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郭天然清洗干净白牦牛,用庖丁解牛刀法把它给处理好了。
白牦牛虽然瘦,但还是杀出来一百多斤的肉。
郭天然将肉装进了一个麻袋里,用绳子绑在了摩托车的后座上,并将装着秤和一张麻毯的布兜子挂在了车把上。
白牦牛的肉质鲜嫩可口,十分好吃,能卖到一块钱一斤。
李芳没去看铺子,在屋里守着吊在窗户上的大牛黄晾干。
夜晚,郭天然和媳妇恩爱,获得了技能神级唱腔。
第二天,清晨。
郭天然起床,吃过早饭之后,骑着摩托车,载着装着白牦牛肉的麻袋,去探幽巷卖肉。
过了一段时间。
郭天然骑着摩托车在探幽巷的一处空位上停下,下车,支好车,取下车把上挂着的布兜子,取出秤和麻毯,将麻毯铺在地上,秤放了上去。
又解开了拴住装着白牦牛麻袋的绳子,将麻袋放在麻毯上,解开口子,摆摊做生意。
他打量四周,见对面有一个木质结构,古色古香,挂着回春堂招牌的中药铺,心想等大牛黄晾干了,自己去中药铺里卖一些,买一把AK玩一玩,打一打连发,体验一下打连发的快感!
80年代,人们吃的以粗粮为主,比如玉米面,高粱面、以及红薯面。
一般过年过节才舍得吃一次肉。
买肉的人往往一问郭天然一块一斤白牦牛肉的价格,转身就走了。
也有人会要個三两,五两的肉,很少有人舍得买上一斤肉吃。
郭天然觉得有钱的人的饮食都是极其简单的,比如李加诚。
他的饮食非常清淡,吃的是豆腐青菜,喜欢喝的,也不过是简单的番薯糖水而已。
反而那些土豪,才会大鱼大肉,喝好酒,抽进口的雪茄,糟践自己的身体,不吝惜自己性命。
郭天然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要远远大于物质。
一直到日上三竿。
郭天然才卖了13斤6两的白牦牛肉,人都卖麻了,心想自己不能这么佛系的卖货了。
他单手握拳,放在嘴边,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唱道:
“三姐,千错万错,乃是为夫一人之错,你你你,你就宽恕了罢……”
80年代的人不像是现在的人,喜欢看电影,追剧,以前的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戏。
路人听到郭天然的唱的《武家坡》,均是情不自禁,停下脚步,听他唱,一些人不由感叹出声。
“小伙子唱的太好了,比戏子唱的都好!”
“小伙唱功了得,不去当一名戏子,在这里卖肉,真是屈才了!”
“小哥哥唱的字正腔圆,很有古典味道呀!”
“谁知道这小伙唱的是什么呀!”
“武家坡,讲述的是薛平贵和王宝钏的经典爱情故事!”
“我们华夏的戏曲文化有味道,有魅力,引人入胜呀!”
……
郭天然唱着武家坡,为华夏的古典戏曲文化所沉醉,不由想起了之前看过这一首戏曲的V场景。
民国时期戏,班里一对青梅竹马。
大师兄和小师妹从小就非常要好,他们一起接受训练,一起玩耍,一起坐在房顶上赏月,吃月饼。
有个镜头,大师兄正在挨打,本来他的表情很痛苦。
当大师兄透过门缝看到小师妹很心疼的看着自己,他瞬间调整出了微笑的表情,边挨打边说:
打得好!
后来,他们成年了,在中秋节这天结婚。
由于时局的关系,还没入洞房大师兄就去参军了。
小师妹就这样开启了漫长等待的一生。
她每天都会站在门口等邮差,等一封来自丈夫的信,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也好。
她日日等,月月盼,年年祈求丈夫能早日回家。
当大师兄终于回家找她时,她早已经撒手人寰了。
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从大好的青春年华,到带着遗憾离开。
她这一生让人非常心疼。
最戳人的场景是最后大师兄回忆当初戏班子的大合影、他和小师妹搭档唱戏、成婚,再到后来照片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尤其是大师兄的单人照里还给小师妹留下了位置,令人十分伤感!
……
“忆昔当年泪不干,彩楼绣球配良缘,平贵降了红鬃战,唐王犒封我督府官,西凉国,造了反,你的父上殿把本参,逼我披挂到阵前,拆散鸳鸯,天各一边,……”
随着郭天然唱,越来越多的路人汇聚他的摊子周围,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计之能,吾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小伙子,你唱的很不错!”
“少年弟子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三姐不信菱花照,容颜不似当年彩楼前。”
“十八年,唯独老了王宝钏,薛平贵却是在西凉儿女双全,这不公平!”
“都是命呀,有啥公平不公平,是王宝钏自己要等的,她可以选择变心呀!”
“男人要想有一番作为,第一,不能英雄气短,第二,不能儿女情长!”
……
郭天然一脸深情,将歌曲唱到了最后。
“我不该心起疑窦,我不该口吐轻言,落得个忘恩负义,宛如欺了天,待我将这一十八载,从头说一番,方知我薛平男,昼夜回家赶,只为夫妻两团圆,……”
此时,周围人已经黑压压的聚集了一片,放眼一看,足足有上百人。
随着一曲唱罢,人声鼎沸。
“听不够,根本听不够!”
“太好听了!”
“这歌声,令人回味无穷呀!”
“华夏戏曲文化的力量,感人至深!”
“古典爱情故事,历久弥新!”
“我三太爷去街上卖小豆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从皖北抓到黑龙江当兵,后来他跟着它们团长起义了。
十年后回来就接三太奶奶和四爷爷去东北戍边,然后,在那边落户了!
当年家里老太太最疼三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