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改变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胡椒伦(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纪晓岚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便是以纪晓岚为首的读书人,也是朝廷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清流。 当然,如果是其他清流,听了何维佳的这番言论? 或许真的会扣一顶离经叛道的帽子。 不是因为离经叛道,而是因为何维佳的这套理论说得通,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这会让他们不安,甚至是恐惧。 但同时,他们又没有纪晓岚的自信,海纳百川的胸怀。 所以这些人一定会想办法干掉何维佳,干掉他离经叛道的新理论! 但纪晓岚不一样,至少现阶段的他,会站在一个学者的角度上思考这些问题。 所以他对于何维佳说的这些? 心中十分喜悦,因为这为他带来新的方向和思路。 这种思维上的提升和开拓,对于纪晓岚这种文人来说,可比皇帝赏赐自己一个大官,更能让他开心,让他舒爽。 另一边的何维佳,他的表情有些迟疑。 很显然,他已经看出了纪晓岚有了兴趣,但在心中一番思索后? 最终他没有侃侃而谈。 因为何维佳知道,自己的思想太过超前,是这个时代所不能容忍的。 八股文的害处,皇帝难道不懂吗? 他懂,但就是因为懂,所以皇帝要重用八股文。 这天下有才的人无数,这些读书人太讨厌,皇帝还不能杀。 所以只能用八股牢笼,捆住这些聪明的读书人。 同理,自己的理论向下发展,一定会引导出一个乾隆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别说是封建王朝。 就算是后世,何维佳的这套理论都会被人骂。 殊不知,何维佳的这套说辞,才更符合领袖的伟大理想和决心。 所以他只是试探着,一点点的给纪晓岚引导: “这是自然,就拿这胡椒来说,纪先生可曾研究过,胡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廉价?” 纪晓岚学贯古今,这种问题难不倒他,随口便回答道: “明朝时期,【东西洋考】中记载,三佛齐胡椒每斤百分之一两。” 什么叫专业? 这个就叫专业,纪晓岚堪称一部人形百科全书! 而下一刻,何维佳说出来这样一句话: “胡椒贵,是因为稀少。如果胡椒足够多,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 只是随着何维佳的这句话,思索中的纪晓岚,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突然一变,神情严肃的说道: “小何,慎言!这个问题不要再提。” 何维佳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但很快他就明白了。 胡椒贵是因为稀少,所以数量多了,胡椒的价格也就下来了。 但胡椒的数量为什么会多? 不是因为培育出了适合本土的新胡椒品种,而是因为打通了海上贸易,大量天竺的胡椒被运送到大清朝。 而纪晓岚又为何如此严肃,甚至严厉的表示要让他慎言? 何维佳摇了摇头,清秀俊朗的面庞,星辰般的眼眸中,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我知道,南边的那座岛嘛。” 汉人主导世界两千多年,也就是说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都是蛮夷。 所以汉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跌落神坛的? 原因有很多,但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一个关键节点。 是四年后,乾隆二十二年。 为了南方的一座岛,乾隆颁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东方的大国。 这个庞然大物,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君王,主动让出了资源富饶的大海。 而西方,则凭借着掠夺大海的财富,成功完成了逆袭。 将汉人的龙椅,熔炼成属于他们的至高权杖! 此刻,距离正式颁布国策,还有四年的时间。 但这种级别的国策,一定早早的就开始商讨。 只是讨论许久,仍然没有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答案,所以才被搁置到一旁。 纪晓岚一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所以才会让何维佳慎言。 只是想到四年后的闭关锁国,何维佳心中不由的皱眉。 有的决策弊在当代,功在千秋,如万里长城,如大运河。 有的决策是利在当代,弊在千秋,如八股文,如闭关锁国。 于情,何维佳要做些什么,不为别的,就为了后世的孩子不用学英语,让外国小孩也体验体验学外语的快乐。 于理,闭关锁国的国策一旦定下来。 以后想要修改,怕是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有可能改变! 但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连功名都没有。 半月前甚至是一名即将要饿死的乞丐。 以他微薄的力量,如何影响这种最高层次的国策? 何维佳看向了面前的纪晓岚,心中叹了一口气,他认为自己有必要再次拿捏对方一次。 所以下一刻,何维佳摆摆手—— 出来吧,被封印在体内,虚幻和现实的伟大力量,影帝之力,现! 第一次见何维佳,纪晓岚的感觉是书生的一身傲骨,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第二次见何维佳,纪晓岚发现何维佳是一个妙人。 他有世俗的一面,甚至是有些不要脸。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将打秋风,说成借钱请客吃饭。 此次清新脱俗,脸皮之厚,足以令城墙汗颜! 不过纪晓岚并不反感,甚至感觉有趣。 这种欣赏的态度,大概是因为之前何维佳表现的太过脱俗,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眼前这次,是何维佳第三次气质的变化。 是侵略的火,是饥饿的狼,在这瘦弱的身躯里,纪晓岚感受到了一种野心,一种让他毛骨悚然的贪婪! “纪先生,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能将南边的那座岛拿下,以这座岛为起点,向外扩张,功绩有多大暂且不说。 就说一点,海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