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画河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终章之圆满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永安三年,自从永安帝夏南登基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永安帝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原本流离失所的百姓们,也都得到妥善安顿。 天下太平了,百官们没有大事可议,目光又投向了后宫。 还未等人张口,宫里再传喜讯,却是永安帝上朝的时候,喜气洋洋告知百官——皇后娘娘又有身孕了。 这三年里,百官家中也有姑娘长成了,窈窕淑女,正是入宫的好时候。皇后娘娘有孕,不能侍候圣上,正是选秀之机啊。 这次,百官没再像之前那样,借着攻击顾锦等事来张口,直接就请圣上选秀。 “后宫是冷清了些。”永安帝点头,“朕未登基之事,先帝曾给朕赐婚,选了侧妃。当初京城混乱,这么多年,朕一直未曾寻访。来人,传旨天下,寻访当年的侧妃。” “圣上,侧妃娘娘应该寻访,但是宫中多年未进新人……” “朕当年在先帝面前发誓,决不会辜负先帝一番美意。” 还有这誓言? 可圣上说有,那就是有,选秀之前,还是先寻访当年的侧妃吧。 也有官员回过味来,圣上这样百般推脱,分明是不想采选秀女进宫,难道圣上就只打算守着皇后过一辈子? 男人哪有不二色的?就算皇后娘娘容颜正好,日日相对,也有看腻的一天吧? 算算时间,圣上与皇后娘娘成亲也不过四载,所以,大家觉得,可以耐心等等。 外面大张旗鼓选秀,宫中,顾如画忙着教导儿子。 皇太子夏瑞虚岁三岁,夏南说可以到启蒙的时候,下朝之后,抓了夏瑞到御书房,打算亲自给他启蒙教书。 顾如画带着人过去时,就听到御书房里传出一声大吼,“夏瑞,你欠揍!” 守在门口的太监看到皇后娘娘来了,尴尬地冲门内通禀,“圣上,皇后娘娘到了——” 顾如画推开门,就看到满地奏折,夏瑞正拍着桌子乐呵,乐呵一阵抓过一本奏折塞嘴里,夏南抢下来他就将奏折往地上一丢。 夏南扣住他的手,他冲夏南笑出一个口水泡泡,叫了声“父皇”,夏南嫌弃地将儿子给推远了点。夏瑞抬手就去抓夏南头上的玉冠,夏南头一歪避开,却被他勾住鬓发。 “嘶——松开!”夏南板着脸喝道。 夏瑞一回头,看到顾如画,嘴巴一瘪,哭着喊“母后”,手一松就往顾如画这边跑过来。 这要是被扑到了,万一伤到怎么办? 夏南连忙伸手将人捞住,夏瑞哭喊着“母后——”,魔音在御书房环绕,双手伸向顾如画。夏南就像是阻隔他们母子团聚的恶霸。 温润如玉的永安帝,如今再不见当年风采,夏南就觉得额头青筋直跳,很想将这小子揍一顿。 顾如画看得好笑,但夏瑞这样子太不像话,她沉声叫了一声“瑞儿”,夏瑞哭声一止,可怜兮兮地看着顾如画。 顾如画走到御书案前,拿过上面的一张大字,一张纸上就只有一笔,那真是横出天际。 “你怎么不写?” “手酸。” “可以先写少点,但不能不写。” 夏瑞瘪瘪嘴,推推夏南,讨好地说道,“父皇,你说,告诉母后,我背的好。” 夏南松开手,对儿子着无赖的行径很是看不上,却还是得承认,儿子是有些鬼才的,“我给他念了三首千家诗,他听了就能背了。” 天知道他发现自己只念一遍儿子就能背下来时,他只觉得欣喜若狂,以为自己儿子乃是不世出的神童,既然能背,写字自然也应该远超常人才对啊。 顾如画本来就不赞成夏南太早教孩子写字的,可夏南振振有词说他三岁上京,唐鹤年就给他启蒙写字了,如今看着,夏瑞可能记性不错,却没有继承夏南当年写字的天赋。 “圣上,他手骨还弱,不然还是到明年再开蒙写字吧?” 夏南斗智斗勇了三日,也觉得想让夏瑞马上写字是不现实了,听到顾如画的话,冲夏瑞板着脸说道,“你母后为你求情,那留等到明年再学写字,但是背书得背起来。” 一听不要写字,夏瑞高兴了,背书不是问题啊,他马上讨好地从夏南怀里挣脱出来,从宫女手里接过食盒,拿出一碟点心,放到御书案上。发现御书案太乱,他哗啦一下将奏折推开,点心盘子往那一放,拉着夏南过来,“父皇辛苦,吃点心!” “臭小子,你倒是会借花献佛!”夏南哼了一声,却还是很给面子地坐下来,也不嫌夏瑞的手脏,接了他递来的点心就吃。 夏瑞高兴了,撅着屁股去捡刚才丢地上的奏折,可惜他那两只小手,基本就是猴子掰玉米的做法,捧两本掉一本,看着满地忙碌,忙半天都是瞎忙活。 边上的太监想过来帮忙,夏瑞还不肯,最后还是夏南看不过去,将人抓过来,让人快点将满地奏折收拾好。他抱着夏瑞一起,和顾如画走出御书房,往内宫走去。 走了一段,他不肯让顾如画再走,“太医说稍微走走好,可不能太累。”让人抬了软轿过来,让顾如画坐着,一起到慈宁宫去,与太后娘娘一起用午膳。 顾如画坐在软轿上,听着夏南和夏瑞鸡同鸭讲地聊天,这样的日子,很悠闲,很安心。 用完午膳,小柔和小蛮求见。 去年,双喜和临渊先后求亲,顾如画问了小蛮和小柔的意思,出了嫁妆,将两人给嫁了。 现在,临渊做了大内侍卫统领,小柔是统领夫人。 双喜进了皇城司,现在是副统领,可统领一职空缺,只怕明后年就要让双喜升上去了。 小柔和小蛮听说顾如画怀了身孕,两人都担心顾如画,相约一起进宫。 顾如画看着两人如今一身诰命服饰,小柔还是当年一样,不急不躁的性子;而小蛮,也和以前一样性急,一看到她行礼之后就一连串问她如今是否孕吐等等,“这毛躁性子,看来是改不了了。” “她家安大人说这是真性情。”小柔取笑了一句。 双喜四个是在云州善堂长大的,忘了本姓。夏南打算给他安排官职时,太后娘娘赐了自己的安姓给他。所以,现在双喜四个都姓安。 小蛮可不在乎被小柔取笑,“要不是他拦着,我早就跟三娘一起走镖行走江湖了。” “三娘如今都不走镖了。”小柔反驳道,“她与赵队长的孩子,都要一岁了呢。” 谁也没想到,当初伯府的护卫队长赵城,不知何时对秦三娘动了心。伯府众人回京后,他找顾锦辞了护卫一职,北上幽州,最后竟然打动了秦三娘。 顾如画听着小柔和小蛮说话,露出了笑容。 小柔和小蛮好好的,秦三娘好好的,大哥他们都各有归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