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古最强天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7章 文殊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百思不得其解的参商院主,看向司空神使。 司空神使的脸上也满是异色,他沉吟半响,冷冷的道:“瞧瞧他接下来的表现再说。” “是。” 参商院主低低答应了一句。 徐青则死死的盯着萧玄天,显然也有着和参商院主同样的困惑。 而躲在小楼中的向天问,见此悚然一惊。 “象形真文?” 向天问惊呼道:“姓萧的小儿,竟然写出了象形真文!这如何可能!” 他是罕见的书道奇才,近来恰好正拜了一位名师,苦参象形真文的奥秘,只觉云里雾里,艰难万分,每次研习完,大脑如被掏空,整个人精疲力尽,甚至有好几次产生过放弃的念头。若不是老师鼓励,很可能坚持不到现在。 眼见萧玄天竟然如此轻松的写出象形真文,心头的惊悚可想而知。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旋即,向天问连连摇头,自言自语道:“区区下品仙台,蝼蚁而已,怎么可能书写的出象形真文!他一定是捣了鬼!” 而场中那些自以为是的才子,也开始纷纷奚落起来。 “君子曰?书圣图中这三个字?” “这小子看上去长的人五人六,蒙混过关的本事不小嘛。” “定是他根本参详不出书圣图中的真文,眼看时间到了,随便写了三个来凑数……” 参商院主听着这些胡言乱语,心中冷笑不已。 他又想到了另一茬。 一直到时间将到,萧玄天才动笔,书写出的不仅是最离谱的象形真文,而且不偏不倚,还是劝学篇的前三个字。 这岂不是说,他其实还有余力,写出后面的真文? 而裴灵韵、田冬春等人,听着处处响起的质疑声,心中也十分困惑。 “萧公子怎么写的是这三个真文?” 她们也看不出,书圣图中有这三个字。 “肃静!” 这时,参商院主高喝一声,朗声宣道:“第一轮比试,到此为止!请没有写出真文的才子,依次按序退场,希望你们不要灰心丧气,回去后潜心研习,来年卷土重来!” 人群纷纷退场。 不多时后,初时一万多人离开大半,只剩下不到五千。 这并不奇怪。 即便本来对书道有所造诣,但要在短短一个时辰内,窥探到一副陌生的书圣图的奥义,还要将之书写出来,难度的确极高。 这光景间,参商书院已经统计好所有的宣道纸,开始宣布本轮比试之结果。 参商院主高声道:“方才用于考核的书圣图,乃是一代书道大圣荀子所作的荀子劝学上篇,全篇共有真文一百七十二个。其中攻击类真文三十五个,防御类真文四十二个,辅助类真文九十四个……”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又不由自主的落在萧玄天身上。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察觉到其中纰漏。 “院主大人怎么少说了一个字?” 只有极少数人疑惑起来。 参商院主续道:“方才的测试中,总共九百四十二位才子,书写出三个及其以上的真文。现在公布本轮最终成绩。” 一张偌大的红榜被揭开。 榜上清晰的罗列出上榜者在考核中的所有表现。 第一人赫然正是郑庶。 他书写出水、知、木等二十九个真文,考核用时半个时辰又百息,排列第一,获得名次积分一百分。 第二位是醉阳部落的文常秀,他写出二十二个真文,获得九十分。 第三位是长林部落的孟坦,他写出二十一个真文,获得八十分。 第四位是石羊部落的包晋,他虽然也写出了二十一个真文,但辅助类的真文更多,真文难度比孟坦逊色一些,再加上用时也比孟坦多了四十六息,所以排在第四,本轮得到七十分…… 写出六个真文的赵清平,排在五十四位。 这绝对算不上是个好成绩。 毕竟他在参商书院已经呆了整整四年。 很快,人群就发现了不对。 “第一百位,萧玄天,写出的三个真文是君、子、曰,耗时一个时辰,获得十积分……他怎么会排的这么高?” “难道他写出的真文,也是荀子劝学篇中的?这不可能吧!” “所有写出三个真文的才子中,他排在第一位?” “都是三个真文,为什么他的名次这么高?” 非议四起,人人困惑不已。 “肃静!” 参商院主皱着眉头,冷冷的喝了一声,道:“萧玄天之所以排在第一百位,是因为他所写出的真文难度,比其他人都要高。按照文华书会的评判规则,自然将他排在这个位置。” 他方才暗自琢磨,便发现这位少年定有非凡之处。 再暗暗观察裴灵韵、玉仙子三女,见她们自始至终,全幅心神都在萧玄天的身上,并没有因为他遭到众多非议而有丝毫轻看,愈发觉得不可思议。 然后,他忽然发现了武神君。 武神君虽然不动声色,但看向萧玄天的目光,满是激动和信任,甚至带着分明的敬畏! 参商院主怎会不熟悉武疯子? 结合种种,他对萧玄天愈发好奇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心中猜测。 这绝对是一位不世出的书道奇才! 将萧玄天排在这个位置,他已经觉得相当不合适了。 那可是象形真文啊! 一个就可以秒杀郑庶等人十条街! 但司空神使已经表态,他也不好擅作主张讲出来。 最重要的是,即便说了,对常人而言也是云里雾里,根本听不明白。 “我去!萧兄弟你那三个真文,居然这么牛比?” 赵清平夸张的叫了起来,满脸兴奋。 这个成绩虽然并不算特别出彩,却也能打破不少质疑,至少让周围的非议声小了许多,这让赵清平感到满意。 这些王八蛋,敢这么笑话我萧兄弟! “还好。” 萧玄天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看来,参商院主已经知道,自己写出的是象形真文了。 这样的名次安排,倒是合乎他的心意。 玄天帝何等存在,岂会屑于在这小小书会来出风头? 真想那样,他能在几息之内,将完整的《荀子劝学篇》一字不差的写出来。 “接下来,便进入本届文华书会的第二轮。” 参商院主道:“规矩与以往相同,请诸位才子现场作文赋诗,能撼动‘文殊鼓"者,进阶第三轮。同时,按文殊鼓响声,裁定排名与积分。” 言语间,一面鼓身漆黑,鼓面雪白,宽约一丈的大鼓,被四人恭恭敬敬的抬了上来。 正是文殊鼓。 文殊鼓是书道最常见的法宝之一。 它内部蕴藏着九九八十一重才气法阵,文修作文赋诗,留下墨宝,若有才学,文殊鼓将被撼动,鼓面不捶自响。 传闻之中,文殊鼓最高可以连响八十一次。 这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才学,谁若能做到,就有文道大圣之姿。 文殊鼓由孔圣首创,又经孟圣、荀圣、墨圣等诸位大圣改良,乃有今日之气象。 它已成为发掘书道奇才的,最权威也最令人信服的书道法宝! 但,别说让文殊鼓连响八十一次。 纵观整个小英星,即便十次以上者,都已有数百年未见。 四年之前,裴灵韵曾令文殊鼓连响两声,立即被参商书院收为弟子。 至于离阳神宗的徐青,则更加厉害。 他当年所作的那首诗,让文殊鼓连响四声,至今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