然。 张牧之唏嘘道:“先天之道何其难也!连东岳大帝这等得了盘古氏之不灭神性的之人也要转生再觅机缘!” 茅盈亦点头:“我辈修仙,无论有万千法门,说来都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这四步。” “能炼神返虚,便是形神俱妙的天仙正果了,一般到了这一步,那些太乙仙人便再难有精进了。” “我辈有缘得传三清正法,被尊为大罗真仙,虽知道再往前行的路径,但真走下来也是千难万难。” “时至今日能到炼虚合道这一步的也仅寥寥数人而已!寻常大罗之辈不到最后一步,纵使法力神通百倍于太乙仙人,那也是同等天仙境界。” “所以才有人说这天仙是修行人所能成就的最高果位。” 二人聊到此处,便再也没有了闲谈的兴致,天齐庙中也就安静了下来,唯有一团火焰绽放光芒。 东岳泰山在月色中显得更加巍峨,肃穆。 若是凡人于此时于山脚仰望泰山,只能看到宏伟的山岳犹如不周天柱,安静地伫立在苍穹之下。 但在仙神、精怪、阴魂或修行人的眼中,泰山上却是另一幅景象。 整座泰山顶上,常年笼罩着层层叠叠的五彩祥云和霞光。 祥光瑞霭之间悬浮着重重的玉阙仙宫,其间飞檐斗角,拱桥悬空,华表宫墙如丛林幽深。 有那青鸟,丹鹤振翅穿行在祥云中,仙娥,神官、天兵守卫踏云往来各处宫阙之间。 当真是好一处仙神道场。 东岳大帝所居的“天齐仁圣宫”处在所有仙宫的最中央,坐北朝南,格局方正。 层层殿堂皆是黄瓦红墙,高大宏伟,尽显帝王威严气度。 左侧是一片白墙青瓦的宫殿,名唤庆云宫。 宫中殿堂、楼阁造型别致,少了些威严厚重,却多了几份女子的婉约,典雅之意。 这里是“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即碧霞元君所居之地。 庆云宫对面,即天齐仁圣宫的右侧是东岳大帝之下的诸多理事衙门,亦是大帝麾下屯兵之地。 故而宫阙造型多以庄重的府衙或门楼、牌坊为主,同时又有层层萧杀之气升腾而起,在祥云中凝结出白虎、饕餮等凶兽之形。 而在泰山北麓背阴处,若有仙神以法眼观看,便可看到一处昏暗,幽深的亡灵世界。 其间有幽冥七十二司理定生死之事,亦有亿万鬼民在鬼国中生息。 这是东岳大帝治下,独立于阴曹地府之外的另一套幽冥体系,名叫“泰山鬼国”,也叫“蒿里鬼国”。 泰山南麓山谷之中,泰山三郎炳灵公满脸的不可置信:“我二姐说了?真不打我?” 茅盈将手中拂尘一摆,笑道:“她若打你你就来寻我,我让你大姐去说她。” 炳灵公放下心来,在山谷中将身一纵,化成一道火光冲天而起,往山顶上那片祥光瑞霭中的宫殿里飞去。 片刻之后,火光到了山顶,炳灵公往“天齐仁圣宫”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后脚下遁光一拐,往东侧庆云宫的方向飞去。 拱卫宫室的天兵神将和那些仙娥见了炳灵公都躬身行礼。 炳灵公随意地应付了几句,就深入宫中,熟门熟路的转了几转,一直往碧霞元君平日里休憩的寝宫而来。 寝宫里陈设精致而素雅,碧纱灯下,碧霞元君正在翻看一本道经,青鸟、白鸽两位仙娥在一旁伺候茶水。 这位三界知名的女仙,此时的装扮并不像庙中神像那般华丽。 头上仅以玉簪挽了个简单的发髻,穿一身朴素的青色道袍,面容端庄,不施粉黛,怡然一幅朴素的女冠模样。 炳灵公到了寝宫外,先探头往里面看了几眼:“二姐看来心情不错,应该不会打我……” 于是他就放心进来,大刺刺的寻了张椅子坐下,先让青鸟仙子给自己倒了杯茶,然后笑道:“二姐唤我何事?” 碧霞元君抬头看了他一眼:“你身上除了水汽之外,还有一股精纯的雷霆之气,看来是被人以雷法打到白龙潭里了。” 炳灵公一愣,摆了摆手哈哈大笑:“二姐你这次可算错了,我不是被精通雷法之人打的,是被杨二郎打的!” “你感应到的雷霆之气,肯定是我修炼的火雷法又精进了几分!” “我这弟弟也是蠢的,我这般暗示他还听不明白……” 碧霞元君放下手中道经,以手扶额,轻轻叹了口气。 炳灵公却未注意到碧霞元君的表情,满脸兴奋地把他如何遇见“杨二郎”的经过说了一遍。 “二郎神不愧为名震三界的‘战神"!他还未成天仙,法力比一般的仙人还要深厚!打得我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二姐!和他一比,我平日里结交的那些仙人好友都是废物!我想把他请到泰山上来做客,你说怎么样?” 炳灵公满脸兴奋地看向碧霞元君。 “那人不愿表明身份,我倒不好直接说破,还是再给我这弟弟暗示几句……” 碧霞元君想了想,开口道:“那人可不是杨二郎,而是另有身份。” “不是二郎神!?我看了他那第三只眼睛了!难道我认错人了?”炳灵公满脸不可置信。 “你要拜入雷祖门下,成与不成全在那人身上了。” 碧霞元君开始循循善诱:“你想想这三界之中,谁才能以墨麒麟为坐骑呢?” 炳灵公瞬间恍然大悟,一拍大腿站起身来,双目中精光爆闪:“我就说我的想法是对的!抢了那墨麒麟献给新任雷祖,我拜师的事儿就成了!” “二姐说的甚是!这墨麒麟只有雷祖才能坐得!那小道士虽然厉害,但他也不配以墨麒麟这等神兽为坐骑!” 碧霞元君听了这话,忍不住翻了白眼:“……这真是猪脑子” 炳灵公越想越觉得自己“抢墨麒麟作拜师礼”的想法靠谱,站起来就往外走: “二姐!我去你宫中宝库里选个威力大的法宝,然后再喊几个厉害些的帮手,这次定要抢了他的墨麒麟!” “回来!!”碧霞元君只觉得自己眉心突突直跳,声音忍不住拔高了几分。 炳灵公连忙回来:“二姐,您吩咐!” 碧霞元君心中暗道:“我这弟弟平日里只是鲁莽而已,今天怎么蠢到这个地步?我暗示了好几次他都没听明白……难道真是天意如此?” 想到此处,她就收起再提醒炳灵公的想法,从袖子里拿出一枚方形的青色玉符递给炳灵公: “你若非要去抢人家麒麟,在和那人对峙时把这玉符祭起,事情应该会有转机。” 炳灵公将那玉符拿起来在眼前翻来覆去看了几眼,但见青色的玉符中似乎有层层叠叠的云气流转不休: “二姐,这是什么宝贝?真能对付得了那道士?不瞒你说,那道士厉害得很!不然我去喊了温元帅同去?” 碧霞元君白了自家弟弟一眼:“温元帅去了估计也是陪你一起挨打!” “再说了,关元帅自主掌丹天伏魔院后就收回了在泰山当值的分身,如今温元帅乃是父亲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岂会听你调遣?” “温元帅性情最是刚正,你拉他去和你一起去抢人坐骑,他估计会把你押去父亲面前惩治一番。” 炳灵公挠挠头:“二姐说的有道理,可是您给的这玉符看起来不像什么法宝……二姐可别故意唬我,累得我再被那道士揍一顿……” “这会儿倒是又有几分开窍了……” 碧霞元君笑着解释道:“玉符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宝贝,里面只封印了我的一道法术,你见了那道士后把它祭起来,那拜师雷祖的事儿就成了八九分。” 炳灵公大喜:“原来如此!二姐法力无边,由您一道法术傍身我就放心了!二姐稍待!我再去会会那道士!” 碧霞元君忙道:“你身上有伤,且不忙过去,可在宫中修养两三日再说。” 炳灵公摆摆手:“我身子好得很,些许小伤不碍事,还是早早抢得坐骑去拜师要紧!” “姐夫已经去见那人了,还是容姐夫和他谈一谈,你再过去才好!”碧霞元君又劝道。 炳灵公这才点了点头,又坐了下来:“那我就晚两天再去!姐夫法力神通自然是厉害的,但性情太过愚腐,估计他不好意思明抢,终究还得我出面……” 碧霞元君忍不住一巴掌抽了出去,手掌快扇到炳灵公脸上时又停了下来,尴尬笑了笑:“好弟弟,你少说两句吧,不然姐夫不打你,我又想打你了。” 青鸟,白鸽两个仙娥都忍不住抿嘴轻笑。 炳灵公被唬了一跳,连忙站起来:“二姐,我回自家宫里歇着了,等过两天再去寻那道士!”说着几步就走出了寝宫,化成一道火光走了。 碧霞元君看着炳灵公离去的方向,忍不住感慨:“也不知他那榆木脑袋,什么时候能开窍啊!” 青鸟仙子连忙又倒了一杯茶水:“三殿下本性是极好的,只是贪玩而已,娘娘先饮杯仙茶顺顺气吧。” 碧霞元君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挥挥手让两个仙娥出去,叹息道:“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弟弟……希望灵威真君见了我的玉符,动手打他时能打的轻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