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界大天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四章 开天辟地,倒转因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灵台方寸山正是上一量劫时贫道修行之处,只是随着上一劫天地崩灭之后,这地名就少有人知了。” 菩提道人听张牧之提及“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事,顿时大感惊疑: “大帝所修混沌之道,莫非也能像先天神圣一般能洞彻过去未来不成?” 张牧之本是随口一说,听到菩提道人的回答后忍不住一愣: “朕只是从凡间话本中知晓了这洞府名号,不料果是道友的洞府?” 菩提道人点头,解释道:“贫道先学佛,又学道,初时难以融会贯通,无缘窥得玄妙。” “只因我道家之学乃师法天道,借大道修持自身,简而言之是向外求,最后更是要炼虚合道以证先天。” “而佛家之法却讲四大皆空,六识俱灭,视外界一切为虚妄,直往内求,修本性一点真如。” “这一内一外,泾渭分明,贫道也是贪心,舍不得辛苦修成的菩萨金身,欲要佛道合流,苦思千年亦无所得。” “幸得老君出言指点,说佛本是道,原无分别。” “若强要论,大道在天,亦在己心,而佛法去执破妄,故能守静,得清净心尔。” “至此贫道方才恍然大悟,道心生发,得入上层之门矣,遂将自家清修的荒山枯洞取名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所谓灵台方寸,斜月三星,皆指心也。 张牧之听到此处,笑着赞叹:“老君所言实乃至理,修佛修道,都是修心,正是殊途同归,万法存乎一心也。” 一旁坐着的大慧真人抚须笑道:“上一劫老师的亲传弟子之中,菩提师弟入门虽晚,但心性清净,不为外物所扰,最终后来居上,法力神通都极了得。” 菩提道人在青玉莲台上欠身:“大慧师兄谬赞了,师弟修行还浅,仍需师兄多多提点才是。” 一时之间,殿内诸仙都自轻笑起来,又谈及那斗战胜佛赖以成道的话本故事,都觉得其中故事看似荒诞,却又隐有所指,非凡间士子可以杜撰。 “或有阿弥陀佛,燃灯道人两位先天境界的佛陀参与其中……只是一时之间也猜不透详情,且待日后再计较了。” 于是张牧之和八位劫前仙人开始论道,众人都是此方天地之间最顶尖的道家仙人,所谈自然非同小可,真是玄而又玄,莫可言说。 牵牛星,雷祖和织女居住的行宫建在一座高有万丈的山峰上。 而在重重宫阙最深处,独有一座幽静的大殿,前后左右都是开阔的广场,连一点花草装饰也无,看起来十分怪异。 这里是雷祖大帝和天孙娘娘闭关清修之地,平时侍候的仙娥、功曹都不得靠近。 遥遥望去,只见一道道璀璨的星光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在宫殿顶上凝聚成一朵覆盖了整个宫殿的硕大光云。 尾虎巨猿,金乌玉兔等等奇形神兽,共有三百六十五种,正合周天星斗之数,就在光云中兀自咆哮奔走,声势十分浩大。 此时若有仙人靠近宫殿十里之内,就会感觉元神被压制得运转不灵,肉身喘不过气来,连一个指头都难以动弹。 周天星斗自天地初开时便凝聚成型,其中三百六十五颗主星的灵力更是无穷无尽,即使那些星君亦不能完全掌控。 此刻都被张牧之施展大法力牵引而来,一是炼钟,二是借星斗之力助天孙氏执掌紫薇大帝留下的星图,日后好布置周天星斗大阵。 宫殿之内更是空旷,除了两座间隔十几丈的云床之外一无所有,上方连头顶都看不见,只有一片耀眼到极点的星光。 张牧之玉冠素袍,闭目端坐云床,头顶庆云升起,清凉如水,连绵散开有亩余大小,混沌钟高有丈六,正在云光之中浮沉。 星斗之力如九天飞瀑,裹挟着诸多神兽真形垂直坠落,正被混沌钟接住,那无穷无量的星力就如落进深不见底的黑洞之中一样,连一点水花都溅不出来。 混沌钟时而静止,时而旋转,悠扬的金铁之声响彻整个大殿,钟体四周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星辰虚影,数不胜数,仿佛有亿兆之多。 而织女天孙氏也闭目端坐在张牧之对面,头发披散,只着亵衣,一身肌肤若凝脂般无瑕,面上表情波澜不惊,又隐隐透露出宝相庄严的味道。 许久之后,张牧之头顶庆云中又有光雨滴落,如檐下滴水般片刻不停,还未坠落地面便自消失,又从上方显化出来,如此循环往复,十分玄妙。 张牧之睁开眼睛,双眸之中漆黑一片,幽深,清冷,不见一点多余的情愫,然后抬手朝对面的天孙氏一指。 天孙氏身子一抖,仿佛正在经历极大地痛苦,连皮肤都变成了红色,接着周身四万八千毛孔之中都有袅袅云气散发出来,其色淡青,聚拢在四周并不分散。 张牧之心念一动,庆云中那连绵不绝的光雨似是无形力道的牵引,都改变了方向飞入天孙氏身子周围那云气中去了。 天孙氏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面上表情似是欢愉,而后又转为平静,头顶亦有一道青光升起,凝聚成一朵小一些的庆云,中间裹着一张星图。 周天三百六十五颗主星,星力属性各有不同,有太阳星的真火毁灭力量,有太阴星的纯阴之力。 二十八星宿之中,四水星力,四木星力,滋生万物,还有各种其他属性,囊括五行,又生变化无穷。 寻常修士采集星力,各自按照自己的所修之道,分样采集,再行精炼,或是借助灵气炼丹,或是炼制法宝,或是直接锻炼肉身,滋养元神。 不过普通修士、仙人能够采集到的星力,自然没有这里的万分之一。 紫微大帝所留星图自是非同小可,若天孙氏自己祭炼,非数万、十万年不能炼化。 张牧之明悟混沌之法,自能包容所有,周天三百六十五位星君全力放开星辰之力汇聚到此也无需他也能承受。 而后再借阴阳和合的双修之道,将狂暴的力量转为涓涓细流渡入织女体内,既能炼宝,又能增进法力,所得益处无法估量。 当初若织女同那文曲星君结为连理,虽也能双修精进法力,但效用也自差了千万倍了。 此时再看,两人结合虽然是因缘际会,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推动。 紫微大帝乃六御之一,大道显化之先天神邸,大帝心意便是天意。 如此,张牧之以本体同天孙氏在牵牛星上修炼,分身在九天应元府同八位劫前大仙坐而论道。 天庭政事也需要料理,一样显化分身常驻凌霄宝殿,如此一面三用,虽然忙碌,但也应付的来。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尤其是在长生仙人眼中,时光更是流逝的飞快,转眼又过了四五年。 这期间哪吒率天兵神将驻守玄明恭庆天,有大妖号驱神大圣,欺哪吒法力浅薄,率领百万妖兵来犯。 岂料天兵之中有刑天氏领炎帝麾下精锐潜藏,在双方争斗时冲了出来,将妖兵尽数诛灭,活捉了驱神大圣。 哪吒将驱神大圣捆绑至帐下,审问无果后自然是杀了,将首级挂在浮空战舰上,天兵驾着战舰在玄明恭庆天中四处巡视。 自此各族生灵、精怪再无敢反抗天庭者。 其他几层天界虽然依旧在募兵,但知晓应龙氏刺杀菩提道人之后,许多天帝就聚拢到九昌帝君所掌的太极蒙翳天中去了,也不知在谋划些什么。 又过两年,九天应元府中,张牧之自莲台上站起来:“吾炼钟已经功成,是时候将西天极乐世界炼虚为实了。” 菩提道人、玉明道人、大慧道人等一同起身:“此举几同开天辟地,吾等正要见识雷祖大帝的法力。” 张牧之出得静室,也不排倚仗,各天君、元帅也未带一个,只同八位大仙踏云往西方而来。 片刻之后,一行人就到了西方八天最高层,元载孔升天西侧,有望西飞了几千万里就到了九天清气壁垒附近。 天圆地方,九天清气壁垒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圆形大锅,倒扣下来挡在众仙前方。 至于下界则是无边无涯的大海,海水尽头终年笼罩着粘稠的雾气。 这雾气便是大地尽头,亦是无量海水的归处,无论是凡人还是修士,穷尽一生都穿不过去,只能掉头折返。 西天极乐世界之主,无量光佛已经到了,身形庞大,高有丈六,面目慈悲,大耳垂肩,端坐在一朵金色千叶莲台上。 随侍的妙行菩萨并未跟来,只有一个穿大红僧衣的中年和尚站在无量光佛的莲台侧方,正是大日如来变化人身。 将整个西天极乐世界炼虚为实,需要先把九天壁垒炸开,引天外混沌入此方世界。 而后雷祖再以混沌都天神雷炸破混沌,分清浊,呈四象,再演化后天五行同极乐世界合练。 此举虽不是开天辟地,但余波动静也是极大,西天极乐世界中除了大日如来之外,再无别的佛陀、菩萨有法力能来此观礼。 八位劫前仙人法力神通更在大日如来之上,自然也能观看。 佛道双方见了礼数,无量光佛笑着对张牧之道:“大日如来欲在人间东海之中,那倭国岛屿之上建立婆娑净土,特来请示大帝。” 现在那倭国海岛上,无论是百姓、妖魔、鬼神都被相柳吞吃了七七八八,就剩下些和尚,都是唐朝时从中原学了密宗佛法,信奉大日如来的佛子。 相柳在人间法力受到压制,心中存了顾忌,怕大日如来下界收拾他,才没把这些和尚吃干净。 张牧之看了大日如来一眼,微微有些意外。 大日如来双手合十:“贫僧先前同大帝争夺人道气数,只是为了择一地将密宗法门推演完善而已。” “待立过婆娑净土之后,贫僧自常驻岛上,度化群生,参研佛法,日后不得大帝首肯,再不入中原一步。” 张牧之朝大日如来道:“往日恩怨自不必替,只是你在海岛传教时需约束弟子门人。” “若有明王、金刚之流戕害中原百姓,那人间朝廷或龙虎山张天师来向天庭告状,朕也只能出手将那婆娑净土湮灭。” 大日如来躬身:“大帝告诫,贫僧自当铭记在心,只是稍后大帝冶炼四象五行时,贫僧欲要借些五行精气,用来立过婆娑。” “作为回报,我密宗教下诸部明王、金刚等护法神众,亦可听从斗战胜佛调遣,助大帝重整天地格局。” 张牧之点了点头:“如此最好,你且候在一边,朕好接引天外混沌。” 大日如来连忙躬身后退,八位大仙也退了几步,最前方只有无量光佛和张牧之二人。 “朕法力尚不足以定住此方天地,佛祖稍稍助我。”张牧之朝无量光佛笑道。 “此应有之义,大帝无需多言。”无量光佛点头,随后整个身形散开,化成一道金色佛光飞入张牧之泥丸宫中。 张牧之收回了这一尊化身,顿时感觉自己好似吃了一剂补药,法力井喷似的上涨了一倍。 “无量光佛受阿弥陀佛,释迦摩尼和地藏王菩萨三位佛门大德加持,底蕴真是浑厚,我现在的法力纵使九昌帝君也有不及!” “只是我这尊化身修持慈悲之道,定然不会助我杀生,否则天界乱象反掌可平!” “若我强行去做,无量光佛自然抗拒不得,只是违逆了他心中之道,这尊化身前路就断了,如此也是得不偿失……” 想到此处,张牧之压下心中杂念,伸出右手捏个法诀,然后朝下一按,一团巴掌大小的灰蒙蒙雷光飞了出去,正是混沌都天神雷,其威足以开天辟地。 “轰隆隆隆!”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前方那坚硬无比,寻常仙人连一缕气息都取不出来的清气壁垒顿时破了个大洞。 爆破声片刻不停,灰蒙蒙的雷光不断前行,九天清气壁垒上的洞口飞快地变大,变深,仅用了几个呼吸,就形成了一个长达千里的隧道。 “哗啦啦!”汹涌的混沌气流从隧道里冲了出来,势如洪水决堤。 混沌气流初始时倒也平静,一涌出洞口,来到天地之间就变得狂暴起来,好似滚油遇到了冰水,发出一阵阵尖锐刺耳的鸣响。 密密麻麻无数个气泡鼓荡起来,每一个都有山岳大小,眼见着就要炸开,毁天灭地。 张牧之不敢怠慢,一道青光从天门飞出,到了九天之上,一个暴涨,变成了一只高有十丈的混沌大钟。 “咚!”一声洪亮的钟声响起,无论是三十六层天界,还是下方人间、地底幽冥世界,无量众生皆可听闻。 混沌钟上垂下宝光,狂暴的混沌之气被这宝光一招,瞬间就平复了下去,所有的气泡都消失不见。 混沌气流似乎变成了粘稠无比的水泥糊糊,依旧从那隧道里涌出来,也不往下坠,就悬浮在半空,越积越多。 张牧之轻嘘一口气,身后八位大仙和大日如来都各式手段护身。 玄明恭庆天菩提道人顶现庆云,驮着一株菩提大树,垂下道道青气,大日如来脑后现了一轮红日,发出金色佛光守护己身。 太皇黄曾天,玉明道人祭出宝塔;大慧真人顶现如意,赤明和阳天;赤明和阳天,上真大仙飞出了一方宝印; 元载孔升天,定光真人头顶一颗赤红如火的明珠;太焕极瑶天,无延道人现璎珞华盖;无极昙誓天,穹隆道人顶阴阳镜;太极平育天,大泽道人顶了一柄杏黄色法旗。 八位大仙虽然都出自太清门下,所修大道却各有不同,种种至宝一经现世,光华直冲九霄,比日月还要耀眼。 过了约有半个时辰,虚空中悬浮的混沌渐渐积攒如人间洞庭湖一般大小,都被混沌钟定住,形如一块凝固的冷粥。 张牧之再发一雷,平静的混沌糊糊又开始鼓荡不休,形成无数个大小不等的黑白旋涡,仿佛太极流转。 小的宛如常人手掌,大的却如山岳,旋涡之间一边流转不息,一边相互摩擦滚荡,碰撞之声大作。 几人站在混沌上方,都被各色宝光护住,就见这片混沌愈演愈烈,沸腾撞击,声势之大,言语无法形容。 混沌之后的九天清气壁垒似乎也消失了,只是空间被定住,也没有更多的混沌气流冲出来。 张牧之见混沌被炸破,绞得渐渐散乱,估计这火候差不多了,于是用手朝前一指,再次发雷。 “轰隆!”一声前所未有的大响,所有黑白漩涡都一起爆开,衍生出阴阳两仪,只是搅在一起尚未完全分明。 突然有大火熊熊凭空而起,初始只为一点,一个刹那就遍布了整个空间。 随后股荡之声大作,烈火之中洪滔浊流奔涌,黄尘翻滚,更有狂风呼啸,片刻不停。 正是混沌被神雷炸破,失了平衡,终于演绎出无极生太极,太极分两仪,两仪化四相,为地水火风,其势正是开天辟地。 身后八位道家仙人见此情形,一个个都是双目放光,仿佛饿了千年的凶兽见了美味佳肴。 那地水火风愈演愈烈,最后鼓出一个个大如日月的肺泡,在空中连环炸开,爆裂开来冲出两股气流,一清一浊。 清气渐渐上升,浊气逐渐下沉。 浊气下沉,越来越厚,沉淀凝练,渐渐要凝聚成实质的地面,想要演化出山川河流。 清气上升,越升越高,也渐渐地想要再次凝结为九天清气壁垒。 “却不可让此方天地完全演化成形!” 张牧之暗自嘀咕一声,上方混沌钟再响一声,清浊二气的演化也被定住,山川河流,清气壁垒都是正处在由虚化实的那一瞬间。 右手张开,一点金光飞了出来,在前方散开,瞬间充塞了天地,显化出一方金色的世界。 四大部洲辽阔无边,金色的须弥山高耸入云,山顶大雷音寺绽放出无量佛光,照耀宇宙大千。 那须弥山脚下,无以计数显化出无以计数的浮屠塔,塔林之中更是金莲遍地,处处波罗花开,菩提树繁茂生长, 菩提林中,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宝放出光辉。 好一个西天极乐世界,果是无上福地,宁静之乡。 只是眼前极乐之境也如虚幻一般缥缈不定,内中更是没有半个生灵。 原来那些天王护法,八部天龙,亿万富兵以及四大部洲上无以计数的生灵都被阿弥陀佛和燃灯古佛收去了,免得被炼虚为实的余波灭杀。 至于这两位古佛现在藏身何处,这就不是张牧之此时可以寻觅的了。 待这方极乐世界完全张开以后,混沌钟再震,清浊二气继续演化,山川河岳就开始依照四大部洲的模样定型了。 清气一部分演化为九天壁垒,一部分朝须弥山的影响聚拢而来。 金色的大山逐渐成型,只是重量似乎变得十分轻盈,被一朵金云托着渐渐离开了地面,直往高天上升去。 就如九天雷祖大帝和无量光佛说好的那样,须弥山乃诸佛所居,归入天界,四大部洲则下降至人间。 自此人间西方海洋上又多了四处大洲,加上原本的六洲,共计十处(南极冰雪大洲除外)。 又过了几个时辰,天地完全定型,张牧之伸手朝前虚抓,就见须弥山脚下有五彩光明一闪,然后朝这边飞了过来。 两三个呼吸过后,一件物事悬停在前方,众仙都围拢过来观看,原来是丈余大小的一方五色神石。 “孙猴子从石中出世,原来要应在这里……” 张牧之心中升起明悟,然后并掌如刀朝前一挥,五彩石一分为二。 “这五彩石直接从混沌中来,坚硬无比,唯混沌神雷外万法难伤,大日如来可取一半,朕赐你雷符,你便将之轰破后便能得五行之精,用来建立婆娑净土。” 大日如来变化的僧人上前,接过雷符躬身谢过,大袖一挥,将一半五彩石收了。 “另一半给斗战胜佛,让斗战胜佛以道家之法炼化,便能成就真正的不损不坏之身。” 显然这斗战胜佛也要佛道兼修了。 孙悟空虽然最初是受临水夫人陈靖姑点化,但道家之术只学了皮毛,纵使张牧之赐下雷符,他也无法将五彩石炼入肉身。 去拜谁为师?向谁学道?话本故事里早就说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师父正是现成的。 “两位先天古佛果然不凡,倒转因果,练假成真!非洞彻过去未来的大神通不能为之!” “斗战胜佛到了这一步才算战天斗地无人能及,护持佛门气运,保护佛门弟子无恐怖,无忧患,无身陨之灾。” 先天之辈真正厉害之处,不在法力深浅,不在斗法拼杀,而是明了过去未来之天机,在边角处早早落子,便能影响天地大势。 如紫微大帝撮合张牧之和天孙氏,如佛门度斗战胜佛。 一切都是顺势而为,连张牧之、天孙氏、孙悟空这些当事人都丝毫感觉不到被人操纵的痕迹。 直到最后,时机到了,自然便见功果。 “先天境界,果然高渺不可琢磨,不知何时我才能证就?鼎革三界,稳固天地之后?”张牧之心中忍不住感慨连连。 一道金光从泥丸宫中飞出来,化为无量光佛,收了另一半五彩神石,合掌赞叹:“善哉!善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