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农门之老太太的发家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2去镇上看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会很快就开完了,就统计统计伤啥的,又说了一些注意安全的话,还安排村里边互相帮助。 四个人心里边都有事儿,都各自分散回家去了。 回去之后,陆希江眉头紧皱,脸色不好说:“娘,这附近的村子都是这种情况,瓦片不好买,泥瓦匠也被别人弄走了,找不到。”.. “嗯,没事儿,你多穿一件衣服,和我一起去镇上买粮食,顺便看看大海他们咋样。” “买粮食?咱家不是有吗?” “娘怕涨价太猛,多买点存到地窖里,反正粮食又不会坏。” 他没再问,听话的去又加了一件衣服,去推推车,李树兰背了一个背篓。 “翠翠,梅姐儿,家里边你俩为长,先委屈你俩收拾东西,看顾好家里边了。” 家里边的事儿有她们在,她放心。 一路上看着别的村子的凄惨,有的村民看着地里边的粮食趴着哭泣,有的房子塌了,亲人哭着惨叫。 嗟乎,天灾啊。 镇上看着跟没事儿一样,青砖瓦房盖的,没有房子塌这一说。 先去看看大海,没人,估计上学堂去了。 来到林掌柜家,看着平安的几人,松了一口气。 “娘,大哥,你们这是来干啥。”.. 陆希湖看着娘他们推着车,问道。 李树兰解释说:“你来的时候,肯定也看见了,庄稼估计收成都有减少,咱家人口多,趁着粮食没涨价多弄点,亲家你们要不要也买点?” 说着说着,她看向林掌柜。 林掌柜似乎还没有走出去,头上的白发又增加了不少,脸色更加憔悴了。 他点点头,对着陆希湖说:“银子你知道在哪里,去拿一些跟着你娘去多买点吧。” “玲儿,多吃点饭啊,又瘦了。”李树兰看着林玲儿,关心的说道。 林玲儿知道婆婆关心自己,点点头,她实在是没有胃口。 李树兰带着两个人,推着车去粮食铺子。 算着快一个月没过来买粮食了。 现在这里没啥人,估计都在处理自家的事儿。 伙计看着李树兰,热情的招呼:“大娘要多少粮食啊?” 李树兰看着粮食的价格,一个月没来,每样都涨了一文到三文。 “南边那里发生了小蝗灾,收成减了不少,价格涨了一些,大娘赶紧多买点吧,看着下的拳头大的冰雹,估计粮食价格还要涨。”伙计看着李树兰的表情,解释道。 反正他就是一个打工的,有人买他卖就是,早卖早打烊。 再说他说的是实话呀。 这一个月买的人也不多,都想着等到这边秋收,买附近农家的新粮。 李树兰看小伙计说的话,点点头,一脸感谢的说:“谢谢小伙子的指点,你这卖粮食卖的限量吗?” 小伙计朝着后面看看,老板不在,本来也没听他说限量不限量,摇摇头。 她计算一下自己的推车能装多少,再说她现在有钱,自然多买点。 看着精米白面都涨了三文,现在的价格精米是十七文一斤,白面是十五文一斤,普通米涨了两文,现在是十二文一斤,黄豆价格涨了一文,现在是四文钱。 “这精米和普通米各来一百五十斤,白面来个三百斤吧,黄豆来一百斤吧。” 后边的两兄弟听完娘说的话以后,和伙计一个表情,瞪大双眼,嘴巴微张,一脸不可置信。 “大娘,你说的是真的?”伙计又问了问。 “店铺里面是不够吗?”李树兰以为是不是要多了,人家不够。 “够够够,再多点也够。” 这些刚好可以放满推车,陆希湖买的少一些,就白面精米各要了三十斤。 李树兰算的很快,她的东西大概有九两银子多,她直接拿出来一个银元宝。 本来还要找她七百五十文,她都要成了小米,小米涨了两文钱,买了大概四十五斤左右。 亲家的大概有二两银子。 伙计忙着给她们装起来,都是南方运过来的新粮。 装好放在推车上。 李树兰并没有离开,直接去了隔壁铺子。 盐巴本来就贵,一斤大概有两百文左右,李树兰买了三十斤盐巴,花了六两银子。 红糖便宜些,一斤八十文,也买了三十斤,买了两百文的麦芽糖,买了一些糕点。 全都放到她的背篓里边。 又买了很多蜡烛,很快她的背篓就装满了。 (这一章是谢谢爱喝汤的巫女给的五星好评哦,多给笨蛋大鹅一个五星好评,大鹅一定熬夜爆更,比心比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